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5 06:23:04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 护理

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优质护理的逐步深入,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使健康者保持健康,患病者恢复健康,伤残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了解必要的医学知识,配合治疗,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1、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对某些不良行为、生活方式进行校正,以提高病人的自控能力,达到降低患病率和病死率的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医患关系,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护理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把健康教育贯穿到病人就医的全过程,使病人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关注自身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缓解病情,促进康复。

2、健康教育的应用

2.1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要专著,态度和蔼、亲切,交谈内容简单明了,每次指导的内容以病人能掌握为准,不宜过多。先讲解病人最关注的问题。遇到复杂问题时要重复并适当提示,多使用言语、图片、文字、微笑、抚摸和握手等沟通技巧来表达。在用药过程中,主动给患者讲解药名、疗效及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顾虑,满足其心理需要,提高患者的心理效应和用药的自觉性。

2.2 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 责任护士要针对病人不同的文化水平、职业、年龄、社会背景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对病人及时进行教育和指导,让病人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及采取的对症措施。让病人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鼓励病人提问、咨询,护士要学会倾听,并从病人的言语中捕捉信息,了解病人的需要,使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

2.3 指导家属配合护理工作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信任,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向家属传递患者的病情信息,解答家属的疑问,指导家属参与护理计划。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减少开支,避免家庭负担过重。

3、健康教育的内容

将不同疾病的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用药注意事项等归纳整理,可制成图片、画册、录像等,对住院病人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3.1入院介绍 包括病区环境、管理制度、科主任、护士长、以及病人的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等,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

3.2病因教育 告知病人所患疾病及病因、诱发因素、疾病的症状体征。

3.3检查前教育 常规化验检查、心电图、B超、CT等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3.4用药指导 指导病人用药,讲解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病人一定要遵从医生的医嘱用药。

3.5饮食指导 根据不同疾病及不同病期给予合理适当的饮食,如糖尿病饮食、肝性脑病前驱病人应低蛋白饮食,昏迷期禁蛋白等。

3.6康复锻炼 教会病人或家属锻炼的技巧,并使其了解锻炼的重要性。对病人进行康复指导,促进其功能的康复。

3.7出院指导 对病人进行口头及书面的出院指导,以保证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如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合理膳食、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大便通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按时服药等,预防疾病的复发。建立病人信息登记本,定期电话随访,了解病人情况,指导注意事项。

4、体会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不再被动的接受治疗、护理,而是更多的渴望了解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护士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意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于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健康意识提高,病人能较好地配合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治愈率,缩短了病人住院日,降低了费用,病人出院后有了正确的生活方式,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病人再次入院率明显下降,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老年人骨科手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下一篇:髋关节置换术的个体化护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