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生物课堂教学春意阑珊

时间:2022-10-14 08:55:39

生活让生物课堂教学春意阑珊

摘 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深度和了解广度,还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生物知识,促使他们运用所学到的生物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检测;生活化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广大一线教师要切实紧密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与现实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大胆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实践探讨活动。所谓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通常来说,主要是指立足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突显学生所生活的实际生活背景,择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化素材,为高中生物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加

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生活就是教育,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必须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消化,切实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于一体,设法将教学内容通过巧妙的技术处理,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升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度,增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生活气息。

例如,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提取的相关现象和典型实例,让学生从课堂一开始就清晰地感受到教学内容与自己所处的生活息息相关、密切相连。

比如,在有关“生态系统的流量流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假设故事,假设某一群在海洋上漂零的人们有一日流落到某一荒岛上,此时,他们手中只有一些玉米和一只鸡,请同学们帮助他们抉择先吃哪一个?由此创设课堂教学导入,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知识进行思考,从而感受到生物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发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探究欲和求知欲,促使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更具生机和活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运用生活即教育,教学方式生活化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让学生明白运用生活来教育的道理,给他们思想深处烙下“运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就此,教师必须积极适应时代的需求,加强教学方式的研究与探索,积极实施生活化教学方式。

例如,教师在实施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构建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通过引入让学生愿意、乐意参加的小品、抢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以此来展现教学中的生物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细心分析,不断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

三、为了生活而教育,教学检测生活化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认知到生物知识来自社会实践,还要让学生明白人们获取生物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与此同时,增进人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而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表明,将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不仅有利于检测出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情况,还有利于指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当中。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以生活的眼光观察和理解生物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将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当中,提高他们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知光合作用将给农作物生产带来收益,让学生引导农民提高农作物增产,提升农作物生产品质。又如,在“遗传变异”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认知某些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社会宣传,自觉根据遗传病发生规律指导人们解决某些遗传病发生的问题,比如,近亲结婚容易产生各种奇怪的遗传病,由此帮助人们解释“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的依据。

综上,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教学生活化更具重要意义,源于生物学科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以生活化的视角去审视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和标准,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厚实的文化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潘诚慧.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浅析[J].广西教育,2013(7).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盘湾中学)

上一篇:灿烂在课堂上的阳光 下一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