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商场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

时间:2022-10-14 07:18:21

常见商场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

【摘要】目前,商场为了促销,推出各种各样促销让利的方式。面对商家丰富多样的促销策划活动方案,汇集不同促销方式的账务处理要点,分析其促销结果的特点与实质,一方面有利于商场正确的选择促销方案和准确核算收益;另一方面有利于顾客应对纷繁复杂的促销方式。

【关键词】促销方式;会计处理;折扣;赠品

每逢节假日期间各大商场会迎来销售高峰,在圣诞节、元旦、新年等季节到来之际,商场为了积聚人气、增加客流量,促进商品销售,又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商品促销活动。促销手段方式的设计或选择对商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商场常用的促销活动方式主要有打折、满减、买赠、满赠、返券、特价、抽奖等等,商场在作促销活动账务处理时,收入和相关费用的确认应考虑实质重于形式,使会计处理后结果能公允反映出商场经济业务的真实信息。下面分析几种典型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

一、“打折”与“满减”促销的会计处理

(一)典型活动内容描述:“全场×折优惠”或“满××元送×元”

“打折”是指商场在原价基础上给顾客一定折扣率进行销售,属于商业折扣形式的促销,如某商场元旦活动“购服装及针纺类商品享全场7.5折优惠”。“满减”是指当消费达到一定金额时,在原价基础上减免一部分价款的促销方式,如满200元送50元,这其实是变相的“打折”方式,区别只是折扣率不相同。

(二)会计处理原则及操作

商业折扣在会计处理时要求,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在“打折”与“满减”促销方式下,均可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来确认销售收入,销售发票可以直接开具折后金额,也可以在发票上分别列示原价和折扣金额。其账务处理如下:

实现销售时:

借:现金

贷:营业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同时结转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三)分析与评价

假定每销售100元商品,其平均商品成本为60元。

拟定活动为:①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送7.5折商业折扣的优惠;②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减25元商业折扣的优惠。

直接打折折扣时:商场销售100元商品,收取货款75元,随着销售额的增加折扣金额也成比例增加。满减折扣时:商场销售100元商品,收取货款75元,销售金额在101元至199元商品,折扣金额仍为25元,这时顾客实际享受的折扣率小于7.5折。因此,虽然打折销售或满减销售都会直接损失商场的利润,但对商场来说,为促进商品销售在选择促销方式时更倾向于满减。对顾客来说,为多享受折扣就必须满足要求的销售额度。

二、“买赠”、“满赠”的促销的会计处理

(一)典型活动内容描述

“凡在商场购买××商品,均可获赠××礼品一份”;或“顾客购物满100元,商场另行赠送价值20元礼品”。

“买赠”是指顾客购买指定商品可获得相应赠品的促销方式。“满赠”通常是在顾客消费达到一定金额时即获赠相应赠品的促销形式,赠品由商场提供,通常是顾客持购物发票到指定地点领取。这两种促销手段类似。

(二)会计处理原则及操作

这两种促销主要解决对赠品的会计处理。赠品通常作为商场的商品,其实质是降价促销行为。在账务处理时一方面赠品应视同销售作销售收入处理,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现金流入,形成与促销业务事项有关费用。其会计处理为:

1.赠品为店内自有商品,销售商品时:

借:现金(实际收到的货款)

销售费用(赠品的售价)

贷:营业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营业成本――正常商品

――赠品

贷:库存商品――正常商品

――赠品

2.如果赠品是为促销专门外购商品时,在购入时作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在买赠时,将赠品价值转作销售费用,同时将增值税做进项税转出处理。即: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3.形式是买赠,实质是“捆绑销售”

在有些情况下,商场宣传是买赠,但原单品价值提高了,这种组合销售实质是减价促销。在进行账务处理时,正品与赠品应视同资产组(商品组)处理。将商品组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成本。即

①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收入

――正品

――赠品

②借:营业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三)分析与评价

买赠是针对某一商品设定的优惠,满增是针对多种商品设定优惠的促销手段。对商场来说,赠品的价值是商场为促销增加的一笔促销费用。对顾客来讲,在单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能刺激顾客消费欲望,购买就能得到实惠。在单品价格提高的情况下,对商场来说,捆绑能有效促进销售;对顾客来说,有时为了贪便宜会采购回自己不需要的商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便宜是贵”的道理。

三、“返券”促销的会计处理

(一)典型活动内容描述:

“购物满100元,商场赠送20元购物券(不可兑换现金,下次购物可代币结算)”。

“返券”是指顾客购买到一定金额的商品,即可获得相应的返券,消费者可以凭返券在商场消费的促销方式。购物返券这是目前商家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变相打折模式。

2.会计处理原则及操作

对返促销业务,实质仍然是折扣。在会计处理时,可参照商业折扣的处理原则。在顾客购买商品,商场发放时,应确认已销商品的收入,发出返暂不处理;当顾客用返消费,商场实际收到返和现金时,作账务处理。返可作备查登记。

假设顾客用20元返,100元的现金购物时。商场有两种账务处理方式(商品成本60元,所得税率25%)。

①返作促销费用

借:销售费用 20元

现金 100元

贷:营业收入 102.5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17.44元

借:营业成本 60元

贷:库存商品 60元

②返作销售折扣

借:现金 100元

贷:营业收入 85.47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4.53元

借:营业成本 60元

贷:库存商品 60元

第(1)种处理:净利润=(102.56-60-20)*(1-25%)=16.92元,应交增值税=17.44-60*0.17=7.24元。

第(2)种处理:净利润=(85.47-60)*(1-25%)=19.1元,应交增值税=14.53-60*0.17=4.33元。

显然第(2)种处理对商场有利。所得税多交6.37-5.64=0.73元;增值税少交2.91元。商场实现净利润较第(1)种处理多2.18元。

(三)分析与评价

对商场来讲,返券目的是让顾客留在店内循环消费,实际收到的返往往比发出返少,所以能提高销售额。对顾客来讲,赠券在商场内可以替代现金使用,与赠品相比,返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赠送购物券这种促销方式集打折、买赠的优点,避其缺点,常常是各大商场乐意推出的促销活动。

促销方式还有很多,如限时购物折扣,加量不加价,抽奖、积分等等,账务处理的核心要点在于把握实质,明确何时确认销售收入,确认多少。不同的处理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信息是有差异的,对商场的税负也会有影响。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国零售业营销策划(促销)方案(全年版《免费版》)[OL].百度文库,2011.

作者简介:王卿丽(1967―),女,山西平遥人,经济学学士,高级会计师,现供职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上一篇:论柔性行政行为的司法控制 下一篇:浅析《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