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书画艺术巡礼

时间:2022-10-15 01:32:26

常州书画艺术巡礼

编者按:常州古称毗陵、武进,钟灵毓秀,书画之风炽盛。古有开没骨花卉画新境界的常州画派代表人物恽格,近有现代史上颇具影响的画家刘海粟。今天的常州书画家是一支秉承常州书画古风、年轻而充满生机和潜力的书画创作群体,多年来坚持艺术创作的学术性和原创性,艺术上日趋成熟。本期推出的五位书画家的作品尽管风格不同、题材不一,但却展现出常州书画家对艺术的独特追求。

司马连义篇

司马连义,1947年9月生,山东临沂人。198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常州市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常州书画院副院长。

《努力学习保卫祖国》、《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入选1972年全军美展,《晨练》入选1979年第六届全国版画展,《钢铁长城》入选1982年第六届全国美展,《水乡》入选丹麦中国艺术展,《将军柏》入选美国纽约中国艺术展,《山高水长》入选1994年首届全国山水画邀请展,《红云》入选1999年第六届全国艺术节国际水墨画大展,《云》入选2002年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展,《岁月》获1991年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铜奖,《绿荫》获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全国美展成就奖,《晨露》获2000年首届世界华人美展银奖……

司马连义以精湛的油画艺术名世,本篇着重介绍他近年来在中国花鸟画创作领域的最新成果。

中国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来表现自然生命力,玄妙大千世界的细微变化,既重视创作理念的透彻深刻,又十分重视手上功夫的艺术表现,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亲近融合的认识体悟上,追求一种超越时空、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象,一种物我两忘的诗意境界。生命意识和艺术价值就渗透在这“花如欲语,禽如欲飞”的图像中。

司马连义从艺三十多年,又是科班出身,曾从事过版画、油画、宣传画、年画、连环画等艺术设计和创作,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中国画,并深入其中。艺术门类彼此相通,涉猎不同技法对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是有百益而无一害。但涉及广泛不能没有主攻方向,现在他定位于工笔花鸟画上。

司马连义对绘画非常执着,他深知中国画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根基,独特的写形表意体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文化的积淀,体现着华夏民族的风骨。他扎根传统,认真钻研传统,埋头苦修,先后通读了古今的经典绘画理论典籍,如《南宋院画录》、《历代名画记》等,同时从宋元工笔花鸟画入手,醉心临摹前人大师的作品,揣摩其中的技巧方法,融会贯通于自己的创作中。又因久居江南,古今兼及,刚正坦荡,明雅俗,辨真伪,悟成败,论得失,出入风雨,于是能卷舒自若,凝造化于笔端。对中国画传统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钻研劲头也就愈来愈大,司马连义很快就进入境界,一组工写花鸟画令人耳目一新,如作品《故园》,淡绿色调,一片生机盎然,层层叠叠,虚实错落有致,近景用没骨法,精雕细琢,远景用泼墨泼彩水冲法,一张一弛,具有生动的韵律意趣,如同植入清丽灵秀的大自然中。《冷霜》色调灰白,素雅而宁静,尤其是树丛的刻画吸收了山水画法则,用双勾层层渲染法,树枝的穿插,长短横斜,大小聚散,疏密粗细,结构清晰,跌宕多姿,拙中生巧,熟中生新,直抒胸臆。北宋韩拙著《山水纯全集》中说,“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司马连义的画二者兼而有之。

真正有价值、艺术性高的花鸟画作品,必然在造型、抒情、写意、寄兴、假道上有所奇处。司马连义的画面追求内在形式的韵味,拓展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审美范式和语言形式。《初春》一画赋予灌木丛强烈的生命张力,浑然呈现出特有的起伏节奏,大小石块的组合与灌木丛相互衬托,使山石显得更加刚强厚重;内蕴奇丽,使灌木枝干更加苍劲雄浑,几枝红叶点缀得更加妖艳。一对锦鸡私语,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从构图到色彩皆点明了主题,观者立即就会被诗意的氛围吸引陶醉。

司马连义的花鸟画取法高古,亦富新意,融书法、文学素养于画境,感情纯净,真挚细腻,大气文雅,清逸苍劲,力求技法与意象的完美统一。因为不懈努力、笔耕不辍,司马连义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并取得了成功。陆龟蒙有诗云“素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坠时”。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欲升华自己的画格,除了加强各方面修养外,还得有“欲上瑶池”的独立进取心和“月晓风清”的人文品格。司马连义说“艺海无涯,在艺术道路上的跋涉是艰辛又充满乐趣的,只有潜入生活不断创作,才能有更多更美的艺术精品呈现给大众” 。有志者事竟成,我们期待他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丁德邻篇

