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武夷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本土课程

时间:2022-10-14 11:08:19

让武夷茶文化融入幼儿园本土课程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的风光素有“碧水丹山”、“奇秀家东南”之美誉,武夷山的茶有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之赞誉。武夷山的“大红袍”、“金骏眉”驰名天下,家喻户晓。武夷茶文化成为民族文化土壤中滋生出的一朵奇葩,茶文化的气息每日濡染着幼儿园的孩子们。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内容很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造成孩子对本土文化认识上的缺乏,这不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更不能更好地实践《纲要》中所倡导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理念。

因此,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武夷茶文化本土课程实践研究。

一、收集资料 营造活动环境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茶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让幼儿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首先应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建立一个丰富的资料库,营造浓厚的茶文化环境,激发幼儿活动的愿望和积极性。课题组教师借助各种途径从宣传部、旅游局、茶叶局、岩茶厂找来了相关的资料:《武夷岩茶》、《武夷茶》、《问茶》、《捕捉岩骨花香》、《岩茶的味道》、《茶叶博览会暨武夷山茶节》、《印象大红袍》等图书和宣传画册;召开家长会,发动家长帮助收集茶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师生一起共同布置我们的活动室――将孩子们收集到的图片、画册张贴在活动室的墙壁、窗户等地方,以便孩子们随时观看;陈列制茶、泡茶流程图、挂历、故事录音引导孩子们讲述:在活动室创设古色古香的茶艺表演区、品种丰富的茶叶展示区、精美绝伦的茶具区,最大限度地拓展教育空间,丰富教育方法、形式和手段,为孩子们提供真实、健康、丰富的成长环境:利用自由活动时间播放有关的VCD和录像资料;幼儿园走廊,过道的墙上张贴着老师们自编的歌颂武夷岩茶的儿歌、绘画作品,整个幼儿园到处洋溢着茶文化气息。家乡的本土文化成为孩子们天天耳闻目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材料和环境的创设,为幼儿了解武夷岩茶提供了一个多元的、长期直接的感知环境,让幼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地品味茶文化的内涵。

二、实地考察参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以陈鹤琴先生的“生活即课堂”为教育理念,实施教育活动,将幼儿带出幼儿园,走进无限广阔的社会中,让幼儿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通过亲自体验获得内心最深的感受,从而主动建构知识。我们组织幼儿到茶园考察,让他们亲眼看一看,看看叶子的外形特征有什么不同;让他们亲手摸一摸,通过手的触摸来比较茶叶的厚薄、质地;让他们亲口品一品,品尝不同岩茶的香味。同时还带孩子们去参观茶厂,看茶叶的制作过程(采茶、凉茶、杀青、炒青、揉捻、烘干、选茶、焙茶),体验茶叶的制作是多么的不容易,每一步都融入精心和汗水,教育孩子们要珍惜茶厂的工人叔叔阿姨的劳动成果。

为了使幼儿进一步获得有关茶文化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我们组织幼儿到中华茶博园参观,参社会实践活动。茶博园里,引人注目的“大红袍”;栩栩如生的“武夷君”、“神农氏”、“彭祖”雕像;茶种多样的“茶博馆”:赏心悦目的“山水实景”、古色古香的“茶作坊”,向孩子们展示了武夷名茶大红袍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特别是观看《印象大红袍》表演后,孩子们兴奋不已、流连忘返。实地考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幼儿将有关茶的零碎经验进行整理,使他们对武夷岩茶的历史、制作工艺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

三、搭建平台开展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向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以区域活动为平台,创设操作区、科学区、语言区、表演区让幼儿自主选择拣茶、称茶、包装茶、推销茶、表演茶艺等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活动,以此加深对茶文化的了解。

拣茶:学习拣茶梗,让幼儿懂得区分茶叶、茶梗和茶片,锻炼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体验劳动的快乐。

称茶:学习识别重量5g、30g、50g、100g,会操作使用天平和电子称,知道相同物的重量天平秤才会平衡的原理。

包装茶:大胆尝试包装活动,能够根据茶罐、茶袋的容量进行包装,培养幼儿认真、细心的好习惯。同时二人一组合作装,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

快乐茶社:推销武夷岩茶,让幼儿了解更多品种的茶叶,帮助幼儿将零散的信息进行归类,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茶艺表演:尝试泡茶、品茶,从中感受泡茶的乐趣,愿意同伴分享。养成做事认真专注的习惯。

