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司也是“80后”

时间:2022-10-15 02:55:23

个性独立的价值观,崇尚自由的做派,也许这就是社会对我们“80后”最生动的概括和描述。50年代的人喜欢用载歌载舞的秧歌抒发理想;60年代的人用雄赳赳的革命歌曲点燃青春之光;70年代的人陶醉于摇滚中,释放着他们的情感;而“80后”的我们则喜欢张扬个性的街舞,因为我们崇尚自由和独立。“80后”被人称作“垮掉的一代”,“迷失的一代”,等走上了工作岗位,也总是有很多光怪陆离的“帽子”扣在我们头上。作为“80后”的一分子,我对恶意的评论无动于衷,甚至根本不屑于理睬这种言论。

曾经在网上看到美国薪酬协会的一项研究,说员工在一个组织中的工作心情和敬业度受三个因素影响,分别是公司的政策、同事和直接上级,而其中第三个因素占到60%。这个研究结果我相信。在我们这样以项目部为基本单位的企业中,部门主管是员工的直接负责人。作为一个“80后”的员工,期盼有哪种类型的上司,上司用怎样的方式管理更能激发自己的积极性?在毕业满一年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竟还颇有些心得。拿我们部门来说,总共15个人,只有两人是“80前”,连主管在内都是“80后”,“一个‘80后’,管着两个‘80前’和一群‘80后’”,也难怪组里面称兄道弟,氛围那么轻松了。

“刘总”是我们项目部的主管,“刘总”是我们私下里对他的称呼,偏偏他也是个地地道道的“80后”,“年轻有活力,观念时尚,能通情达理”是我们对刘总的评价。虽然不能说这个评价代表了“80后”们对自己的上司的统一要求,但同样作为“80后”,刘总更容易和我们站在一起,并且更像一个一起战斗的“阶级兄弟”,一起加班,一起吃盒饭,一起泡吧,一起打球,一起在办公室偷偷玩游戏,工作时间外的刘总怎么看都不像个让人敬畏的领导,却像一个兄长。

公司里出差的机会很多,偏偏我总是没机会,工作一年我也就遇到一次出差机会,屁颠屁颠地背着包包跟着刘总坐车到郑州去交流学习,原定只在郑州停留一天,不过我却给刘总增加了品尝豫菜的机会。到郑州的第二天下午就犯了急性胃肠炎,又吐又泄,别说交流学习了,连站都站不稳。清凉的大会议室里我汗如雨下,整个上衣湿透了,在去医院的途中,室外36度的高温,我浑身冰凉,直打冷战,用刘总的话说就是“脸和嘴唇白的像白瓷盘子,好清纯滴”。原定的行程也因为我的病被耽搁,刘总在医院把我安顿好,然后又跑去交流学习,还要再到火车站改换车票,还得不停逗我开心,那时候真觉得刘总像自己的亲哥哥,也暗暗下决心要更努力地工作。

刘总的老家是号称出土匪的湘西,所以他总是自吹自己身上有很多“匪气”,平日里和风细雨的他也有突发“暴雨”的时候,而且表现得绝对“80后”。我们的工作强度很大,每天整理的资料单可以当枕头用,这在同类型的部门中比较少见,但这并不能成为出错和态度不积极的借口。每天下午5点主要工作都完成后,大家都得规规矩矩地坐到办公室里,等着刘总的“洗礼”。“我要骂人了”是刘总开批的第一句话,“好看的内容要长一点……这个东东可以不要的……这个地方光骨头没有肉啊”,“你要考虑你的服务对象啊”,“我要疯了,你这是什么啊,太业余了”,“你过来,你看看你犯的错误,太低级了”。不过大家都知道他是刀子嘴豆腐心,向来对事不对人,等批评完他都忘了自己说过什么了。

“上班不要迟到太多,做事情不要太慢,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旷工,其他的你们自己把握吧”,“让你休息你就休息”,这是刘总最常在我们这些“小弟”面前唠叨的话,不过他也真是带头这么做的,所以,常见到他在自己的领导面前为我们迟到求情,为改善我们的伙食去买东西,那么多办公室就我们有冰箱,就我们常有水果和饮料,也只有我们部门永远最有激情,在冰灾和地震来临之时,我们部门永远是冲在最前排的先锋营,连续两年成为公司里的优秀团队,这是为什么呢?指挥有方,将士用命,其实“80后”们就要能理解自己的上司,管他是不是“80后”,你说呢?

上一篇:奥运会提供3G服务等 下一篇:爱情,一种可以把握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