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常新:白崇易绘画艺术中的泥土芳香

时间:2022-10-14 11:24:00

常读常新:白崇易绘画艺术中的泥土芳香

摘 要:本文通过追溯活跃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山西画家白崇易的艺术创作道路,从画家生平、文化心理、创作风格、美术作品等角度解读其艺术价值和成就影响。

关键词:白崇易;一滴水;艺术成就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023-02

白崇易是活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位杰出的山西籍画家和美术活动家,他在版画和中国画领域都有出色的创造,同时对本土新兴木刻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巍巍的太行山,滚滚泽河养育了他。同样,在感情上、在艺术追求上他始终情系故土父老乡亲,从艺30多年,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刻画着勤劳的农民群众,以最为真挚的情感反映着群众的生活情况,以强烈的时代厚重感为我们再现火红年代。

一、来自故土的苍茫浑厚

白崇易1932年出生于山西省阳城县南关村,十三岁随堂兄白宗易到太原生活,堂兄靠写写画画、制作海报广告为生,在堂兄影响下,开始学习画画。太原解放后,入山西公学院学习、参加,1949年建国前后在团省委、山西青年出版社、省市新华书店从事美术宣传工作。五十年代,经常在省内报刊上发表连环画、年画等作品。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美术创作,善于抓周围有意义的事物作为创作素材作画,如年画《买年货》,就是描写农民进城买年货,在新华书店选购年画的情景。木刻画《在书店里》反映了农民求知若渴、聚精会神在书架浏览购书。

作为一个贫家子弟,他爱着这苍茫浑厚的黄土地,也爱着淳厚朴实的山西人民。1968年,崇易先生下放回故乡阳城,在基层的劳动,体验生活中,他深深感受到外表质朴、内蕴深厚的黄土地有着一股无限的内在力量和恢宏博大的气魄;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构成的一种水融的感情,一点一滴渗透到他的艺术创作中;家乡的自然面貌、风土人情、战天斗地的干劲,鼓舞了他创作的热情,从而加深了他对家乡的厚爱。在基层农村艰苦劳动之余,除了坚持写生创作,还热情参与了版画培训班,全身心地辅导群众创作,把为地方培养艺术人才当做己任,认真示范木刻版画制作方法,创作了《送饭》、《新手》等木刻画,开创了阳城新兴木刻的历史。数十名业余美术骨干受益匪浅,短期内作出了一批较好的绘画作品。他还经过精心构思,把阳城人民学大寨的十个红旗单位,组合成一幅10平方米的国画山水,用简练的笔墨、丰富的色彩、既表现出各自的风貌特征,又具变化中的集中统一,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地展现了气势磅礴欣欣向荣的阳城风貌,是一幅充满故乡深情的杰作,曾轰动一方,广为传颂。版画作品《秋实》以简练的刀法、明快的色彩,描绘了晋南地区农家小院中农民秋收时的愉快生活场景,《欢笑的山泉》、《太行风光》等作品寄托了崇易先生对故乡水土的一往深情。

二、“一滴水”主题性美术创作

白崇易自幼生活的阳城县,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交界处,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岁月里,人们盼水,找水,给自己祖祖辈辈劳动生息的山庄,取上“押水”“水村”“水泉”、“美泉”等等名字;但是,多少年代过去了,都摆脱不了大自然的摆布。幼年时的他,像许多劳苦大众一样,饱受日寇侵扰和自然灾害袭击,流离失所,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这种生活经历深刻影响着他,使其在日后的创作中更多关注于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以具象、写实风格抒发自身忧患意识,表达对贫苦农民、对家乡父老乡亲的热爱与同情。“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命运遭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喜剧,都蕴涵丰富的艺术价值和现实价值。”

从白崇易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滴水必争》到《滴水归田》到共同合作完成《一滴水》,有关“水”的主题成为他长期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在大灾大难面前的精神面貌引发他的深思,深刻感染着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取向。

