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时间:2022-10-15 08:49:25

电子病历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电子病历系统实际上是医院和社区卫生站的核心业务系统,推行电子病历是医卫行业的重大业务转型。

2011年11月3日,卫生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2009年12月31日,卫生部《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2010年3月4日,卫生部《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2011 年1月4日,卫生部颁布《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3月29日,又《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

从2009年12月31日到2011年11月3日,不到两年时间,出台5个关于电子病历的法规性文件。不仅规范了电子病历的架构和数据,规范了对电子病历的操作,规范了电子病历系统和解决方案,这次还规范了应用水平评估。

卫生部医政司处长焦雅辉介绍,今年是新医改三年目标任务最后一年,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等实施情况都需要经过评估,其将成为下一轮医改目标工作重点之一。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称,去年5月对全国包括大型综合医院、区级社区卫生管理中心等100余家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约48%已开始使用了 电子病历系统,32%正在建设,16%计划在1年内投入建设,仅有不到4%尚未确定建立。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规范了电子病历的架构和数据,定义了我国电子病历业务架构和数据标准的基本框架。

《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规范了对电子病历的操作,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规范了电子病历系统,规定电子病历系统既包括应用于门(急)诊、病房的临床信息系统,也包括检查检验、病理、影像、心电、超声等医技科室的信息系统。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规范了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设计,规定医疗服务活动中的基本活动标准、卫生服务活动实例、子系统的设计和运维管理。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规范了电子病例运行效果定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病历电子化的第一阶段是实现了纸质病历的电子化,通过文本处理器输入文本,改变了此前病历的“手写”传统;第二阶段则是实现了电子病历的表格化,按照病历规范制定表格,设置医护人员必填的固定项目。但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20多年以来,信息标准化始终困扰着业界的发展。当前,电子病历迎来第三个发展阶段,结构化、标准的电子病历正迅猛发展。

电子病历系统实际上是医院和社区卫生站的核心业务系统,推行电子病历是医卫行业的重大业务转型。在国家推行全民医保的大背景下,卫生部的这5个文件,其实质是全国医疗卫生行业核心业务系统的、完备的顶层设计,意义特别重大。

卫生部这5个文件的意义还在于它们是全国各行业信息化过程中仅有的一套完备的顶层设计,很值得其它行业,特别是电子政务学习借鉴。

上一篇:基于需求和市场发展移动互联网 下一篇:F团精细化运营直面“团购冬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