丁德邻,江苏省南京市人,祖籍安徽安庆,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受业于刘海粟、谢海燕等教授。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人寿年丰》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静静石桥镇》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石桥镇里的故事》获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优秀作品奖(中国美协主办),《一夜疏雨后》以特邀作者身份参加“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悠悠岁月》入选中国第六届艺术节水墨画提名展(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不能没有你》、《石桥》、《岁月》等十二次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画展,《半个月亮爬上来》获江苏省第二届山水画大展金奖,《房前屋后皆青水》获江苏省展银奖,《园林系列》、《石桥镇》分别获江苏省首届山水画展及美术节铜奖。

作品收录于《当代中华墨粹》、《中国名家书画集》、《名家画山水》以及第一、二、三、四届南北中国画展大型画集。《国画家》、《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报》、《美术界》等报刊均有专题介绍。1997年赴美国举办中国画展,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出版有《丁德邻山水画集》、《丁德邻山水画选集》等专著多部。

20世纪70年代末,南京艺术学院教务长王秉舟常向学生赞及丁德邻。王秉舟自南艺建校起,便一直主持教务工作,数十年间阅人无数。他对丁德邻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可见丁德邻在历届毕业生中,是品学兼优的佼佼者。

简单地说,丁德邻的人和画都是“南人北相”。丁德邻是完完全全的南方人但他却生得一副通常北方人才会有的外张、魁伟、大开大合的体态。他圆面阔鼻、浓眉大眼,说话的声音犹如东岳古刹的晨钟,洪亮透彻。但与他接触,却发现他内敛谦卑、文思灵秀,另是一派地道的江南儒士风范。他的画也是这样。初看,天地恢宏、苍穹寥廓,或山峦叠嶂,浓墨重积;或云霞飞流、淡水轻泼,都在吞吐着犹如黄土沙漠般的苍莽雄浑。但细观之下却又感受到他的博大、磅礴、恣肆纵横,是法度严谨带着几分斯文甚至是款款温情的。而他在每幅画中几乎都要表现的灌木松柏、山涧溪流,无疑只有常年生活在烟雨江南的人,才会画得那样葱郁空鳌⑹嬲箍扇恕2悦却也儒雅,雄浑但显斯文,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粗犷豪放,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细腻婉约,和谐地集于一体。

他的画向着纯粹和精深而不断更新。尤其是他最近画的一批淡墨细笔的江南即景,让人感受到久违的震撼。就整体说,丁德邻仍是丁德邻,但却更繁复也更简约,更深厚也更空灵,笔墨语言用得更多更精辟,但文章做尽却浑然不见刀斧之痕。丁德邻一路走来,曾经涉足过许多不同的艺术门类,版画、插图、连环画以及水彩画,都取得过十分耀眼的成就。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综合素养,使丁德邻有资质和胆略,敢将一般人不知为也不敢为的诸多矛盾一并汇入自己的美学熔炉,浇铸自己心仪的清明境界。他用淡墨细线表现出焦墨粗线的厚重和力度,勾勒出一种神奇的意境。

人长久,画常新,愿丁德邻为先师刘海粟衣钵相传的艺术,增添新的辉煌。

蒋才明篇

溧阳隶属常州市,优越的地缘环境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代代书画艺术人才。东汉蔡伯喈遭贬后,在观山脚下建有读书台朝夕研书作画;唐人李太白题写的榜书“壮观”凿于大石山上,将山川之灵气聚于腕中;宋代的“淳化阁贴”有半部勒石,保存于郊镇别桥;明朝进士彭谦、马一龙等也留下了匠意纵横、丹青溢芳的画痕墨宝。溧阳书画艺术土壤的朝夕滋润,培育出蒋才明这位才华独具的书坛菁英。