四、整合领域开展主题活动

课题组成员针对本土茶文化主题活动缺乏教材这一问题,根据活动需要改编或创编相应领域的教材、使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科学等教育目标都能在茶文化主题活动中得到整合和落实。

活动从组织孩子们到“茶山”采茶拉开帷幕,幼儿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初步了解茶叶的不同特征及种类后,让孩子们聆听《大红袍的传说》、《神农茶叶》的故事,朗读教师们编写的武夷岩茶的儿歌:学唱《茶飘香》、《欢迎你到武夷来品茶》等歌曲,在轻松、愉快的乐曲中表演《采茶舞》;开展“茶水温”的实验,引导孩子们观察茶叶在冷水和热水中的变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开展绘画活动,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雄伟壮观的茶博园、青翠玉立的大红袍,运用剪、贴、画、折制作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茶具:还组织孩子们讨论:饮茶健康话题,让孩子了解茶人们的密切关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整合课程的“资料”中,“茶叶聚会”的故事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并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探究的欲望,为此我们发动家长幼儿共同收集茶制品,在此基础上生成了茶叶制品大聚会的科学活动――孩子们收集了茶糖、茶枕、茶叶蛋、奶茶、茶瓜子、茶香牙膏、茶等茶叶制品,成功地举办了“茶叶制品展览会”。活动中,孩子们争先恐后介绍茶叶制品,给这些收集物分类,品尝好吃的食物,收获不小。最后师生共制“武夷正山小种奶茶”,将主题活动推向高潮。

五、师幼互动 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参观茶博园后孩子们依依不舍的情景一直在我头脑中浮现,我灵机一动:何不引导他们建一个“茶博园”呢?于是我对孩子们说: “小朋友都这么喜欢茶博园,那我们自己也“建造”一座这样的茶博园好吗?“孩子们欣喜著狂,都说:“太好了!”就这样,建构“茶博园”的游戏活动生成了。

建构工作开始时,小朋友们首先碰到的是建构地点的问题,经过集思广益,许多孩子同意将创建地点设在游戏室,地点定下来以后,问题又来了,“要先建什么?怎么建?用什么材料?”我没有急于告诉他们,而是提出两个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展开讨论和思考:茶博园里都有什么?如何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里是茶博园?叶涵小朋友马上想到茶博园里有九曲溪,可以用小竹筒来搭建;马灿小朋友说茶博园里有许多小茶树,小茶树可用幼儿园里的“丁香”枝条来代替。茶树找到了,可把它插在哪里才更像茶园呢?孩子们想出了种种办法,最后吕孟娴说可以用长方形的泡沫块一株株地插栽在泡沫上……接下来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孩子商讨,你想在茶博园里建什么项目?和谁一起建?需要用哪些材料?大家各抒已见,气氛热烈,讨论后,孩子们就分头去找材料:各种纸盒、饮料瓶、插塑和积木、吹塑纸、彩色笔、剪刀……接下来孩子们就开始自由组合,动手建构。在老师的协助下,大门、围墙、雕像、九曲、茶园、茶艺吧等项目相继建成了。

当孩子们纷纷到茶艺吧喝茶时,黄旭锐说:“老师,茶博园里怎么没有吃的?我知道他说是茶叶餐厅,于是就说:“你说的是茶叶餐厅吧,我们是应该建一个。”于是又生成了“茶叶餐厅”的游戏。孩子们说干就干,有的拼餐桌,餐椅,有的用橡皮泥、小茶叶、插花片插成“茶叶套餐”,孩子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茶叶餐厅”。

总之,本土课题研究对幼儿而言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去参观、访问、实验、探索,从而养成爱观察、爱提问、爱思考、爱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意识。在活动中,他们能运用各种形式大胆表达对家乡茶的认识理解,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家乡自豪感,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对教师而言,通过茶文化课题的实践探究,以研究者的身份参本土研究的设计、规划,以实践者的身份进行尝试探索,以旁观者的身份大胆反思和调整,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家长而言,通过参茶文化课题研究,更加了解、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参设计、组织、评价活动,帮助挖掘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拓展了幼儿的学习空间,为教育教学增加了多元的色彩,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园、家长、社区三者的互动合作。

上一篇:提前打好预防针 下一篇:爱捣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