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为何打断记者的提问

时间:2022-10-14 10:28:27

【前言】卡特彼勒为何打断记者的提问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在现场,我只说到这里就被打断了;其实,我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说完。 回来之后,我一直琢磨这个事情,越想越觉得有意思,略做分析如下,和各位朋友分享。 首先,从公关策略上讲,卡特彼勒打断记者的提问,好还是不好? 不用说,从社交礼仪上看,是有些不妥,这么急匆匆...

卡特彼勒为何打断记者的提问

“此前,我们已经对此进行了公告,目前事情正在深入调查中,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实在没有具体的答案。好,下一位!” 3月26日,卡特彼勒新闻会现场,记者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强行打断,话筒随即被拿走了。

Oh my god!What's going on?就在会开始之前,还有名记者问卡特彼勒工作人员“是否可以问敏感问题”,并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怎么突然间……?!

其实,如果不是卡特彼勒反应得这么强烈,我都没有意识到原来自己问到了一个“敏感问题”,在我看来,它只是比较有意思、而我又实在百思不得其解而已;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卡特彼勒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欧博赫曼(Douglas Oberhelman)、全球总裁爱德华・莱普(Edward Rapp)、中国区总裁陈其华等一众高管都在,我怎能错失良机?

我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

2011年,年代煤机是一家净利润为负的亏损公司,卡特彼勒为何愿意花大价钱收购它?其次,年代煤机的销售收入仅16亿元(加存货约20亿元),怎么会造成36亿元的非现金商誉损失?再次,……

在现场,我只说到这里就被打断了;其实,我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说完。

回来之后,我一直琢磨这个事情,越想越觉得有意思,略做分析如下,和各位朋友分享。

首先,从公关策略上讲,卡特彼勒打断记者提问,好还是不好?

不用说,从社交礼仪上看,是有些不妥,这么急匆匆地强行打断别人的话,让人联想到卡特彼勒一贯的强势作风,有种不愉快的感觉。然而,从效果上看,卡特彼勒这么做倒也符合其自身利益――当天下午,就有媒体以《卡特彼勒称四维机电财务造假事件仍在调查》为题(郑州四维机电是年代煤机全资子公司),进行了报道――仅仅两个问题,就已有此反响,如果让记者把话说完,把有疑问之处一一剖析,那在卡特彼勒看来可能将是“不可预知”的后果。这么看来,卡特彼勒(中国)政府及企业事务副总裁孙晴女士的“挡驾”,还是符合其职业素养的。

这不,卡特彼勒的全球老大都出来力挺了。“她(孙晴)刚才给的回答也是我想回答的。我想在此聊聊为什么我们对中国的地下煤矿这么感兴趣。在中国扩大煤矿生意是我们的利益所在。我想你也知道中国的煤炭业蕴含的商机很大,煤炭给这个国家提供了高度的发展动力,作为世界采矿业的领导者,我们必须在中国市场上高调出手。”道格拉斯・欧博赫曼所说的“高调出手”,应该就是指卡特彼勒以50多亿港元收购年代煤机一事(到目前为止,以后会不会有更高调的就不得而知了);数月之后,就爆出因郑州四维“财务会计不当行为”,进行5.80亿美元(约36亿元)的非现金商誉减记――这正是我打算问的第三个问题:

卡特彼勒称郑州四维的“不当财务行为”涉及虚构存货、收入确认不当等,但为什么后来没有公开宣称调整这些会计科目,而是进行商誉减记?

“我相信您所了解的这些细节公告中都有,我们今天没有更多细节提供给大家;一旦有了进一步的信息,我们会通过渠道第一时间和朋友们交流。”孙晴的这个回答,让人更加好奇:假如我所说的都已经公告过了,干嘛还如此紧张?(事实上,我对年代煤机财务数据的了解,自然超过其公告中的内容。)莫非说,连公告是“被要求”才的,卡特彼勒自己并不愿意声张此事、只想“悄悄过去”就好?

在《中国机电工业》2013年2月刊上,我曾写过《究竟是郑州四维故意欺诈,还是卡特彼勒误判形势》一文,后来,还与多位企业界朋友交流、探讨。其中,有一位企业家朋友,他所执掌的公司也曾进行过多次海外并购,说:我们倾向于把商誉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即尽量避免在收购时付出过高的溢价导致商誉过大,以免因为对行业形势了解不充分出现误判,这样也是对公司股东负责,比较稳妥(战略性收购除外);其次,虽然商誉在确认以后,企业至少应当在每―会计年度期末对其进行减值测试,但如果被收购企业一切运转正常未出现减值迹象,商誉减值并非是必要的――除非,当初支撑收购者支付溢价的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而导致商誉减值势在必行,比如,行业形势突变、重大客户流失等。

早在1月19日,卡特彼勒的确过一则有关郑州四维的新闻稿,其中表示,此番约 5.8亿美元的商誉减值损失,使其2012财年的每股收益下降0.87美元。随后,在一则有关2012财年业绩的公告中,再次重申此事。至于为何进行此商誉减值的具体原因,则一直语焉不详,难以令人信服。

“今后,你会看到我们在采矿业中的份额会越来越大,你会看到我们的生意会围绕煤炭开采,以及其他能源开采展开。中国需要更多以及更高效的能源,我们也想在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大力参与其中。”道格拉斯・欧博赫曼的回答依然充满愿景,但却让人觉得避重就轻、毫无营养:对,能源行业是很有前景,并购年代煤机不是战略判断失误,so what?尚德进入的太阳能领域也充满希望,结果呢?

道理很简单:即使前景是光明的,道路也会有曲折的时候。

卡特彼勒不是不明白,它大概只是不愿意承认错误,以免损伤其“高大全”的伟岸形象吧,呵呵。■

上一篇:柑橘类副产物在乳化香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下一篇:能源变革或促重卡行业洗牌:得LNG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