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生成活动的捕捉

时间:2022-10-15 07:37:14

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生成活动的捕捉

瑞吉欧教育思想指出:计划是外出旅行的指南针,而不是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之所以有计划的确定和不确定性,是因为我们可以预计幼儿的兴趣,但永远无法肯定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只有在实践中敏锐的观察,在顺应中推进以及积极的引导、欣赏和肯定,才能捕获更有价值的教育契机,生成有利于幼儿接受和需要的教育内容。那么如何在主题活动中更好的捕捉在活动中新生成的内容呢?下面谈谈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在兴趣中发现,从需要中捕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我们把幼儿当前的兴趣作为生成活动的一个重要来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孩子表现自己兴趣的方式有很大差异,但他们也有相同的一面,如热衷于一件事,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等。但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生成活动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有的孩子对那个问题感兴趣。这时老师怎么办?首先需要对孩子的兴趣进行价值判断,而判断的标准就是幼儿教育目标。老师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判断,支持孩子的哪一兴趣更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随后再提供幼儿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材料等。如:在确定了主题活动《有趣的四季》之后,孩子们对“冬天为什么会下雪,夏天为什么下的是雨”“夏天人为什么会出汗”等问题产生了兴趣,此时教师思考的不是如何尽快地给孩子答案,而是围绕孩子们感兴趣的科学和健康的内容展开活动。顺着孩子们的兴趣,开展了“神奇的水”“我们的身体”“神奇的动物”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自发的产生了对自然界的一系列探索。对于那些在需要中被判断为次要位置的兴趣,教师可以提供图书、视频和家庭活动等方式给予支持。因此老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发现、懂得分析孩子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条件,促进他们不断探索。

二、在顺应中促进,在推进中捕捉

在开放性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孩子间建立了一种互动的关系。处理好互动之间的关系就是处理好顺应与推进的关系,既不能过度放手,又不能过于包揽,既要顺应孩子的需要又要引发幼儿不断生成主题,不对推动孩子们在主题中不断探究、不断发展,这就需要不断地观察和反省,及时调整指导方式。首先在顺应中促进。教师应该充当一名倾听者、观察者和欣赏者,为幼儿提供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一种平等的师幼关系,顺应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如主题“甜蜜蜜的糖果”中,孩子们想要搭建一间糖果超市,老师就和孩子们、家长一起找来了各种糖果,并且用不同材料制作了各种形状的糖果,根据孩子们不同的探索需要,老师对孩子们的想法一一给予肯定。有了老师的鼓励,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这就为生成活动打下了基础。其实是在推进中捕捉。教师在顺应的过程中应学会捕捉有教育意义的经验,进一步推动活动开展。如小朋友对糖果有了认识之后,小朋友又对“糖是什么东西做的”“吃多了为什么会牙疼”提出了疑问,教师顺势就要将这些知识进一步推进,通过实验和一些资料对幼儿提出的质疑做了解答,生成了主题中新的活动。

三、在接纳中引导,在等待中推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有其独特的对待事物的认识和生活经验。要更好的了解孩子,教师要做一名善于观察和体验孩子需要的支持者,做到适时介入,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尝试和交流。1.学会欣赏和接纳,在接纳中引导。在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蹲下了倾听,不断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如“车的世界”这一主题中,教师把户外游戏活动与主题结合,孩子们用不同的自制器械合作出了各种车的玩法,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得不对孩子们的发明感到惊讶,在赞许声中加上教师对游戏玩法的引导和规范,让孩子们信心十足,同时也让主题活动的生成活动异彩纷呈。2.学会在等待中捕捉。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应适时观察幼儿的发展,不急于提供帮助,学会等待,给予幼儿探索和发现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幼儿获得深刻的探索体验。如在主题活动《蔬果宝宝》中,让小朋友用蔬菜的根部做拓印画,什么样蔬菜才能被选择做拓印呢?就这个问题老师先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蔬菜并说出理由,教师引导让孩子们讨论,最后孩子们在许多的蔬菜中选择了芹菜、洋葱、大辣椒等有明显的花纹且不会流汁的蔬菜作为最佳材料开始做画。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耐心的等待和适时的指导让孩子获得了无价的经验。

当幼儿的兴趣、智慧在共同的问题上集合时,他们就会在认知、情感、社会经验等方面进行积极地交流和互动,这时教师就是倾听者、观察者、欣赏者、参与者,是幼儿生成活动的捕捉者,捕捉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让孩子获得发展。

上一篇:当代社会形态下的音乐教育 下一篇:浅谈怎样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