蒋才明现年63岁,江苏溧阳人。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南京京陵书画院一级书画师、溧阳市野风书社常务副社长。蒋才明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书法上,四十五年来,坚持传统,法古而不拘泥古训,浸淫而自有取舍。浮沉有度,出入自如。他秉承心手相随的创作理念,横则广收博采,纵则纳古吐新,既有汇天下翰墨于胸中的大气,又有聚千年功力于毫端的雄心。他力追秦汉,注重笔墨功力,走碑帖结合,古今结合和大小结合的道路。在学书的各个时期主攻有目标,涉及广而博,其书法作品个性和风格明显,擅长章草、隶书、魏碑、金文。为了深入书法艺术世界的堂奥,蒋才明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废纸三千犹恨少”,“朝涂夜抹几时休,汗水长年冰底流”,是他艺术生活的真实写照。临摹固然必不可少,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形成自我独特的风格才是蒋才明真正的艺术诉求。多年的创作积淀,使他手中的笔变得流动俊逸,气势磅礴,豪迈刚健中蕴涵着飘逸灵动的韵致,既有舒张奔腾之雄,又有静憩端庄之媚,既有跳动飞舞之神采,又有送月远眺之凝思。隶书,苍劲秀丽,舒展流畅;草书,恣意放纵,凤翥鸾回;楷书,大方端正,秀逸多姿;行书,清拔俊朗,空灵洒脱;篆书,修长宛转,古拙雄劲。

其章草作品在1994年由日本东京美术馆举办的国际第56届书法展中荣获中国惟一特等奖。其隶书作品曾荣获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书画大赛特等奖。1995年,作品入选由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北京国际书画博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知名书画家作品展中展出,并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03年5月,其作品入选由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举办的国际敦煌书法艺术节……同时潜心研究特大榜书30多年,其书厚实苍劲,招牌字已被五省九市重要场所所录用。

他自小喜爱中国画,2002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高级花鸟画研究班,其传统功力颇深,作品被多家拍卖行所论定。同时结业于中国美院第四届书画鉴定研究班。江苏省书法培训基地主任、常熟市书协主席张浩元先生见其字称其不愧为当今高手。

蒋才明作为寓居半丘陵之地的溧阳书家,半个世纪以来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探索、实践、创作,完成了大量不俗的力作,屡屡荣获国际国内奖项,但依然坚守故土。其甘于寂寞却才情超拔、雄心盖世而秉烛挥毫,实属不易。他的书法不仅融会了南北之气,更以其独到的刚劲风骨独领,本篇介绍的几篇作品,足以让读者领略其风韵标举,臻于化境的书艺。

李平秋篇

李平秋,1950年生于江苏常州,1975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造型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州书画院特聘画师。现任常州吴青霞艺术院院长。

自1985年特聘为常州书画院画师以来,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历年有作品入选、获奖于文化部、中国美协等主办的重大展览。作品先后入选第六、七、九、十届全国美展,其中获全国铜奖一次、优秀奖三次,获江苏省金奖一次、铜奖、优秀奖多次。多年来,分别有作品赴美国、日本、韩国、西班牙、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等国家及地区展出,并被收藏。曾出版《一代画风》、《李平秋作品选》、《李平秋中国人物画》专著三种,有多篇于部级刊物。个人传历分别入编《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国美术年鉴》、《今日中国美术》等大型辞书。

1984年《你早,葛洲坝》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1989年《晨曲》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990年《媳妇乐》入选全国体育美展并赴西班牙展出,《雾笼名山》入选日本国际艺术展,《昨日琴声》获台湾隔山大奖赛优秀奖并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展出,1991年《老墙》入选美国旧金山艺术展,1992年《熹微初露》入选全国展,《晨曲》入选韩国汉城国际艺术展,1993年《葬嬗》入选全国展,1994年《回忆》、《塬上初雪》、《古歙僻巷》入选全国展,1995年《细雨江南》入选台湾国际艺术展,1996年《午后三点》入选全国展并获铜奖,《昨日琴声》、《细雨江南》入选全国展,1997年《干草花》入选文化部中国艺术大展,《匆匆》获江苏美展金奖,1998年《周末》入选全国展,1999年《午后》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2000年《大周末》入选第六届艺术节国际展,2001年《工余》入选全国展,《童年》获《中国书画报》世纪之春全国奖并发表,2003年参加在上海中国画院举行的常州书画院“水墨七人”展。

