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盗窃犯罪被害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14 08:18:58

大学生盗窃犯罪被害调查报告

[摘要]校园内外的盗窃犯罪,给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掌握大学生遭受盗窃犯罪侵害的实际情况,了解大学生财物损失后的心理和需求,分析大学生盗窃犯罪被害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学生、学校和社会更好地开展被害预防和被害救济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盗窃;被害调查;被害预防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遭受盗窃犯罪侵害的实际情况和态势,笔者于2007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北京市某高校内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就本次调查的情况作一分析。

一、调查方法与实施

以往有关大学生和盗窃犯罪的研究,更多的是将大学生作为盗窃犯罪行为的实施者进行分析,包括大学生盗窃动因、心理特征等问题。与之不同,笔者试图从被害人的角度解读盗窃犯罪问题。参照联合国区域间犯罪与司法研究所的国际犯罪被害人调查问卷和我国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编制的公众安全感调查问卷等,我们编制了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了解当前大学生遭受盗窃犯罪侵害的程度、被害原因、被害心理以及被害需求等。笔者选取了北京市某高校为具体调查地点,随机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95.6%。该问卷共30题,前29题为封闭式问题,最后一题为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开放式问题。全部有效问卷用SPSSfor WINDOWS分析软件作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1、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

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男生87人,女生85人;其中18―25岁107人,26―35岁65人;本科生98人,硕士生74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的134人,501元以上的38人。

2、被害人的基本情况及被害率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2006年共有64人遭受盗窃犯罪侵害,被害率为37.2%;其中女生30人,被害率为35.2%;男生34人,被害率为39%。在被盗的学生中,共有2人的财物被盗两次。

3、易被害群体分析

被害人学的研究表明,性别、年龄、收入、学历等这些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行为特征可能成为易于被害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易被害因素的个人、群体是大量存在的。易被害群体,是指那些由于自身具有某些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特征而容易受到犯罪侵害的个人构成的群体。通过SPSS for WINDOWS软件对本次调查分析得出,他们的人口学特征与被盗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性别与被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027;年龄与被盗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70;学历与被盗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37;月收入与被盗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34。可见,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与被盗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密切。这主要是因为,本次问卷调查是以在校本科生、硕士生为调查对象,而这些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并不大,生活方式相近,且较为简单、有规律,易被害群体的特征并不明显。

(二)被害时间

1、被害时间:

通过对大学生的财物被盗时间进行统计发现,春季发生23起、夏季15起、秋季19起、冬季9起。其中具体时间为:下午8:00―12:00共发生14起;12:00―14:00共8起;14:00--20:00共26起;晚上20:00--24:00共18起。

2、易被害时间分析

易被害时间是指被害事件的多发时间。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活动规律,因而对犯罪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即犯罪人总要尽力选择他们认为最为有利的时间犯罪。从季节上看,在夏季发生的案件比较多;从时间上来看,诈骗案件大多发生在白天。在本次调查中,如图1―1所示,春季、秋季、夏季发生的被盗案件较多些,冬季发生的被盗案件较少些。这主要是因为,春季和秋季为一个新学期的开始,一是这时的学生都比较“富裕”;二是新生从相对封闭的高中到了较为开放的大学,好多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给犯罪嫌疑人以可乘之机。在夏季,一是学校宿舍比较热,午睡和晚上休息时,许多学生将寝室门打开,此时入室盗窃发生率高;二是6、7月份是各个高校毕业生离校时间,这时宿舍管理相对较松,各类人员比较复杂,容易发生盗窃犯罪。在具体的时间分配上,被调查大学生的财物损失主要发生在下午14:00到和晚上24:00之间,而在夜间没有被盗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的作息时间作出规定,一般在晚上24:00点之前关闭宿舍楼门,基本上杜绝了外来人员作案的可能,而且此时,宿舍成员都已回寝室,同学作案几率也大大降低。

(三)被害空间

1、被害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区(57起);具体被害地点是:学校(25起)、街上(16起)、公交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15起)、车站(6起)和商场、饭店等室内公共场所(4起)。

2、易被害空间分析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被害的重点区域。易被害空间是指被害人容易受到犯罪侵害的空间,包括易被害的地区和易被害的地点。易被害的空间因犯罪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对本次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在校大学生的被盗主要发生在市区,主要的被害地点是在学校内。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度过的,因此,在学校内发生被盗的次数最多。通过对在校园内被盗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得知,教室、食堂、图书馆和宿舍是他们财物的具体损失场所。除了在校园内发生的财物被盗外,在街上和公交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被盗也较多。

