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时间:2022-10-15 05:06:38

试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摘 要:传统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当前传统文化及其教育问题再次成为学界争论的热点。当代青少年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传统文化理应成为国民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必修课。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语文教学

如今年轻人特别钟情于过“洋节日”,甚至成了一种时尚。西方节日大举“入侵”,一方面是中国人的观念越来越开放,洋节日迎合了部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则源于商家的炒作。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并将清明、端午、中秋等列为法定节假日,以唤醒公众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其实传统节日与洋节日并不存在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只是迎合了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而已。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节日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团结的维系以及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

新课程明确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并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和学生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已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农历二十四节气等七十项民俗节日,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传统节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创新形式,让传统节日与时代相结合,使我们的节日既不失传统应有之意,又能符合时代要求,让更多人钟情于我们的传统节日。现在众多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都将传统节日融进了教材。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好这些资源,跟学生一起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凸显了本民族节日的功能和魅力,让传统节日在文化多样性中闪现出民族文化的光彩。

要增加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让国学经典伴随着学生成长。如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最古老的神话传说《山海经》,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古文观止》等,及至唐诗、宋词、元曲。教师要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传统经典著作,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营造氛围,增强趣味,让学生想读、乐读,从而使学生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要指导阅读好文学名著。如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当然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小学生可以阅读青少版的,初中生、高中生则要求读完整版的。同时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当然学生初读这些名著,特别是小学生,不要求有过多的研究,只需博览,培养兴趣,为将来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即可。

要重视书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近日根据教育部网站通知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等等。由此可见书法教育已经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学苦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既要练好字,又要为书法的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而语文教学具有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为此语文教师应本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黄浦小学)

上一篇:创设激励机制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下一篇:学拼音的“趣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