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防治“小金库”策略

时间:2022-10-14 08:42:35

运用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防治“小金库”策略

摘 要:国家在2009年专门下发了关于治理“小金库”的相关意见,开展“小金库”的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对会计工作的实践发现,“小金库”的治理是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只要建立起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就能将这一现象予以有效的控制。本文重点从“小金库”产生的原因以及途径入手,分析了如何进一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的会计工作提供重要的启示,令我国的社会发展变得更加美好。

关键词:内部控制;外部监督;小金库;控制策略

采用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对“小金库”的现象加以有效的控制,这一方法的运用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在双管齐下的作用下,可知对“小金库”防治工作势在必行。本文重点从“小金库”产生的途径以及原因入手,进而分析了如何通过将内部的控制制度加以完善对“小金库”的现象予以防治,进而在外部监督管理中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社会中面临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今后的管理与防治得到一定的启示。

一、“小金库”产生的原因以及途径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小金库”之所以会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其表现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一旦发生“小金库”的现象,那就说明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应该予以严厉的处理。对于“小金库”的认识,主要是对没有纳入单位账簿中的资金而言的,其中还包括有价证券等,对于小金库的产生,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的。一是进行了违规的收费与罚款活动,随意的将收入进行摊派,二是在没有经过允许的前提下将资产进行了处置,并且收取出租费用,三是以会议费、劳务费等名义收取了没有得到规定的费用。四是在收取了经营费用后,却没有将其纳入到指定的账户中进行核算,五是设置了虚假的情况,然后将资金转移了出去。还有两种情况是通过虚假发票为主要途径将资金进行套用以及上下级单位之间设立了“小金库”而进行资金的转移。

正是因为“小金库”的设立,使得的现象愈发严重,并且滋生了腐败现象,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都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在国家加大力度进行治理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对当前“小金库”的现象加以有效的制止,这样才能确保有效的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笔者认为,之所会出现上述的问题,主要的原因为以下几点。一是没有对内部进行有效的控制,部分管理规章制度只是局限在形式方面,而并没有真正的将其深入发展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所以使得部分人员对“小金库”产生的危害性影响存在漠不关心的态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令会计工作的基础存在松懈的状况,同时也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准确性。另外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也缺少必要的监管,基层财政部门的人手不足,更不必说配置专门的财务监督人员了,所以造成监督管理的任务根本无法实现,因此也就为“小金库”提供了滋生的环境,并且长期没有得到严格管理的基础上,这种势态正在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

二、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抑制“小金库”现象的发生

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建设好内部控制制度。近几年,我国对各个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严格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曾经出现的违法乱纪现象加以遏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相应的预防制度,并且对失控环节加以更加突出的管理与预防,重视起自控重点,例如在主要业务的管理中,只有经过授权以及审批等过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如果存在职务不相容的状况,那么就要将其分离出来,保证各个职务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又如针对大笔的资金项目,建立起了相应的财务公开制度,这样在面对大笔资金支出时,只有通过联审联签的方式才能得以实现,这是一种双重保障的预防措施。上述的这些做法是在科学有效的基础上实现的明确的分工,杜绝为“小金库”创设滋生的条件。

其次,是要对内部的控制环境加以进一步的优化,令人们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加以重视。只有保证相关人士在责任意识方面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才能对内部进行有效的控制,建立起相应的保障机构,为各项工作起到保障性的作用。同时,在对各个层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意识到建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在各个岗位上的职工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义务,从思想上提高相关领导以及财务人员的认识,这对于防止“小金库”的现象是极为重要的。

第三,在会计工作中,还应该重视起对财务的监管工作,明确会计行业中所具有的监督职能。《会计法》中明确的规定了会计以及相关岗位应该开展的工作,并且对会计行为加以明确的规范,在明细账以及备查账方面加强了建立,并且对财务监管工作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重视其中几个重要的环节,例如物资采购、财物保管等。同时,只有财务管理人员在思想道德上重视起相关方面的教育,才能对监督管理职能予以重视,从而在根本上对“小金库”的现象进行有效的抑制。

最后,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重视起对会计预算中的刚性约束,只要是制定了预算制度后,便不能随意对预算进行增加,尤其是要重视起超额预算的现象,这种情况会令公共财政的性质发生变化,使之成为“小金库”滋生的主要途径,所以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体系,才能解决过去财政管理中经常被忽视的“两张皮”的现象,经过对预算的严格控制以后,不仅可以对预算加以合理的控制,同时还能避免暗箱操作的现象发生。

三、从外部监督入手加强对“小金库”的管理

首先,“小金库”现象具有多发、易发以及高发的特点,所以为了有效的控制这一现象的发生,不仅要在内部控制方面多加关注,同时也应该重视起外部的监督。应该重视起对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只有从过程中加以严格的监督与管理,才能将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部位得到有效的控制,针对一些有苗头、有倾向性的问题,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对其加以防治,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必要的情况下,令财政收支保持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只有经得起监督的财政收支才是正规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金库”现象的发生。

其次,要将监督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而不只是单纯的停留在表面。监督单位需要制定出明确的管理制度,例如货币资金的管理、对外投资的管理以及票据的管理等,在制定制度时,应该建立在国家的相关规定基础之上,需要满足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有违章的现象,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加以处理,从而起到遏制“小金库”现象的发生,而不只是将制度的落实停留在表面。

第三,调整工作思路,转变监督机制和监督方式。在监督机制上,从侧重事后检查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转变,将监督关口前移,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监督,关注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大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在“小金库”的监督检查方式上要从单一的运用专项检查向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转变,并做到监督检查与回访、调研等手段并用,发现问题、健全制度、堵塞漏洞。

最后,集中财务监督力量,左右互动、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治理“小金库”的实践告诉我们,治理“小金库”的是一项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要想根治“小金库”就必须整合监督力量,改变过去监督人员各自为战、独木难支的状况,财务、审计、监察、组织等部门要建立起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一盘棋,同唱一首歌”的局面,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通过协调配合、信息共享、协同执法、协同办案等多种有效方式,形成监督合力,以遏制“小金库”。

四、结语

随着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日趋深入,从源头上对“小金库”的滋生发挥了较好的遏制作用,但“小金库”也呈现出许多新变化和特点,形式也更加隐蔽。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双重并举的工作方式,这应该成为预防和治理“小金库”的有效之举。

参考文献:

[1]洪秀英.四项措施建立“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J].财政监督,2010(23).

[2]武健.多招并举综合治理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J].财政监督,2010(17).

[3]闫瑞静.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农村科技,2016(06).

上一篇:西番莲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实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