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中语文古诗文 教学基本途径的诵读

时间:2022-10-15 10:14:48

作为初中语文古诗文 教学基本途径的诵读

诵读教学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中经久不衰的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是实现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份重要性在古诗文教学中显得更为突出,所以我们在讲古诗文时,定要以诵读为要务。

一、诵读有利于深入体味古诗文作品的内涵

在学习时,如果光扣字词的表层意思,那学到的只是一些肤浅的知识。这样的精品,我们只有在把握表面意思之后,反复去读,反复去品味,方能嚼出其中的滋味,理解其中的内涵,才能真正欣赏到艺术的精华,食其琼浆。同时通过朗诵古文,从音节的抑扬顿挫里体会作者的语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屈原的《离骚》,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读《孔雀东南飞》,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封建家长制等制度的强烈不满,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实际上,现代诗歌的教学也是如此。读《黄河颂》时,我们通过大声地、包涵深情的朗读,感动同学们,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作者对黄河的赞美,对祖国的深情。

二、诵读可以激发我们的联想和想象

在古诗文中,联想和想象是常用的手法。例如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整个的过程都是作者联想与想象的,想象自己飞入仙境,最终表达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又如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作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把月看成最亲密的朋友,与它一起谈心、赏月、喝酒,看似热闹异常,开心快乐,逍遥自在,其实这只不过是为了显示作者更加寂寞而已。想想这些作品,如果没有加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恐怕难品其真昧。可见联想和想象是理解、欣赏古诗文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古诗文中,“诗人感物,联类无穷”。而要激发我们的联想和想象,那就需要我们大量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那变幻多姿的画面,在诵读中去遐思迩想,去想象其人、其事、其景、其境,在诵读中加深对诗作内容的理解。

三、诵读有利于文言语感的形成

“语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言语交流中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语感具有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功能,高品位的语感还能使人听得真,懂得深,说得好,写得美。过去,语感训练并未真正引起语文教育界的重视,近年来,开始呼吁语感的归位。目前,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并重视语感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古诗文是在古汉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它被应用的时代早已过去了,人们平时说话是不会用它的,因而无从听到,这使得学生的古诗文学习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语感对的诗文学习有重大作用,这就需培养好学生的语感,培养好语感,就需要我们的诵读,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心想口诵耳听,朗朗书声构筑起相应的语言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反复读,反复去背,日积月累,许多词、句、篇都积淀在头脑之中,文言语感也就日渐增强,语感增强了,文言的学习也自然轻松自如了。

四、诵读可以陶冶我们美好的情操

在名篇佳作中蕴含的情感是丰富的,情趣也是高尚的,特别是中学教材中的作品,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如李清照作品中的国破家亡之恨、革命烈士们的保家卫国之歌、王昌龄等人展示的赴边参战之豪迈、诸多远离家乡游子的思念家乡之愁、陶渊明等山水田园诗人的归隐田园之乐,这些情感或激昂、或低沉、或明快、或缓慢,通过不同的节奏、声调用诵读来表达出自己的心情,诵读时,伴着声音传人耳鼓,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纯洁的心灵,流入到我们的心田,激荡我们的胸怀,陶冶我们的情操,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我们的精神境界。

中华民族文明之河源远流长,前辈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创造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文化瑰宝,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好好继承,食其味,品其神,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要重视诵读在其中的作用,让诵读在古诗文学习的课堂上熠熠生辉。通过诵读,让文化瑰宝中的精神能得以很好的传递,并使它们在当今的社会上展示出其永不退色的魅力。

上一篇: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 下一篇:两次执教《长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