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翻译危机论”言说探析

时间:2022-10-15 05:47:20

季羡林“翻译危机论”言说探析

摘 要:季羡林翻译思想是中国文学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分析季先生的“翻译危机论”言说,包括“翻译的危机”论说形成过程,翻译出现危机的成因所在。

关键词:季羡林 翻译的危机 翻译观

一、导言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代表译作有《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家庭中的泰戈尔》等。季先生“通晓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和德、法、英、俄、拉丁语、阿拉伯语等多种现代语言”,“出版的英文、德文、梵文的译著近四百万字”[1]89。因翻译成就卓越,2006年成为我国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季羡林不仅注重翻译实践,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研究方面也很有洞见,国内学者如谢天振(2006)、王秉钦(2009)、许先文(2010)、吴光亭(2011)等对其翻译思想都做过不同程度探讨。基于以往研究,本文详细分析季羡林“翻译危机论”言说。

二、“翻译的危机”论说

1. 论说概述

1994年,季先生以《翻译的危机》为题撰文,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的翻译存在危机:“这个题目看上去有点危言耸听,但是我自认是实事求是的,毫无哗众取宠之意。”[2]21其后,应语文出版社之邀,季老于1997年撰写《汉语与外语》文稿,其中一节再次以“翻译的危机” 作为标题,详细探讨了中国翻译的质量问题。次年,《语文建设》杂志登载了这节文字,并在读者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该文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可以断言,从古至今,从实践到理论,中国都可以算是世界翻译第一大国。然而,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中国现在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翻译危机。我们翻译的量不是世界第一;我们翻译的面也不是世界第一;我们翻译的及时程度更不是世界第一。在这些方面,日本都走在我们前面。我个人没有研究过日本的翻译,他们的质量怎样,我不敢瞎说。但是,我们中国当前的翻译质量却不能不令人忧心忡忡。”[3]45 2002年,针对中国图书出版市场中日益严重的劣质翻译问题,在翻译出版家李景端提议下,季老联合杨宪益、叶水夫等资深翻译家、知名学者共同发出恪守译德、提高翻译质量六点倡议[4]。这篇短文在当时广为传播,引起了更多国人对翻译质量的关注。2004年,一心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的季羡林谢绝一切聘任,惟独答应担任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自此,先生更是不断地为翻译工作呼吁呐喊,并不时提醒一定要注意翻译质量下降问题:“至于翻译大国、强国问题,我认为翻译是精神产品,它不同于物质产品,不能只追求数量。你翻译的数量再多,你成了翻译大国,但如果你翻译的东西中,有不少是不需要的,甚至是垃圾,那这样的‘翻译大国’又有什么意义?”[5] 先生还明确指出,翻译质量下降“不仅出现在文学翻译领域,在其他领域,包括中译外,错译现象还相当多,有的还蛮严重,所以必须要引起重视。”[5]季老还敏锐地观察到,近年来译风译德建设与翻译危机密切相关。他指出:“这是一种欺骗。把别人的东西都介绍错了,这怎么交流呢?所以我说这样下去,是一种危机,必须注意。”[6]即便是在病榻之上,季老也挂牵着中国的翻译事业,念念不忘翻译质量问题。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郭晓勇曾回忆说:“因为中国译协工作的关系,近年来,我有机会几次到北京301医院拜望先生,或向先生汇报译协工作、或为他祝寿、或给他送去出版的新作。先生每次都认真听取我们的汇报,并对改善翻译行业现状、提高翻译质量等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7]19-20

2.成因分析

季先生认为中国翻译质量严重下降,乃至导致翻译界出现了危机,主要与译者、出版结构和社会环境有关。

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是制造“不可靠译本”的首要因素。先生认为译者问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基本素质和工作态度。在《翻译的危机》一文中,季老明确指出:“今天翻译之所以有危机,根本原因就是,有一些译者有意或无意地认为学习外语很容易”[3]46。先生以为“‘译事三难,信,达,雅’,仍然是可以信守的。道理十分简洁明确,然而又切中肯綮,真可谓‘要言不烦’了。这三个字,缺一不可;多一个也似乎没有必要。能做到这三个字,也可以说是尽翻译之能事了。”[2]21“信、达、雅”三字中,“以第一个‘信’字为基础,为根本。这个字做不到,就根本谈不到翻译了。”[2]21-22若想保证译而信,外语水平一定要过硬。不过,“不要以为学外语很容易,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掌握。”“学外语同学习任何别的东西一样,必须有点天赋,又必须勤奋,二者缺一不可。”[2]23遗憾的是,“有的译者外语水平不高,又不肯下死功夫去学习,急功近利,靠翻字典来翻译。有的人自以为是,连字典也不肯翻,抓住一本书,就译开了。”[3]45,在此情形下下,出现坏译本自然在所难免。除了语言基本功,季老特别强调译者的知识面和中文功底。他指出“现在的年轻人学外语的条件比过去好,他们理解外文的能力并不差,最不足的就是知识面不广,还包括中文功底薄弱,以致不注意或不善于根据不同的翻译对象来设计和调整自己的译笔”[5]。

其次是出版社问题。季老多次指出现在有的出版社和编辑工作失职,他说:“过去老‘商务’、老‘人文’出翻译书都有严格把关的好传统。这一关是不能削弱的。可惜现在不少出版社都放松了,有的社根本没有外文编辑,放弃了译文质量把关,又缺乏必要的翻译质量检查制度。”[5]即便有编辑的,有些也形同虚设。“出版社的所谓责任编辑,有的通外语,有的通之不多,他们有的不肯核对原文。”[2]36劣质翻译屡禁不止,与社会环境也有关。第一是缺乏相关完善的法制。二是翻译批评缺位。

三、结语

十七大以后,“文化软实力”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刚刚召开的十,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方针,并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上述治国方针无疑有利于创建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而化解翻译危机。不过,翻译生态环境十分复杂,包括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翻译宏观环境,翻译资源、行业环境、翻译技术、权力因素等翻译的支持环境,以及作者因素、译者因素、读者因素等翻译的核心要素。[9]正因如此,季老对翻译危机论的阐释与分析才愈发弥足珍贵,因为解决了先生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建立和谐的翻译生态环境也就时日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王秉钦.季羡林翻译思想“三论”[J]. 中国外语, 2009 (5).

[2] 季羡林. 季羡林谈翻译[M].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3] 季羡林. 翻译的危机[J]. 语文建设, 1998 (10).

[4] 季羡林等. 恪守译德,提高翻译质量的倡议和呼吁[N]. 光明日报, 2002年6月13日.

[5] 李景瑞. 听季羡林先生谈翻译[N]. 光明日报, 2005年2月17日.学报, 2011(6).

上一篇:巧训练,促提升 下一篇:ICU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