试析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特质和目标

时间:2022-10-15 12:46:22

试析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特质和目标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教育依然走传统教育模式,虽一再的改革,但效果并不显著。人们并没有认清不同阶段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在教育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结合心理学、生理学等制定符合小学教育特质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 特质 目标

小学教育是教育过程的初期,对我们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自古代以来小学教育就存在着很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教育的问题日益明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注重教育人员在探讨解决小学教育缺点的办法。如今,我国教育愈来愈与世界接轨,小学教育特质和目标的制定迫在眉睫。

一、特质

(一)小学教育的根本。小学教育相对于之后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小学教育阶段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判断等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再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生身心的可塑性。小学教育的对象也就是小学生,还有着与成人相比并不成熟的心理和生理。他们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并不全面,还很单纯和简单,也就导致了他们心灵的脆弱。正因如此,小学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别是心理才比较容易被塑造。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小学接受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有消极的也有积极。所以小学教育要有自己教育的特点,让其发挥积极的基础作用。

二、目标

(一)讲授基础知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自古以来教育者的义务和责任。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是小学教育阶段的目标。同时,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了解社会和生活的能力以及素养。

以小学数学教育为例,小学数学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运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具有运算的能力,锻炼其缜密的思维方式,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计算问题。

所以,在小学阶段,教育要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但是由于处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打破陈规,突破创新,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吸收的方式,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坚固基础。

(二)锻炼学生能力。讲授基础知识是小学教育的一项基本工作,其更为重要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和过去不同,人才的知识水平已不再是最重要的,其素质和能力越来越受到青睐。这也就给小学教育制订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小学教育应把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交往能力作为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上文已经提到,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还不成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这一时期的他们,其能力需要得到充分的锻炼、发掘和培养,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已经重视了对学生能力的锻炼。课堂上,老师会把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式的学习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沟通能力。课堂之外,老师还会布置一些手工作业等,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作业的同时,学会思考和变通。

可见,小学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塑造尤其关键,这也是小学教育特质的一种体现,也是全球化下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在小学时期就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加强重视,才能提高个人在以后生活、工作中的竞争优势,才能使整个国家更好的迎接全球化。

(三)建立健康的心态。建立学生的健康心态是小学教育需要重视的又一重要内容,因为只有如此,才可培养出国家和民族真正需要的栋梁之才。

自从“马加爵事件”之后,整个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近几年来,学生因心理犯罪的事件层出不穷,屡屡被新闻媒体报道。这些事件的发生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因为我国的教育使社会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心理的建树,他们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发泄自己的情绪,日积月累后,形成了以消极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

因此,正确的心态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心理还不健全的小学生,他们更容易被塑造。学校要加强对他们健康心态的培养,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以后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对人的教育并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心理的培养。如今的小学教育已经把思想品德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其目的就是建立学生健康的心态,使其拥有正确的成长道路,避免被不良风气所影响。

(四)加深竞争理念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处在竞争的行列中。适者生存的道理在小学教育时期就应该被明确。

虽然我国国力日益强盛,但若想真正跻身世界强国,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整个民族都应该有竞争意识。民族的发展在人才,这也就要求我国教育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备竞争意识还要有竞争能力,才能抵抗未来发展中出现的竞争形势。

显而易见,竞争意识要从小就要进行培养,例如在学校体育课中赛跑就是很好的竞争意识的培养。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要注重在潜意识中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提高竞争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二十一世纪,教育已经打破国界,若想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和发展,小学教育就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质制定教学方向和目标。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同时把锻炼学生能力、建立学生健康的心态以及加深学生竞争理念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贾玉斌.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特质和目标[J].理论研究,2014(6).

[2]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于海臣.习惯的养成:一个应然的小学教育目标[J]. 教学与管理,2013(20).

作者简介:

姓名:吴立群,性别:男,出生年月:1967年3月30日,籍贯:吉林省四平市,职称:小学一级,学历:大本,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方面和素质教育方面。

上一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基于初中英语中情感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