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节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4 10:21:30

幼儿园节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

【摘 要】 节日和节庆活动是一种教育资源,要合理利用开发。要经过二次开发,成为有效的节日教育课程。节日课程建构必须从幼儿生活出发,把握节日和节庆活动中的情感要素。节日教育活动的实施必须注重与当地文化、家长和社区等几个方面的结合。

【关键词】 幼儿园 节日课程 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节日是一种节庆,更是一种文化。节日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交融。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的日益加快,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节日活动和节日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些传统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的同时,来自的西方“圣诞节”等也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其中大部分节日都为孩子们所喜爱。

从教育的角度看,节日和节庆活动既是重要的社会生活内容,也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节日是对幼儿进行优秀文化教育的自然契机,节庆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文化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成为蕴涵丰富教育内容的有效载体。如果利用得当,充分挖掘节日中的教育价值,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的幼儿园教育资源,建设适合各地、各园特点的本土化、园本化节日教育课程,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园特色发展。

1 节日资源要经过二次开发,才能成为有效的节日教育课程

课程的建构应满足每个幼儿发展与学习的需求,必须与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现有发展水平和学习活动特点相适应,能够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过程和学习过程,才能使节日和节庆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喜欢、促进其快乐主动发展的教育资源。

所有教育课程的建构都必须把幼儿的兴趣培养和发展需要放在首位。节庆活动也是如此。开展节庆活动,就是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的兴趣,贴近幼儿的情感体验。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中的节庆活动,既要考虑到对幼儿的情感教育,更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育和认知特点等因素,设计相应的、不同于社会和成人的活动组织形式,才能真正让幼儿通过节庆活动体验,学习感恩,学习关心别人,学习表达情感。

我们都会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孩子的兴趣、经验,并考虑与幼儿需要相支撑的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需要来设计活动。因此,幼儿园节日课程的建构,必须从研究每个节日和节庆活动的内涵、形式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特别是情感教育的相关度入手,寻找、发现、加强节日和节庆活动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联点和互动机制,将节日和节庆活动变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优质资源和课程,真正从幼儿的需要、兴趣出发,围绕节日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广泛的空间。

2 幼儿园节日课程建构必须从幼儿生活出发,把握节日和节庆活动中的情感要素

教育必须从幼儿的生活和生活经验出发。幼儿的知识经验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具体的生活教育环境。节日和节庆活动能否成为真正的教育资源,取决于其与幼儿生活经验的相关度,取决与其中在形式、内涵方面对幼儿在生活中参与的可能性、可行性、匹配度的高低。面对当前大部分节日和节庆活动都是面向成年人的实际,我们如何幼儿的视角,通过改编、创编等,体现节日和节庆活动中的儿童文化内涵和组织形式方面的儿童化色彩,使得节日和节庆真正成为幼儿美好的生活体验和经历,是节日教育资源开发和课程构建中的重要问题。

在节日和节庆活动中,情感体验、情感教育是首要的教育发展目标。“节日”本身蕴含着特定的情感内容和情感导向。对幼儿而言,我们更应该追求积极的情感教育目标,给幼儿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如当春节到来的时候,围绕春节这一华人共同的喜庆、团圆的节日,就应该让幼儿去体会家的含义、体会对希望的憧憬盼望、体会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团聚的幸福感、体会每个人为幸福家庭所做的每一件件小事中获得的满足感、荣耀感。

3 幼儿园节日教育活动的实施必须注重几个结合

一是与当地的文化传统、文化环境相结合。体现节庆活动的乡土化、园本化。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诸多的节庆活动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为同样的节庆活动注入了丰富的乡土内容。幼儿园节庆活动的组织,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和本园实际,凸显节庆活动的乡土化和园本化色彩,更好地做好文化传承,让幼儿感受、享受文化的博大与包容。

二是与有针对性的幼儿活动组织相结合。节庆活动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具体、真实的活动体验。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成长,才符合幼儿的特有身心发展规律。如“母亲节”庆祝活动,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给妈妈说几句话,而是要通过或者自己单独给妈妈做件手工,或者亲子共画一幅画等简便易行的情感互动活动,才会让幼儿对节日内涵有自己的体验,在节日体验中实现自己的成长。

三是与家长和周边社区相结合。大部分的节庆活动都是较宽范围、较广区域的社会活动。广大家长和周边社区的积极参与,既是节庆活动本身的要求,也是家园一起、社区一起,组织好节庆活动、通过节庆活动搞好幼儿教育的必然要求。节庆活动也是家园共育、幼儿园教育融入社区发展的有效载体。如在每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中,对这一幼儿自己的节日,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共同参与节庆活动的意愿较强。这个节庆活动的组织,就必然地有幼儿园、家长、社区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由传统的幼儿为大家表演节目等,改为现在的由老师、家长和其他关爱幼儿的人士通过组织游戏活动、为幼儿表演节目等,共同让幼儿真正感受、体验、拥有节日的快乐。有的幼儿园更是做了大胆而有效的改革,由大班幼儿在从本园毕业的小学低年级“校友”指导下,自主拟订庆祝活动的项目和内容,使“六一”真正成为了自己的节日。

四是与周边社区资源利用相结合。周边社区资源也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重阳节”教育活动,就必须借助于周边社区资源才可以进行。需要幼儿园与周边的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养老院、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等充分沟通、合作,取得具体支持,才能搞好这一节庆教育活动。

要搞好幼儿园节日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课程观和儿童发展观,必须因地制宜、因园制宜,丰富形式,注重实效,才能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下一篇:非洲教育危机:在学校,但不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