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教育的期待

时间:2022-10-14 10:53:44

我们对教育的期待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涉及人生前途,由不得你不重视。我们那个年代,上学没那么复杂,到了上学的年纪就上学了,该上哪就上哪,学校好像都差不多。上学也是与小伙伴成群结队地走,没有人接送。后来赶上“”,没学上的时候在家里四处找书看,与小伙伴玩各种能玩的游戏,也挺快活。复课后上了一年小学再上中学,初中毕业赶上恢复高中就又升了高中,高中毕业教了几年书赶上恢复高考,就上了大学。这一切,没什么太复杂的,都是我一个人搞定,觉得很自然。

到女儿上小学时,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为了上个还像点样的学校,给女儿转了户口,还交了几千元的赞助费,才到了一座离家不算近的学校。每天接送,很是费劲。六年下来,连女儿都觉得耽误时间不值得,希望能够住校。初高中,女儿凭着优异的成绩考进能住校的,大家也公认的好学校,每周只接送一次,算是没费大劲。比那些依然接接送送还要上各种补习班的学生和家长,女儿和我都觉得轻松,因为没上过那些劳什子班。

考大学时遇上问题了'因为面临着较大的选择。据说,考大学就是为了择业,基本上是为今后的工作乃至人生的前途做出抉择。这问题就有点严重,需要慎重考虑。周围的亲朋好友主意蛮多,不外三条:一出国,二外地,三在京。我有点乱了章法,就这么一个女儿,若是有那么两三个,还可以分配―下,各处都可以去去。但只此一个,必须选择。最后,问女儿的意见,她说,这三条都不行,她要考香港的学校。我一听,乐了,好主意,既不是国外也不是内地,符合我那个不要老在一个地方,最好南边呆呆,北边呆呆的原则。离我不太远,又能受点非内地的教育,挺好。于是,她去了香港读书。

我在这细细碎碎地说我们家这点事,是因为在中国千万个家庭都会遇到与我家一样的事,我和女儿两代人所受的教育,基本上代表了近50年中国教育之一斑。我们那个年代,上学、工作无需家长操心,自己全部搞定。现在不行,我的女儿算是不嗦罗嗦的,没太用心。但看看周围,特别是再下一代,上学、工作越发成为家长的事,越发需要家长八仙过海。

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国家。“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融化在中国人血液中的理念,读书总是能给人以希望,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即便在读书无用的“”年代,仍然有莘莘学子没有忘了读书。因此,当1977年恢复高考时,千万个学子带着千万个家庭的希望,涌向通向理想的考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盛况空前。

我们不想说也不愿意说现在的教育有什么问题,而希望说我们对教育的期待。我们期待一个上学不用走很远的路、水平相当、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都配备着优质老师和先进设备的学校;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不必每天做那些永远做不完而又没什么用的作业,可以不必为了考试而上那些费时又费钱的补习班,能够多一些时间读些闲书,多一些时间花在运动场上,个个孩子看上去精力充沛,健康阳光,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雄心,时刻准备着,憋足了劲为建设祖国做贡献。如果我们的下一代都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何愁国不强,何愁不能立足于民族之林、世界之林?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为了这个理想,我们首先要从脚下做起。2010年启动的《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只要我们做,总是离期待的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我们期待着。

上一篇:公案里的奇妙世界 下一篇:中国大法官:梅汝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