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励教育的运用策略

时间:2022-10-15 05:01:57

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励教育的运用策略

一、激励教育应讲究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中激励教育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掌握学生的需求特点,是实施激励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激励教育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我们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需求不相契合,就产生不了刺激作用,或者这种刺激是浅层次的,也达不到激励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特点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做到有的放矢。我在参加一次“同课异构”听课时,我就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上课内容同样是“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一位老师提问时都是一些浅层次的问题,老师指着屏幕上的天平,问:“这是什么?”学生答:“指针”;问:“这是什么?”学生答:“分度盘”……每个学生回答正确后除了掌声鼓励,还奖励糖果,仅天平的构造就讲了差不多十分钟时间,结果呢?有些学生在下面喝倒彩,有没有达到激励的效果显而易见了。另一位老师虽然没有奖励糖果,效果却大相径庭,因为他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动手实验,适时给与鼓励和肯定,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显然这位老师采用的方法和策略是成功的。对学生来说,如果提问太难或太容易,有时非但达不到激励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人的需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激励也要因时、因需、因人而异。

二、激励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才能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呢?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的方式和途径:

1. 运用探究性激励。以情景为例,我们可以突出物理学科特点,采用以下模式。①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比如,在讲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在针筒里装一些冷水,然后提出问题:不加热,能让这些水沸腾吗?②实验情景:创设多种真实、生动、直观而富于启发性的实验教学情景。比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可先在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再分别在木块上加1个和2个砝码,再以同样的速度向同一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让学生观察三种情况下的弹簧秤的读数,然后归纳总结。③经验情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用于某一新内容的引入或某一问题的分析、解释和应用。例如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放一个生活片断:汽车过后,尘土飞扬,树叶向路中间移动。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运用实用性激励。“学以致用”,物理是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中学物理的知识很容易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除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外,我们可以围绕“实用”两个字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发挥课外活动的功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体验一下应用的过程,并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例如在利用可乐瓶制作“火箭”时,先让学生思考火箭为什么能够升空,利用了什么原理,怎样利用已有知识才能使火箭升空。还可以让学生探究一下,如何才能使火箭射程更远?在制作时,应综合考虑哪些因素?二是适当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和调查。如果说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有了理性认识,那么能够亲临生产第一线和当地的科技馆,去感知科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将是不可替代的感性认识。它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开拓创新精神,远比上几堂课的效果大得多。因此,教师应适当组织学生就近参观科技馆、工厂、车间或现代化生产线。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小型水电站,使学生了解水的势能是怎样转化为水轮机的动能,又是怎样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的,从而真正获得能量转化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甚至复杂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比如平衡与稳度、摩擦力、浮力、压强、电控、声控、光控等等知识在各种装置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把物理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三是激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到各种维修点参加实践活动。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学到一些简单的维修技术,还可以使学到的知识经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过程。

上一篇:永泰能源:页岩气勘查储量两千亿立方 资产增值... 下一篇:K线的秘密:主动追涨多方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