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木偶造型艺术各方面的对话

时间:2022-10-15 11:37:42

捷克木偶造型艺术各方面的对话

摘要:对优秀捷克木偶动画进行元素拆分后,相信我们可以从一系列的组合方式中得到一定的创作启示。比如要营造一个怎样的故事氛围应该进行怎样的元素搭配。这对于基础教学和创作入门是有极高的学术指导意义的。同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优秀同类影片的对比,我们也能找到一定的改进方法,来创作出更加流畅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关键词:造型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04-01

1.从肌理构成的角度来看捷克木偶造型的语义特质

在捷克木偶动画片中,木偶造型的材料以极富创造性的构成形态、出其不意又合乎情理的表现方式等特点,在一部部动画影片中成为了辅助情节发展、铺陈情感的一种艺术语言。淳朴的石材、充满时光质感的金属、泛着幽光的陶瓷……每部捷克木偶动画片都一个让观众看完能铭记于心的材料立体构成亮点。

捷克木偶造性的材质肌理会反映出不同角色的年龄和阅历。 即使是极细微的差别,也会由不同的肌理体现出来。

木偶肌理带给观众的生理、心理感觉具有整体性。这是指人们在感知肌理的过程中,由于联觉作用产生作用,并且形成某种整体的感知特性。

捷克木偶动画片崇尚创作者个人的独创性,这一般是通过对充满象征色彩的角色符号通过隐喻的表达方式进行表现的。这种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特色以及象征意味十足的艺术形式,使得艺术家十分喜好用材料的语言进行叙事和创作。

一九六九年史云美耶创作了实验动画作品《在屋中度过安静的一周》(Quiet week in a House),在这部影片中,史云美耶通过材料的语言象征性的表现出对社会体制带来的影响。

片中讲述的是一个偷窥者在一周中的七天对一个废弃的牢房自中各个房问进行观察的事件。每个房间都用不同材料的特异表达方式隐喻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各种主题的思考。例如,黑色西装的布料材质和穿西装的人群的社会角色,花瓶里的鲜花质地的柔弱,导演利用停格变化的叙述方式,安排塑料抽水管从西装的袖口中探出来破坏鲜花,然后拍摄花朵从枯萎到最后变为灰烬的过程。史云美耶通过材质的肌理来隐喻两性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弱势。

2.色彩构成与捷克木偶配色关系之间的对话

通常材料肌理的感知强度弱于材料形状的感知强度,更弱于材料的色彩感知强度。色彩的纯度较低,其肌理的感知度越强,反之亦然。因此,倘若要使材料的肌理在镜头中富有一定的表现力,或者说要使它更具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力,那么就必须强化材料肌理的视觉感知度。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捷克木偶动画片的色彩设计风格是与其内容相match的。而捷克木偶动画的配色偏重写实风格,艺术家参考人的视觉直接感受到的自然界的色彩,对色彩表现的理解和创造性,同时比较客观的进行归纳,强调木偶角色在光影下的立体关系和视觉上的空间感。

在捷克木偶动画设计中,色彩搭配是有规律的,捷克木偶动画片的色彩搭配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产物。主创人员主观性的认识直接影响动画色彩的处理,设计人员通过对色彩象征性的概括与分析,进一步研究色彩心理情感发生的结点、发展规律和审美走向,从而指导木偶的色彩处理和制作。而创作者对动画片主旨相应地理解,是使木偶的色彩设计成功诠释作品意境的前提。在捷克木偶动画的角色设计中,主创人员利用色彩的对比(轻与重、冷与暖、收缩与膨胀),色彩的心理暗示,色彩的情感等进行联想,创造出木偶动人的形象。捷克木偶的色彩是可以表达情感的,画面引导着观众的情绪走向。我们在观看捷克木偶动画片时,一旦随画面的引导深入到影片意境中,便可领略到影片所的思想和审美情趣。

捷克木偶动画片中场景和角色的色彩设计,对观众都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不同的色彩烘托着不同的场景氛围。它们有的反映现实生活,传达着丰富情感和内心的精神世界;有的表现奇特诡异的科幻世界;还有的描述无忧无虑的乌托邦等等。这些捷克木偶动画片的色彩风格从现实到非客观有着多元变化,但是总的来说,各种类型的题材和配色方式,都离不开用色彩来造型并且阐释主题传达主题思想这-特征。

3.捷克木偶动画片的场景特征

捷克木偶动画片的场景往往是超现实主义的。在许多方面,它并不依赖以表现符号为基础的独创概念,而是既定现实的一种魔幻般或炼金术式的变化。这些木偶动画片所表达的内涵与"现实回归"这一理论在概念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捷克木偶动画片的字典里只要思路开阔,任何材料和物品都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不同的材质搭配所表显出来的画面色调,这在定格动画的最终成片效果上是很重要的。

4.捷克木偶动画中的光影与材质的对话

相同的肌理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不同的形态。这种影响就如同光线对色彩影响一样。光和影交互作用,形成不同性格的表面肌理感。材质肌理在光 线的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光泽度, 光亮的和无光的表面有平滑和粗糙之分,因此,光线照射不同的肌理, 便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

捷克木偶动画片中不同质地的材料组合在各种光源交替下所呈现出来的色彩、纹理、质地、透明度、折射率、等特质与观众在客观感知的世界中的体验是相一致的,这种自然的亲切感也正是计算机所比拟不了的。

5.造型与易于表现的风格之间的对话

捷克木偶造性擅于表现童话、神话、科幻题材的节目,惟妙惟肖的生活动作,举手舞足,无不神奇。连断头、分身、脱衣、变脸、换形、耍蛇和吹拉乐器等奇幻表演,也活灵活现,非常逼真。尤其是超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这样需要照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的风格。因此,对于捷克木偶动画片的创作来说,创作就意味着把艺术家的感情或激情转化为幻象,这幻象便是作家"内在要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艺术家内心体验的外部投影。

参考文献

[1] 立军,马华著.影视动画影片分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2] 鸿雁,张骏编著.动画大师的生平与作品.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 兰特【英】著,王升才译.超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4] 任爽.超现实的奇异果实--杨•史云梅耶的动画风格及其成因研究.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5] 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6] 杨•马列克【捷】著,杜友良,刘幼兰译.捷克斯洛伐克木偶戏.北京:艺术出版社,1955

上一篇:篮球运动对人体踝关节损伤情况及预防的研究 下一篇: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