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盖孜河中游河段洪水分布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时间:2022-10-15 03:01:38

浅析盖孜河中游河段洪水分布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摘要】盖孜河为典型的内陆河流,其中游河段为近期水利水电开发的主要河段,本文通过收集盖孜河中游河段克勒克水文站实测洪水、气温、降雨资料,分析盖孜河中游河段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最高气温、最大1日降雨的分布特性,再通过对比,分析出影响盖孜河中游河段历年洪水分布特性的主要因素为气温。

【关键词】盖孜河;洪水;分布特性

1. 概述

(1)盖孜河主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境内,地理位置介于东经73°42′~77°08′,北纬38°10′~39°10′之间,为内陆河流喀什噶尔河水系的源流之一[1]。

(2)盖孜河东源为喀拉库里河,西源为木吉河,喀拉库里河与木吉河汇合口以上为盖孜河上游河段,汇合口以下至支流维他克河汇合口为盖孜河中游河段,维他克河汇合口以下为盖孜河下游河段。

(3)喀拉库里河发源于慕士塔格山,木吉河发源于萨雷阔勒岭,上源均有较丰富的冰川。克勒克水文站以上的中游河段为典型峡谷,其左岸为昆盖山,右岸为公格尔山和公格尔九别山,山体有大量永久性冰川积雪分布。克勒克水文站与维他克河汇合口区间河段仅有洪沟汇入,冰川面积较小。据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资料估算盖孜河上游共有冰川910条,冰川面积1439.6Km2[2]。

2. 水文测站及气象

(1)盖孜河中游河段先后设有布伦口水文站和克勒克水文站。布伦口水文站位于喀拉库里河、木吉河汇合口,1956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设站,于1968年撤销,观测时期不足13年,代表性欠佳,不宜作统计分析。克勒克水文站为盖孜河中游河段控制水文站,自1958年设站起观测至今,其观测单位正规,测验时期长,测验项目齐全。因此,本文以克勒克水文站水文资料为依据,分析盖孜河中游河段洪水分布特性。

(2)克勒克水文站位于盖孜河中游河段,距上游喀拉库里河、木吉河汇合口约38Km,于1958年12月20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设立,为国家基本水文站。克勒克水文站采用假定高程体系,测验河段控制良好,水文观测项目齐全,其中1959年起开始进行流量测验,1965年起开始进行气温观测,1959年起开始进行降雨观测。

(3)由于盖孜河中游河段无气象站,因而气温、降水、蒸发根据克勒克水文站实测数据统计,克勒克水文站多年平均气温为8.18℃,最高月平均气温在7月,为20.7℃;8月次之,为20.3℃。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3mm,最大月平均降雨量在5月,为20.6mm,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4月~9月,该时段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3.8mm,约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6.3%。多年平均蒸发量(20cm蒸发皿)2355mm。

克勒克水文站气象要素统计如表1所示。

3. 暴雨、气温及洪水分布特性

(1)暴雨年内分布特性。

本文依据克勒克水文站1959~2010年共52年实测逐日降水资料[3],点绘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大1日降水量分布图,资料显示11月~次年3月基本为固态降雨,不作为暴雨分析。

由图1可知,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在4月~10月期间最大1日降雨量分布较均匀,较大降雨量分布无相对集中区,历年最大1日降雨量为41.7mm,发生在1966年9月24日,大于20mm降雨量的日降雨量,在4月、6月、8月、9月均有发生。

总体而言,克勒克水文站4月~10月期间历年各月最大1日降雨量分布规律性不强,不易绘制其外包线。

(2)气温分布特性。

本文根据克勒克水文站1965~2010年共46年实测日气温资料[3][4],点绘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高气温分布图,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高气温基本均在0℃以上,从1月至7月呈上升趋势,在7~8月达到最高,在8月~12月呈下降趋势。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高气温分布规律性强,趋势性明显,基本呈向下开口的抛物线型,月内历年最高气温也较集中,变幅不大,抛弃个别点据可绘制其外包线,如图2所示。