1971年,阳城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绩喜人,尤其是白桑乡的“一滴水”工程――当地人民将每分钟流量仅有65市斤的一股小水蓄池灌溉,发展为解决吃水难、浇地难的大水利。对此,《山西日报》报道了先进事迹,提出要“发扬一滴水精神”。这让身为画家的白崇易心灵受到震撼,他因陋就简,利用身边的材料工具,很快刻印出四开大小的三版套色木刻《一滴水》组画五幅。经晋东南地区展览,他又带画到省美协征求意见,省美协主席苏光看了后很是赞赏,提出需充实内容,进一步加工完善。于是,以崇易先生为主,调集阳城璩鸿琪、陕接如、陈荣胜到省城协助,在太原南宫昼夜工作两个多月,重新设计,刻印成1.2米的大型七色版画《一滴水》组画:“水量究竟有多少”、“不能让它白流掉”、“修渠建池蓄起来”、“积少成多作用大”、“小水做出大文章”、“胸怀朝阳向前进”六幅,计20多套,为许多同行所惊羡。该组系列版画,通过表现阳城人民从发现“一滴水”开始,到科学测量、精确计算水的流量,再到设计建设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服务、粮食大丰收、老百姓喜气洋洋为国家送公粮等一系列生动场景的表现,反映了勤劳智慧的老区人民誓夺农业丰收的雄心壮志。整套木刻场面生动逼真,人物形象鲜明,色彩明朗丰富,成为当时山西省选送全国美展的精品。

版画家姚天沐感慨地说:“这套画十分精美,更使我惊讶不已!可说是崇易同志下放生活的切身感受。它反映了山区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有血有肉,入情入理,引人入胜。我特喜欢其中的《水量究竟有多少》这一幅,因为它揭示了当代农民用土办法来科学测量流量数据,拥有这个正确数据,才能着手解决山区农村的水利问题和贫穷落后问题。这一情节的安排和运用,正确反映了作者着眼于从农民爱科学、学科学、兴农业这一变化上做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套画的出现,是崇易先生美术创作思想的一次飞跃。”美展结束后,《一滴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经对外文委选送西欧等地展览。《山西日报》选登并著文予以高度评价,山西出版社以《发扬一滴水精神》为题大幅彩印三万张行销各地, 其余刊物陆续选登,广为宣传,轰动一时,作为版画艺术能够引起这么大的重视实不多见。

从白崇易对《一滴水》的艺术实践探索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基层农村是他创作的最大源泉,也使他对创作的渴望更加强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艺术理想与信念。

三、常读常新的艺术成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崇易先生对培育了他的这块热土和辛勤劳作的人民大众充满了深厚感情。但无情的病魔过早地夺走了他的生命,他也许还远未完成个人的艺术抱负,却为赞美和弘扬故乡人民的“一滴水”精神等诸多方面留下了他宝贵的绘画作品。

作为新中国美术的一位践行者,崇易先生和许多的艺术家一样,用自己的刻苦钻研、默默耕耘,走完自己短暂辉煌的一生。在他30年的艺术实践中,除上述一些作品外,还有反映大寨精神的木刻组画《大战狼窝掌》(与仝献普、张怀信、肖晨、吴清泉、李效龙合作),国画《迎来春色换人间》(又名《润城劈山改河》,与璩鸿琪、刘立宪、赵球合作)、年画《太空高唱东方红》(与璩鸿琪合作)、《贴心话》(与张为之、王秦生合作)等,它们都在当时产生有广泛影响,是山西近现代绘画一大批代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生动地歌颂了新中国农民艰苦朴实、乐观向上的奋斗精神和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塑造出的成百上千个现代农民的光辉形象深受广大农民喜爱,成为常读常新的艺术精品,不会因时代的流逝而失去其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历史时期,艺术家本质上属于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但又是特殊的一部分。他的职责是集中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美,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集中反映劳动人民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艺术趣味,创作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品,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欣赏要求。”崇易先生为了完成这一光荣的职责,通过深入群众,熟悉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包括审美趣味的民族特征),在一次又一次的艺术实践中改造着自己,才能和劳动人民有共同的感受和语言,窥见劳动人民的心灵世界,明确自己的艺术使命。他对文艺政策的执行、释读和创作实践,构成了新中国美术史上丰富多彩的层面,并以最淳朴的方式为我们记录着激情燃烧、勤劳质朴的时代生活,至今仍散发着感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履生.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0.

[2]王明贤,严善.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0.

[3]王朝闻.美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

[4]璩鸿琪.农民画家白崇易.见璩鸿琪《欲为花丛》,晋城市内部资料(2008字第10号).

[5]姚天沐.悼念崇易同志[J].山西美术.1984.1.

[6]”一滴水”的精神[N].人民日报,1973年12月25日第二版.

上一篇:从《纽约时报》杰森事件看真假新闻背后的道德... 下一篇:由“程式”谈山水画的笔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