书画之道,在于神韵,有时看似逸笔草草,却郁积着作者胸中的块垒,蕴涵着作者心中浩然之气。李平秋的人物画,才情与功夫并重,既有简谨的笔墨勾画,又有精巧的布局营造。李平秋笔下的人物,简于形,淡于意,趋于逸,笔墨简洁处,更注重意的表达,强调笔墨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人物的内在精神蕴藏在笔墨之中。简洁的线条勾出外在的轮廓,在夸张的形体中“言者所以在意”,由强调形式的表现,到强调情感的抒发。作品《天地之悠悠》、《怀素书蕉》、《高山流水觅知音》,悠然深谷中,一位旷世的高士,绝世独立,或释卷,或挥笔,或抚琴,寥廓天籁与幽谷唱和,此景当是画家内心的真实映射。这归于“平淡”的心境,即是与世无争、逸世独立的清雅意境。寥寥数笔勾其形,淡淡着色出其意。李平秋对人物的形体常采用夸张变形的简化处理,对人物的色彩处理和衬景赋彩,总是以淡淡的点染辅以人物性格特征的凸现,以简驭繁,以淡代浓,以墨出彩。在人物塑造中袒露自己的胸襟,在笔墨挥洒里倾诉自我的情怀。

陆路晴篇

陆路晴,1945年生于江苏常州。1987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国画专业学习。常州中国画研究会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江南画院画师、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刘海粟美术馆特聘研究员、高级美术师。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并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上海朵云轩、杭州西泠印社、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及新加坡、日本等地举办个展、联展。江苏省美术馆、上海朵云轩、浙江西泠印社、常州博物馆及国外收藏家都有他的作品珍藏。

《美术杂志》、《江苏画刊》、《朵云杂志》、《国画家杂志》、美国《Forbes》杂志及泰国《新中原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上海《文汇报》、河北美术出版社(名家画山水画册)、《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文汇报》、《常州日报》、《服务导报》、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上海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常州电视台等均有专题报道和作品介绍。

翻开《名家画山水作品集》,观陆路晴的画作《山魂》,一股恰似“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气势迎面扑来,气旺神畅,笔墨滋润,沉雄苍劲,反映了他在写意山水、花鸟绘画中的创新与探索。看陆路晴作画,更使人心情痛快。绘画不单是线条笔墨技巧的产物,绘画更是画家真情流露的结晶。也许他天生是个画大写意的料,心胸宽阔气度大,膀子晃得开,线伸得深远,能把他的见识与储积的性情泼洒出来,充分表现出艺术之美。他画“荷花鸳鸯”就是如此,他说画荷花最能表现大写意的笔墨,他采用满构图大笔触和多变飘逸的线条穿插,以传统的民间色块点缀,水墨互破的浓淡墨色的强烈对比,使画面更加灵动,充满了勃勃生机。他说画梅花能抒感和表达个性。梅花顶风凌雪,先春而发的高洁品性,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陆路晴自幼喜弄丹青,少时师从老画家房虎卿、蒋风白,练的是传统“功法”。后来他又崇拜明末清初的徐渭、山人和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习的也是传统“功法”。1987年,好学、勤思的陆路晴以不惑之龄进入著名的浙江美术学院深造,求教于陆俨少、王伯敏、童中焘、全山石和冯远等大家,并对西方现代艺术有所涉猎,又随张祖安教授参悟易经、书法,其艺术思路遂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上海朵云轩画廊主任、著名画家应诗流看了他的画后说“气度不凡、与众不同”,并邀他去朵云轩画廊办展。谢稚柳大师看后认为其画“观念新,变化多,色彩丰富,线条流畅,笔墨有功夫”,随后即兴题“画苑之英”以示鼓励。著名画家吴青霞观画后则索性挥毫题“落笔烟云,宛若游龙”。

近十几年,他创作了一批山水画,从构图到表现手法都与众不同,这主要来自他的丰富人生阅历和广收博取,精研不辍。他的《黄土情系列》,摆脱了一般山水画家的常用章法,注重山的气势,把点睛之处安排在画的一角,使人感到亲切温馨。再如《蓝色净土系列》,仿佛把我们带入到静谧的月色山影中,匠心独运地创造出一个超远洁净的高雅境界。为使自己的山水画更贴近自然,他多次攀黄山、登华山、上太行、下西南、赴陕北,目识心记,归而写之,深得造化。他作画不重复自己,不走捷径,不尚时髦,所以他的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陆路晴性格豪放爽朗、志趣高迈,对朋友肝胆相照,真诚无限,待人接物潇洒出群,为人处世尚侠仗义。他读书勤奋、泛览各家,常常深夜手不释卷。情趣沁自天性,一切顺从自然,这就是他人生与艺术实践的追求。

(以上由无锡市龙行阁画业公司供稿)

上一篇:楼兰简牍残纸与王羲之书法 下一篇:笔映心迹 墨抒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