(四)受损财物、价值和报案情况

1、受损财物主要有现金、手机、自行车、衣服、u盘、MP3等。

2、被害学生中55人没有报案,9人报案,其中有6人到学校保卫部门报案,有3人到公安机关报案;55名学生未报案是因为受损财物数额小,不值得(27人)、怕麻烦(23人)、担心破不了案(7人)、其他原因(4人)。

3、报案情况分析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报案是被害人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被害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愿向公安机关报案。被害人有案不报,不仅使得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而且也是造成犯罪黑数存在的原因之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社会治安真实状况的了解、对犯罪现象的研究以及刑事政策的制定。盗窃犯罪是常见、多发的犯罪,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其犯罪黑数问题比较严重。在本次调查的64名被盗大学生中,只有9人到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报案,报案率为14%。其他55名未报案的学生中,有27人认为被盗数额小、不值得报案,有23人选择的是怕麻烦。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被盗财物价值与报案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被盗财物价值与报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72,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被盗财物价值越高,被害人报案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面,报案机关应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五)被害人心理、被害人需求和被害影响

1、被害人心理分析

被害人心理就是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在被害过程中的心理。从心理范畴上看,包括被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社会心理。从被害发展过程看,包括被害人在被害发生前存在的被害心理危机,被害发生时的心理状态,被害发生后的心理表现等。由于盗窃犯罪是犯罪人在被害人未察觉的情况下将财物秘密窃取,使得被害人有时甚至不能及时发现财物被盗,鉴于此,本文只探讨大学生在财物被害后的心理表现。在被调查的被盗大学生中,有39人选择了“愤怒”,即自己的财物遭受犯罪人的无故侵害,对被盗事实无法接受;17人选择“破财免灾”,认为“吃亏是福”、“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以自我安慰;有16人选择“焦虑”,此种心理往往与被害人的个人特征有关(一般来说,女性感情丰富而脆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13人选择了“无所谓”,这主要和经济状况、受损财物价值有关,经济条件较好、被盗财物价值较小,被害人的心理压力可能较轻。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这些情绪更多的是指向加害人(31人),还有自己(16人)、社会(7人)和亲友(6人)等。这些不良情绪,尤其是愤怒和焦虑,如果被害人自己不能及时排解,其亲友和社会也无法为其排解。

2、被害人需求

不同类型犯罪的被害人有不同的需求,同一犯罪类型的各个被害人也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一般来说,被害人的需求主要包括安全上的需求、经济上的需求、心理上的需求、医疗上的需求、法律上的需求等。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被盗大学生在财物受损后的第一期望,即其最主要的需求情况是怎样。通过统计发现,大学生被害后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加强社会治安、惩罚加害人和获得赔偿三个方面。

3、被害影响

(1)调查结果:财物被盗遭遇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程度。

(2)被害影响分析

犯罪行为给被害人产生的影响,与犯罪行为的恶劣程度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犯罪行为越恶劣,给被害人带来的影响越大。在盗窃犯罪中,被害人的财产受损遭遇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主要是由受损财物价值决定,即受损财物价值越高,对被害人造成的影响越大。大学生还处于求学阶段,没有直接的经济来源,虽然有部分同学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主要是靠父母资助和国家补助。在被调查的64名学生中,只有5人认为被盗遭遇没有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而8人认为财物受损对其学习生活影响很大,其他51人认为有一些影响。因此,学校、社会应该关注大学生的被害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六)被害原因

被害原因是指促使被害人受犯罪侵害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可以分为个人原因、社会原因、环境原因等。深入分析被害原因,可以为治理犯罪、预防被害指明方向。在本次调查中,有28人认为主要是自己不小心使得财物被盗;有23人认为是社会治安不好;有11人认为是加害人的恶意造成的;有2人认为是由于灯光昏暗、地点偏僻等环境因素造成的。

(七)对盗窃犯罪的认识和社会治安评价

1、对防盗知识的了解:被调查大学生的172名大学生中,33人表示了解;82人表示了解程度为一般;52人表示不太了解;5人表示一点不了解。

2、对维护财产权益法律知识的了解:被调查大学生中有4人表示非常了解;28人表示了解;71人表示了解程度为一般;61人表示不太了解;8人表示一点不了解。

3、了解途径:被调查大学生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形式(116人)、学校(80人)、普法宣传(35人)、亲友(18人)等途径,了解防盗知识和危害财产权益的法律规定。

