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时间:2022-10-15 06:22:41

《电子技术》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的高低主要来自学习的兴趣,对于职高的学生,本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不很高,如果要求他们死记硬背的话,他们更加会产生逆反心理。《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采用有效的符合本课程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下面针对该课程的教学作一些探讨。

采用直观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直观教学法是指利用直观模型、演示教具、挂图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晶体二极管的时候,学生都没见过实物,仅凭语言去描述讲解其结构、性能、作用等,收效甚微。若换一种方法,把各种类型的晶体二极管的实物带到课堂,逐一分析讲解其结构、性能、作用,让学生通过感官刺激加深直观印象。再结合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挂图,辅以详细生动的讲解,启发学生分析、归纳并作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比如通过批改作业、课堂提问、测验,观察学生的表现等及时发现问题,灵活调整教学节奏、例题的难易程度,保持教与学的同步。对少数差生可视具体情况单独辅导。

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获得情感体验

引导探究式教学是指在一定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刺激和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讲解“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时,可按以下程序执行:

以习题为素材、创设情景、引出问题上课伊始,教师先出示习题,要求学生解题,如图一。

电路中已知:RB=560KΩ,VCC=12V,VBEQ=0.7V,RC=140KΩ,试求三极管的β值分别为50和100时的静态工作点?通过解题和对结果的比较,学生会发现由于β值的不同,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变化的,于是提出问题:由于温度变化或更换三极管等的原因,会引起三极管β值变化,造成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不稳定,那么,如何稳定其静态工作点?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又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引出新的问题。

呈现教学材料、启发引导、大胆假设随着新课题的引出,为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因势利导的提出以下4个问题:(1)如何改进电路来稳定静态工作点?画出你改进后的电路。(2)说明你改进的电路的工作原理。(3)如何验证你改进的电路能稳定静态工作点?(4)你改进后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如何计算?让学生根据以上问题阅读、思考、探讨教学教材,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自学、探讨并负责好答疑。

学生发言,提出方案,验证设想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并对上述四个问题有了解决方案,这时要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让他们大胆验证。在解决问题(1)时,学生会画出分压式偏置电路,也可能会有其他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电路和不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电路。这时,教师要把握住教学目标,对学生的一些奇思秒想,给予恰当评价,既要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说明问题(2)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分压式偏置电路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两个条件,即I2>>IBQ和UBQ>>UBEQ。对如何验证电路是否能稳定静态工作点这一问题,学生会有许多方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把问题引导到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来,然后帮助学生推导分压式偏置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公式VBQ=VCCRB2/(RB1+RB2),ICQ=IEQ=(VBQ-VBEQ)/RE,IBQ=ICQ/β,并通过实例验证。解决好以上问题后,教师稍加点拨,问题(4)就会迎刃而解。

总结归纳、引发思考、促进迁移(1)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2)通过与固定偏置电路的结构、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的比较,促使学生把本节知识归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3)为了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还可以引出新问题,如分压式偏置电路在实际中有那些应用?还有哪些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电路?

采用实验教学,增强动手动脑能力

实验教学是指利用实验室、实验器材等直接教学一种方法。实验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电子技术》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勤于实践、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用万用表测晶体三极管时,可让学生在实验室内上课。首先由教师来演示,让学生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测量前万用表档位的选择,测量时万用表指针偏转的角度与被测电阻值得关系。接着引导学生讨论:电阻的值大小与静态三极管质量的好坏、极性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而通过步步演示、层层分析、归纳总结结论:“四大二小管好”、“二正夹一负―PNP”、“二负夹一正―NPN”。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去验证其结论。这样通过启发教学、演示实验、亲自实验、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认识到:要判断晶体管好坏和极性,可通过侧其各极性之间的电阻值来确定。这样学生在兴趣昂然的氛围中体会到问题的具体分析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实验、分析、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电子教学更趋实际

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开辟了趣味教学的新天地,它以图文并貌、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时空的非凡表现能力,将教学所涉及到的难以实现或表达的事情、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之中,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教师与学生处于互动的状态,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更为生动深刻,并开拓了学生认识、想象和思维空间,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仿真软件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教学中。

总之,作为电子专业教师,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且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

上一篇:谈我的作文练笔观 下一篇:如何提高农广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