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s的生物毒性、履约现状及控制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14 08:14:06

POPs的生物毒性、履约现状及控制对策分析

[摘 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斯德哥尔摩公约》控制的POPs物质由最初的12种增加到目前的22种。文章阐述了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及野生动物的毒性和当前我国的履约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毒性 对策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即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是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可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 作长距离迁移并通过食物链(网)的积累,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1.POPs的种类

由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已构成巨大威胁,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于2001年5月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我国是首批签署公约的国家。该公约规定首批受控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滴滴涕(DDT)、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氯丹、毒杀芬、六氯苯(HCB)、灭蚁灵、七氯、多氯联苯(PCBs)、二英和呋喃类。2009年5月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第四次大会决定将α-六六六、β-六六六、林丹、商用八溴联苯醚、商用五溴联苯醚、六溴联苯、开蓬、五氯苯以及PFOS类九种物质列入公约受控范围。2011年4月,《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第五次大会又增列农药硫丹为禁用物质,但会议同意就一些作物虫害防治用途及其生产给予特定豁免。到目前为止,公约受控物质共22种。

2.POPs的生物毒性

POPs经各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后,会在脂肪组织、肝脏和胚胎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POPs的生物毒性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生殖系统毒性:DDT等会导致男性降低和数量减少。林丹在很低的浓度下即可破坏[1],硫丹、六六六等对的生成有影响[2]。DDT、二英等还会引起妇科肿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暴露于高浓度POPs的鸟类会导致产卵率降低,影响种群数量。②神经系统毒性:这对婴幼儿的影响最为突出。二英、多氯联苯等物质,从胚胎时期就开始影响儿童脑部健康,可导致神经发育滞后等问题。有研究证明,台湾受PCBs污染的妇女所生的子女行为迟钝,学习、认识能力明显下降[3]。③免疫系统毒性:POPs可抑制生物体免疫系统正常反应的发生,降低生物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研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的失常与婴儿出生前和出生后暴露于PCBs和二英的程度有关。许多种恶性肿瘤的高发以及过敏病症也与POPs物质有关,说到底都是免疫功能被削弱的直接后果。

3.我国的履约现状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在20世纪60~80年代生产和使用的主要农药品种是属于POPs的有机氯农药。现在,我国已全面禁止了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芬、六氯苯、滴滴涕、氯丹、灭蚁灵的生产和进口,而六六六则早在1983年就已经禁止生产,现林丹也已停产,开蓬在我国从未生产过。目前,只有硫丹还在使用,但我国作为公约缔约方也承诺逐步禁用之。 2011年6月农业部公告:撤销硫丹在茶树和苹果树上的使用登记,即硫丹在茶叶和苹果树上的应用被禁止。

工业化学品方面,中国并未生产过商用八溴联苯醚和六溴联苯,而商用五溴联苯醚目前也已停止生产。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基本停止了多氯联苯的生产,现已完全禁止其生产和进口。2009年5月,PFOS/PFOSF被列入公约附件B(限制类),限制其生产和使用,但同时也对PFOS的某些用途给予特定豁免或列入可接受用途。当前,PFOS应用于我国许多重要且产值巨大的行业,故暂时仍在生产和使用。近年来,中国PFOS年产量约100~300吨[4],它是生产氟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原料。

二英和呋喃类,为非故意制造的副产品或二次污染物。当前我国已基本查明了重点行业二英的排放情况。2010年10月,环保部等多部门了《关于加强二英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对二英的削减进入了实质性监管阶段。五氯苯历史上曾被用作杀虫剂、阻燃剂或是绝缘液,也用于合成五氯硝基苯,但其故意生产已经被停止,现在则是因非故意生产而生成。

4.POPs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4.1制定削减、淘汰新增POPs的产业政策

对目前国内仍在生产、使用的POPs物质须从国情出发制定逐步削减和淘汰的产业政策。限制、消除新的受控物质,不可避免的会对其生产和消费的相关行业构成一定的冲击,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利用政策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尽可能的降低其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如严格控制新增POPs的使用范围及在相关产品中的含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逐步限制新增POPs的生产和使用;调整有关经济政策,逐步淘汰新增POPs的应用;尽快出台各种POPs污染减排的激励机制等。

4.2建立和完善POPs的监督管理体制

首先,健全与防治POPs污染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我国已构建了初步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目前尚需不断完善,特别是公约新增POPs更要尽快的纳入各种管理体系。如应抓紧制定PFOS的控制和管理法规等。另外,有条件的省市还可出台地方性的标准和规章。其次,要逐步建立POPs的环境监测体系,包括标准的监测方法、先进的监测设备,同时建起全国性的监测网络。最后,还要成立专门的监管队伍,切实履行各项监管职责。

4.3大力开展POPs领域的各种科学研究

继续深入基础研究,尤其是新增POPs,包括调查来源、摸清底数、分析趋势等。同时,还需重视应用研究:开发治理POPs污染的新方法,研究适合国情的POPs无害化处理及减排技术;进行POPs降解机理研究,研发各种POPs的环境去除和污染修复技术;开展POPs对生物的毒性机理研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研究灵敏可靠的分析方法,建立和完善标准的分析方法。此外,还要加强POPs的前瞻性研究,努力去关注和发现新的POPs物质,使我们片面跟随国外研究动向的现状得以改观。

4.4开展卓有成效的宣教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POPs

多年来我国在消除POPs污染方面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受控污染物种类的逐渐增加,继续削减和消除POPs污染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只有开展卓有成效的宣教工作,让全社会都来认识和关注POPs,唤起公众对POPs的公害意识,自觉加以抵制,共同参与,才能打赢一场持久的POPs围歼战。

作者简介:

石华东(1977-),男,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 孟海涛,王丽君,由京周等. 环境激素类农药的危害[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3,21(3):125-127.

[2] 孙胜龙. 环境激素与人类未来[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5、245.

[3] Guo Y L.Semen quality after prenatal exposure to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and diben- zofurans[J] .The Lancet, 2000(356):1240-1241.

[4] 胡建信,廖虹云,韩文亚等. 新增POPs及其控制对策[J]. 环境保护,2010(23):16-18.

上一篇:地表沉降观测在真空预压地基处理监测中的改进 下一篇:浅谈人脸识别中的维数约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