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管理控制

时间:2022-10-15 07:41:17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管理控制

摘要:公路工程安全事故所引发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而且事故类型也是呈现出多样化和集中化的特点。为了有效防止公路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发展,就要通过严格的施工作业程序,相关的管理措施作为保证,将公路施工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F54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当前我国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在施工过程中的事故也是频发,不但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重大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本文将结合当前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公路安全事故的特点

1、严重性

公路工程有着施工人员较多、工程的投资造价较高的特点,因此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特别是某些重大的安全事故经常会导致群死群伤,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多发性

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任何部位、任何工序的施工不当,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触电事故、起重机械事故、土方坍塌事故、人员物资高空坠落事故等,因此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必须在多方面进行防范。

3、复杂性

公路施工过程中工序繁多,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也比较多,通常事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在不同的施工工艺以及现场的地质条件之下,其事故的发生原因肯定有着较大的差别。

4、可变性

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隐患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施工进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如果不对其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调整,随时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公路施工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安全隐患的可变性有足够的重视,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安全隐患的消除,防止其继续恶化。

三、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

1、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往往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这方面的投入比较少,甚至完全忽视安全管理工作,从而给公路工程施工留下很大的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2、资金投入方面的原因。从已经出现的安全事故可知:在人为因素并不占多数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事故的出现还是由于资金投入不够所致。由于投入不够,安全防护设备落后,不能充分发挥安全防护功能。例如,在隧道作业的时候,如果资金缺乏,安全防护设备落后,往往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给作业人员带来巨大的损害。

3、制度与监督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应的安全施工方案,缺少安全事故紧急预案,相关人员对制度上的缺失不够重视,方案的制定缺乏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运用。此外,很多的企业没有设置安全管理控制方面的专职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控制、监督机制,安全管理控制工作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4、施工人员方面的原因。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大多数施工人员为农民工,他们缺乏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在施工中有时候会出现违规违章操作现象,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尽管有些施工企业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但是收到的效果往往不佳。

四、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控制要点

1、加强宣传教育。在公路施工中务必对作业人员在上岗前采取现身说法的教育,以有效宣传安全管理制度和纪律,一旦发现施工现场存在不安全因素则必须严肃处理,同时应做好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宣传教育,并应在施工口附近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语和警示标志,通过临时封路公告、交通导向信息以及利用媒体宣传安全常识等措施来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交通安全。

2、明确相关单位职责和地位。建设方应有效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督促施工方切实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方案,并充分利用管理职能和经济手段对安全管理进行协调控制;监理方应充分发挥旁站监理的作用,对施工方安全生产以及现场交通安全管理同步监督;施工方则应认真按照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施工,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政府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施工路段的管理,对违反规定进入施工路段的行人车辆进行有效控制,对损坏安全标志和设施现象给予严肃查处。

3、做好对路面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负责公路工程施工工作的项目部必须重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且要真正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1)在每一次开始施工作业之前,应先由技术人员对一线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的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应检查交底工作的落实情况,这样才能做到“一事一检查,一事一交底”;

(2) 在路面施工现场,项目部应抽调专职的车辆指挥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来负责车辆的安全运行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的工作,确保这两项工作都是在绝对安全下进行的;

(3)对于可能引发重大安全施工的火灾、触电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等安全风险因素,施工项目必须提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的物资也应提前备齐,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救援的预案提前进行演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单位的应急救援能力,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

4、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虽然当前公路施工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但部分作业仍为重体力劳动,因而存在由于重体力劳动导致的疲劳生产现象,同时存在仪表监测、计算机作业等精细活动也会导致人的精神疲劳,因而在施工中避免过劳现象无疑对安全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该要求则应积极有效的提高自动化和程序化施工,并充分结合劳动强度差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同时使工人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以减少员工体力浪费也非常重要。

5、保障设备安全。设备也是导致公路施工事故的一个因素,因而生产单位应从设备供应和资金方面给予保障方可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首先应按照要求购置合格的生产设备,应设置专款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对发生事故和存在异常的设备应做好记录,并应对该类情况进行分析以制定措施,确保其在施工操作中能够有序、高效运行,并应在施工现场配置齐全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安全预案工作以免由于生产设备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6、加强行为安全管理。在施工中应通过安全模式来改善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降低安全事故,并进一步激发工人施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安全行为模式即能够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安全习惯、安全意识,并能促进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提高人员的安全水平的管理模式。即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提高其主动应对能力、提升其主人翁责任意识和发展员工与安全相关的行为间的共同作用来提升整体安全水平,该模式不仅关注事故率,更关注员工的行为安全,并以安全管理模式来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7、制定有效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做到未雨绸缪,即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由于大多安全事故常和“多米诺骨牌”理论联系到一起,因而在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应围绕每个施工环节,采取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的管理模式进行安全控制,即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辨别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方可有效去除施工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五、结束语

安全施工管理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公路工程的个点,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保证公路施工的安全进行,并使得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发挥公路工程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巍,浅谈公路施工安全事故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J]安全生产管理,2012

[2]唐菁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薛取浩,浅析公路工程安全事故防范措施[J]道路施工管理,2011

上一篇:浅析无刷励磁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住宅预制外墙板应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