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创新为目标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时间:2022-10-14 10:20:50

以教育创新为目标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摘 要 随着市场竞争方式的变化,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在发展,怎样更好地用工程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实际运用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顺应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材,建议将工程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整体框架下进行,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提升学生的工程职业能力。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Economics Curriculum which Takes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s the Goal

YUAN Li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way of market competition, the theory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develops, and how to better use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to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 employer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students'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capabilities, to meet market demands, train applied talents, we recommend that economic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works on the building un4der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discipline i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emphasizing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Key words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objects; teaching methods and ways; professional ability

0 引言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经济平台课程中的工程经济学,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技术问题,它为后续课程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效果的定量分析方法,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将工程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整体框架下进行,研究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社会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确立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具有项目经理和注册造价师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工程管理专业的同学在本科毕业之后可能会有多种选择:狭义的工程管理、工程咨询、造价管理、工程监理以及考研,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工程经济学的运用,对工程与经济结合的理解以及领悟则是他们执业的首要要求。在我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的执业资格考试中,工程经济学是必考的、通用的一门基础课。为了学生从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必须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由此,我们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应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组成,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提升学生的工程职业能力。

2 改革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以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及学习兴趣,根据本科教育特点及教学时数,改革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思想上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

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上选用优秀教材,以教科书内容为主,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

在课程讲授上,具体教学内容参考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及国家新的规程、规范,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把握求职竞争的先机;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对课程主线进行设计,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归纳、总结形成讨论题,以讨论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课程要点、难点的讲解,图形图表及案例资料的演示,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以保证课程讲授条理清晰、信息量大;而公式的推导、推理过程等一般采用板书方式,以便学生主动思考,参与推导过程,帮助加深理解。总之,本课程的讲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具体授课方法和手段的确定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原则。

3 制定与提升学生的工程职业能力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应确定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组成,组织对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进行编写,集中力量将教师多年参加的相关科研项目整理、简化、编制成适应学生设计的工程背景资料,建立课程设计选题资料库;力争使学生进入一个开放式的工程实际情景中,学会从设计题目入手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及数据处理,掌握具体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估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前期决策中核心问题的综合能力。

4 注重理论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环节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本课程从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重点讲授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把较为抽象的工程经济原理用具体案例表示出来,以加强现实感,便于基本知识点的贯通和综合应用;在课程设计中,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强调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课程设计等有指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训练,为学生在随后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从事相关的专业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鼓励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参加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增强素质,提高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横向科研项目的辅助研究工作,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点、独立分析实际问题、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5 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建立多层次的学习、交流和互动平台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建立课程教学网站,将本课程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教案、电子课件、经典例题、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指导及背景资料库等教学资源上网,并通过答疑、E-MAIL进行讨论和意见反馈,有助于解决学生预习、复习、自学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方式。缩短同学与教师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同学们的疑问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同时在教学网站上提供系列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研究论文和研究网站供学生阅读。

教学资源上网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学,以及由于课堂信息量大给学生做笔记带来一定困难等问题,并有助于形成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健康发展的机制。

6 总结

随着市场竞争方式的变化,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在发展,新的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的优化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毕业学生出口状况及教学计划形成自己的特色,将工程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整体框架下进行。

(1)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研究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组织论证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以达到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把握求职竞争的先机。

(2)研究工程经济学课程特点,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课程主线进行重新设计,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3)实现传统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上习题课)和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网上答疑等)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建立多层次的交流和互动平台。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教研项目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袁丽,冯静.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强化途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3(11):301.

[2] 曾淑君.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3(2):129-130.

[3] 江新,李琦,张巍.“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实践需求导向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114-115.

[4] 崔彩云,柳锋,何燕.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研究[J].科技信息,2012(33):21.

上一篇:某独立院校普及24式太极拳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 下一篇:底特律唤醒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