4、社会治安评价:被调查大学生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情况是:16人认为社会治安很好(其中被盗学生3人,未被侵害学生13人);59人认为社会治安较好(其中被盗学生21人,未被侵害学生38人);87人认为社会治安状况一般(其中被盗学生33人,未被侵害学生54人);10人认为社会治安较差(其中被盗学生7人,未被侵害学生3人)。从中可以看出,有过被盗经历的学生,对社会治安的评价低于未被侵害的学生。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被盗现象普遍、危害严重。我国一向重视对盗窃犯罪的打击,但盗窃案件始终处于发案率高、破案率低、黑数大、报案少的态势。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断受到盗窃犯罪的侵袭。在被调查大学生中,2006年有超过1/3的学生被盗,而其中报案的却只有寥寥数人。遭受财物损失的学生,往往会处于愤怒、焦虑等情绪之中,对其学习生活带来影响。

2、大学生被害特点。大学生被害人具有以下特点:(1)被害的普遍性。当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差,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经验,自我防范意识差,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2)被害的反复性。被害的反复性即被害人的重复被害,这在盗窃犯罪被害中占有很大比例。在本次调查被盗的64名大学生中,有2人在2006年遭遇两次被盗;(3)受损财物的多样性。在本次调查中,受损财物包括现金、手机、自行车、衣物、u盘以及饭卡等等;(4)被害方式、被害时空的规律性。大学生被盗,有规律可循。被害方式在校外主要为扒窃,在校内则以顺手牵羊和入室为多;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规律相应,校内被害时空的规律性也很明显,被盗发生以白天居多,地点主要在教室、食堂、图书馆和宿舍。

3、大学生防盗知识、法律知识欠缺。被害人学的研究表明,从被害人的角度出发,采取多种被害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犯罪的发生。被害人增强防范意识、掌握防范技巧,熟悉法律知识,能够更好地预防被害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本次调查中,172名大学生的防盗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了解情况令人堪忧。

(二)建议

鉴于本次对在校大学生的盗窃犯罪被害情况调查的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大学生个人被害预防。一方面,大学生要加强个人被害预防的自我教育。大学阶段是广泛学习知识、增长技能的黄金时期。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当前犯罪存在的客观性,利用自身的生理、心理和各种社会资源主动实施消除和减少自身被害性的培养和训练,有效地防止被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要切实提高防范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具体来说,就是要丢掉侥幸心理,汲取自己和他人被害的教训,增强警惕性,学会自我保护,管理好自己的财物,如在易被害的时间和地点加强防范,在教室、图书馆学习期间离开座位时,贵重物品要随时携带;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如果遇到财物被盗,应及时报案,便于追究犯罪,挽回损失。

2、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并为其提供服务。学校是大学生犯罪被害预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预防工作:其一,加强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针对大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被害预防教育和训练;通过校园广播、班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犯罪学、被害人学、刑法学知识,宣传被害预防技能,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生命财产安全;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加强对遭受犯罪侵害的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紧张、焦虑、仇恨等心理对其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其二,加强校园内的安全管理工作:(1)加强重点时空的防范工作,实行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如在新生开学、老生毕业时间,加强对外来人员进出学校的管理;在图书馆、食堂、教室楼道、宿舍楼等地点安装必要的监控设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校内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规定,考虑到防范犯罪的需要,尽可能地减少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和治安“死角”;增加照明,减少出入口;(2)学校保卫部门加强校内的治安巡逻,发现情况及时处理;(3)实行群防群治,组织学生参加宿舍安全管理工作,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共同维护校园安全。其三,协助公安机关,共同打击校园盗窃行为。学校要定期收集学生的被害信息,掌握被害时空规律,加大力量,打击犯罪;校内保卫部门要协助公安机关适时开展各项工作,组织精干力量,及时处理学生报案;在加强校园内部治安管理的同时,配合公安机关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良好安全秩序。

3、加强社会治安防范。预防犯罪,减少被害,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应当做到:(1)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其在惩罚犯罪、保护被害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级公安机关加强治安巡逻,做到重点地区重点防范,提升公众的社会安全感;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及时破案,切实维护被害人的权益;普及法律常识,宣传被害预防技能,通报治安状况,降低居民被害的可能性;(2)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环境。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切实解决好贫富差距、下岗失业等社会问题,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3)成立和发展各种被害人援助组织和被害人服务机构,为遭受到各类犯罪侵害的被害人(包括大学生被害人),提供物质、心理、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帮助,减少犯罪影响和危害。

上一篇:广东“黑龙会”案件之反思 下一篇:外国中小学校的普法教育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