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藏在泥土里

时间:2022-10-15 11:14:29

高产科学家

“论文放15篇就行。”到孙占祥办公室的时候,正赶上他的学生帮他整理一个国家级奖项的申报材料,学生挑了30多篇代表作,他觉得用不着那么多。

后来我问孙占祥,一共发表过多少篇论文?答案是110篇,其中16篇进入SCI和EI(世界著名的两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孙占祥参加工作22年,这意味着他平均每年发表5篇论文,并且一些文章的学术高度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没错,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占祥是个成果颇丰的科学家。他曾先后主持国家和省农业相关研究项目20项,申请专利10余个,主编和参与编写《风沙半干旱区旱地农业综合发展研究》、《东北农作制》等学术著作19部,获得的各种荣誉数不胜数……

这么牛的科学家到底研究的是啥?

“我的研究领域是旱作农业。”孙占祥一边介绍,一边点燃了香烟。他的外表很符合人们印象中的科学家形象,个子高挑,戴着眼镜,清瘦,有点严肃。他爱抽烟,聊起天来烟不离手,边吸边谈,条理清晰,极具层次感,以至于我整理采访录音时,仿佛看到了上学时的课堂笔记。

“旱作,就是主要靠降水的雨养农业,是无灌溉条件的农业生产。”孙占祥说,因为地处季风气候带,辽宁有大片旱作农业区,降水集中且容易流失,农田经常会面临水分不足的困难。他从事的旱作与节水农业研究就是为了改善和解决这样的问题,“重点是要找到提高降水利用率和土壤蓄保能力的方法。”孙占祥说。

孙占祥出生于1967年,是辽宁省新宾县人。他家境不好,但成绩不赖,高考时,他以能够考上北京大学的高分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我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民不容易,我觉得农学有干头;更重要的是,农校学生有助学金。”

本科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孙占祥被直接保送读研,他选择回到辽宁,就读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进入辽宁省农科院的耕作栽培所工作。从那时起,他对旱作农业的研究就开始了。

最难是找规律

“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是烧炭的,仔细一问是农科院的。”搞农业研究不容易,常年在农田里钻,风吹日晒,很多研究人员外貌与普通农民无异。曾经有老研究员参加会议时被拦在大门外,因为门卫怎么也不相信这个土里土气的老农夫会是个科学家。

孙占祥的研究也是这样积累起来的。“最难的是掌握规律。”孙占祥说:“因为丰水年、欠水年、光照、风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研究的基础数据在历史上的每一天、每一小时都是不一样的,不仅难以采集,而且没有重复性。一个现象,往往需要若干年的持续观察,才敢称之为规律。”

旱作节水,首先要掌握农田水分运动规律和作物的耗水规律。孙占祥曾在阜新蹲点近10年,“每天至少半天时间呆在田里,采土样、观察作物生长情况。”那时,因为缺乏试验田保护措施,农业研究也要看老天的脸色。“有时一场冰雹或者大风,几百株实验样本毁了,一个耗费了很多心力的实验就报废了,只能明年再来。”

幸运的是,孙占祥最终还是成功了。他担任首席科学家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总结了一套旱作农业的节水技术体系,其中最让他有成就感的是跨季节农田水分调控的技术。

“一旦掌握了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可以很简单。”孙占祥通过对墒情的持续监测,发现了土壤冬春季节无效蒸发过高的现象。“夏季集中降雨后,土壤含水量很高,可经过冬春两季,土壤含水量可以从20%降到5%,这样的湿度,春天种子根本无法发芽。我们要做的就是保住田中墒,也就是保持土壤的湿度。”

孙占祥带领团队成员反复试验,提出了秋冬春季节地表覆膜保墒的方法,“收割后覆膜,第二年春季直接在膜上播种,秋收后再起膜,可以大大降低冬春水分的无效散失,达到跨季节农田水分调控的目的,也就实现了伏雨春用。”这个研究后来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另外,孙占祥还联合阜蒙县农机局研发了深松铲,通过在玉米拔节期进行深度松土,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在降水正常的年份,每亩农田的水分库容可以提升16―20吨,达到了留住天上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合理调整农田种植布局,利用植物根系上下的空间分布差异建立适水种植模式,水分利用率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近年来,孙占祥研究团队的成果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已超过1亿亩,增加产值达到50多亿元。

老实研究吧

覆膜、深松、间作……看起来,孙占祥的很多成果都似乎太简单了。

类似的质疑声孙占祥听过很多次,“原理一说大家都明白,好像没什么了不起。”可掌握这个简单方法的前提是经过漫长的探索。农科院的老院长曾公开为孙占祥“挣口袋”:既然简单,为什么你没想出来?没想出来就是想不出来!

“曾经纠结过,要不要换个研究领域。”孙占祥说:“我们研究的技术不像种子、化肥可以变成实体成果。我们研究得再辛苦,最后也只能变成一个小册子发到农民手里,人人一学就会。既难成名,更难获利。”但最终他还是留下了,“我还是适合老老实实做科研。”他把导师董钻先生为他写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篇摆在办公桌上,“浮躁的时候就看一看,能静心。”

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造成水体污染的逐渐加重,孙占祥又开始了农田氮素面源污染调控研究。“中国农田对化肥的施用量是世界水平的2倍,农药是2.5倍,为什么农民要用这么多?不是农民爱花冤枉钱,是因为施肥技术落后,肥料利用率很低。”

经过不断实验,孙占祥发现,通过选择高效利用肥料的作物品种,施肥期后移,并且分次施肥,可以节省1/3的肥料,并保证粮食作物产量不减少,而且能够有效提升肥料利用率,既降低了成本,更减少了污染。

2013年,这个名为“农田氮素面源污染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农学还是有干头

2009年,孙占祥被遴选为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开始带学生。“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大多缺乏独立的思想,随波逐流,浮躁,娇气,很难沉下心来做研究。”

孙占祥称自己并不死板,“我读大学时是围棋社社长,见过聂卫平;我爱踢足球,我们农学系队还拿了全校第一名。就是现在,我也爱摄影,爱交朋友。年轻人爱玩没什么不好,关键要有追求。”

他回忆,年轻时曾经给自己规定,每年必须至少完成两篇论文。他是全院第一个助研、副研和正研全部破格晋升的研究员。“如今的毕业生很少有这个心气儿。”

另一件让他忧心的事是技术成果的推广和转化。“现在很多农民似乎对种地已经不感兴趣了,他们春天把种子播到地里,上了肥,打点药,就出门打工,再不管田里的事,他们根本不指望地里出效益。科研成果再好,得不到推广就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太可惜了。”

好在随着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一些集中生产的农业合作组织已经出现,这样的组织或种粮大户更乐于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孙占祥也在做相应的研究,“以前做的大都是单项技术,现在要把成果综合起来,根据各地特点,结合农机、农艺,形成机械化基础上的技术标准化体系。这样的标准体系将更适应未来的大机械农耕生产。”

说起农业研究的未来发展,孙占祥还是那句话,“年轻人做科研别嫌枯燥,别怕吃苦,农村生产方式将迎来新的变革。农学,有干头!”

责编/王迅

上一篇:三人行谁是我师 下一篇:让综合实践在校园里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