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下的经济新常态

时间:2022-10-14 10:43:58

依法治国下的经济新常态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次会议将会给中国带来历史性的变革,中国经济也会迎来新常态。

关键词:依法治国 改革 城镇化 产业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064-01

新的时期,我国经济依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迎来更多的是机遇,将会带来经济的又一次腾飞。

一、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问题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发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 的发展,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环境有待改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自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经济增长率为7.4%,而政府年初设定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左右。我国经济从10%左右的高速向目前7.5%左右的中速转换后,许多矛盾和问题更加显现出来。

首先产能过剩将制约我国经济的回升。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地方政府盲目上马项目,导致我国很多行业产能过剩。其次财政金融风险增加。自2003年以来,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所谓的“三过”,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1]

再次企业运营成本上升。近年来来,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负增长,企业实际生产成本显著提高。

2.环境、能源压力增大

我国经济三十多年飞速发展,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监管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大大地透支了环境和能源的承受力。许多新项目上马前,环评机构往往不得不屈从于地方政府权力,做虚假环评甚至不做环评。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

3.经济改革充满阻力

深化改革需要面对来自于利益集团的挑战。总理在记者会上曾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今年不仅是中国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许多的改革方案都在制定出台之中。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方案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即得利益集团的顽强抵制。这些即得利益集团,不仅有来自于财富分配不公领域的,也有来自于权力分配不合理领域的,不仅有来自于经济基础的,也有来自于上层建筑的,不仅有政府与企业关系不顺的,也有政府与市场关系不顺的。[2]这些阻力,既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也会对深化改革形成强大的阻力和挑战。

二、依法治国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需要挖掘内部的潜力,这种潜力除了市场外,更有社会治理。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必须有严肃健全的法制作为保障,否则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就会遭到破坏,任何经济活动都难以健康有序地进行。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高度发展,越要求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也是伴随着大规模的法制建设,从而使资产阶级法治得以实现。市场就好像竞技场,运动比赛都有规则,企业在市场上竞争也必须有规则,这个规则就是法律,为了使国家制定颁布的法律更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使依法治国中的“法”更加完备,迫切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应由四大块组成,即市场主体、市场行为秩序、市场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三、依法治国下中国经济将迎来新常态

1.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我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内需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从投资看将带动数万亿元的综合投资,从消费看将带动上千万农民进城,一年可直接拉动上千亿元的消费, 会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动力与活力。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的利益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关于土地、房屋、户籍、就业等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效解决,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只有健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法律体系,用法律约束政府,保障公民权益,才能使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行。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产能过剩、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金融、能源、信息等垄断型企业要实施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让我国的发展更多的惠及民生。但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仅涉及到重大的国计民生,而且会受到利益集团的抵制。如果不能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到要加强重点领域的法律建设,因此我们在产业调整中,要以法律作为保障,通过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监督。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让产业结构更合理、市场竞争更公、人民能得到实惠,以及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深入金融改革,激发经济潜力

金融体制改革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有序放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和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建立统一、全面、共享的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制订金融统计管理条例。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秩序、加强监管、坚守底线,切实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29.

[2]中国经济将临四大挑战:改革需面对利益集团挑战[N]. 中华工商时报,2014-1-15

上一篇:新闻记者如何做好重大新闻事件策划报道 下一篇:微软Office 2010带给我们的五个安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