(3)洪水分布特性。

本文依据克勒克水文站1959~2010年共52年实测各月最大洪峰流量[4],点绘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分布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克勒克水文站洪水可分为春汛期和主汛期。春汛期为4月~5月,其洪水量级较小,主汛期为6月~9月,其洪水量级较大,全年最大洪水多发生于主汛期的7月至8月[5]。从春汛前期的3月开始,月最大洪峰流量开始逐渐增加,至4月~5月期间,月最大洪峰流量趋于稳定,进入6月后,月最大洪峰流量迅速增大,至7月、8月达到最大,而后月最大洪峰流量开始减小,并于10月起开始稳定在较小量级水平。

总体而言,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趋势性强,各时期最大洪峰流量分布集中且有规律,可绘制其外包线,如图3所示。

4. 洪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影响洪水分布的因素一般为降雨和气温,其中气温主要影响融冰融雪型洪水,1日降雨量主要影响暴雨洪水,通常情况下降雨为影响洪水的直接因素。

4.2本文分别以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高气温分布图、历年各月最大1日降雨量分布图与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分布图进行对比,来分析影响盖孜河中游河段洪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1)历年各月最大1日降雨量分布图与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分布图对比分析。

从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大1日降雨量分布图可知,盖孜河中游河段4月~10月间均有可能发生日降雨量大于20mm的降雨过程,且较大降雨过程无相对集中时间段,历年各月最大1日降雨量无趋势性可言。

从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分布图可知,盖孜河中游河段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分布趋势性明显,大洪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而春汛期(4月~5月)洪水量级较小,且洪水量级稳定。

对比两分布图可知其分布特性基本无相似性。另外,克勒克水文站实测的4月、5月洪水要素资料未明显反映出因降雨而引发洪水的痕迹。因此,可知降雨(至少为小区域的降雨)不是形成盖孜河洪水的主要因素。

(2)历年各月最高气温分布图与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分布图对比分析

从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高气温分布图可知,盖孜河中游河段历年各月最高气温在1月~7月呈上升趋势,在7月~8月达到最高,在8月~12月呈下降趋势。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由3月开始增大,在7月~8月达到最大,而后又逐渐减小。对比两分布图可知,历年各月最高气温分布基本吻合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分布特性,可认为气温为影响盖孜河中游河段洪水的主要因素。

5. 结论

(1)笔者通过对克勒克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分析,按洪水分布规律将盖孜河中游河段洪水分为春汛期(4月、5月)和主汛期(6月~9月)。

(2)其中春汛期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在4月、5月均有发生,整体量级稳定,分布均匀,无相对集中区域。

(3)主汛期历年各月洪峰流量分布随时间推移及气温升高而增大的规律明显,历年大洪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进入9月后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开始减小,且洪峰流量随时间推移及气温下降而减小的规律明显。

(4)通过对比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高气温分布图、历年各月最大1日降雨量分布图及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分布图,可知历年各月最高气温分布基本吻合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分布,可认为气温是影响盖孜河中游河段洪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5)虽然克勒克水文站历年各月最高气温分布图与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分布图反映的整体趋势较为相似,但部分月份趋势也存在差异。差异主要存在于春汛期4月、5月,盖孜河中游河段4月、5月最高气温分布呈升高趋势,但月最大洪峰流量分布却较稳定,未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由此可知在春汛期间(4月、5月)盖孜河中游河段洪水分布除受气温影响外,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且该影响因素为前期积雪量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后期收集资料加以分析。

参考文献

[1]再努尔.盖孜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特性分析(C).长春:吉林水利,2010(8):14~15、27.

[2]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出版的《中国冰川目录》-Ⅳ帕米尔山区,1988年.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刊印出版的《内陆河湖水文资料》-新疆天山以南地区内陆河(水位、流量、输沙率、水温、冰凌、气温、降雨量、蒸发量),1958年~2010年.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总站刊印出版的《内陆河湖水文资料》-新疆天山以南地区内陆河(气温),1988年.

[5]喀什地区水电局水文分站编印出版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水文手册》,1979年.

[文章编号]1006-7619(2013)10-23-904

上一篇:楼面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浅谈智能楼宇可视对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