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县级群测群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时间:2022-10-14 07:17:28

西安市县级群测群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 要】基于三层的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提出了西安市县级群测群防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给出了总体结构与设计思想,并对系统中包含的信息服务、宏观异常上报、灾情上报等功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群测群防 设计

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地震宏观测报方面,为我国多次地震实现成功短临预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群测群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保障措施,是各级地震部门的重要职责。

为切实加强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对市县地震机构信息、各社区、乡(镇)、村的基本信息、群测群防员信息等进行科学管理,以及实现地震宏观异常信息、地震灾情信息及时上报、有效利用提出了迫切需求。西安市县级群测群防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西安群测群防系统)立足于西安市县级地震机构,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西安市地区群测群防信息管理的简单化、实用化。

一、 系统总体结构与设计思想

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系统体系结构图

系统采用三层的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三层3-tier结构。

在逻辑上将应用功能分为三层:显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显示层是为客户提供应用服务的图形界面,有助于用户理解和高效的定位应用服务。业务逻辑层位于显示层和数据层之间,专门为实现企业的业务逻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层次,在这个层次封装了与系统关联的应用模型,并把显示层和数据库分开 。这个层次提供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服务之间的联系,主要功能是执行应用策略和封装应用模式,并将封装的模式呈现给客户应用程序。数据层是三层模式中最底层,用来定义、维护、访问和更新数据并管理和满足应用服务对数据的请求。

西安市群测群防系统是基于B/S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系统部署在西安市防震减灾局,以计算机网络为通信平台。其网络结构如下图2.1-3所示。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上的IE浏览器方便地进行操作。

图2 网络结构图

(一) 群测群防信息管理数据库设计

群测群防信息管理数据库设计参照《区域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格式规范》来进行设计。数据库包括宏观异常上报、人员伤亡情况、受灾人口、压埋人员、铁路破坏、公路破坏、桥梁损坏情况、隧道损坏情况、管道破坏情况、次生灾害情况、社会影响11张业务数据表,宏观异常上报表结果(如表1)所示。

数据库的用户分为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普通用户只能查询数据库中数据表;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具有查询,更新表数据,添加删除表或表结构等权力。

二、 系统功能

(一)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信息公告、基础信息(包括机构信息、人员信息和行政区划信息等)、宏观异常信息、灾情信息等的查询、统计、报表等。以及用户之间相互信息交流的交流平台。

1.信息公告

通知、公告信息,并在主页滚动显示。

表1 宏观异常上报表结构

2.地图基本操作功能

提供常用的地图操作功能。包括:漫游、放大、缩小、全图、定位、灾情及宏观异常信息查询。

地图浏览

实现在不同比例尺、不同范围地图,展示西安市各区县以及上报的宏观异常信息及灾情信息。可以通过操作地图工具栏上的全图、移动、放大、缩小等按钮对地图进行浏览。

地图定位

地图定位实现将地图中心点移动到所关心的区域,提供多种方式的定位,包括:坐标定位、区县乡镇名定位、灾情定位、宏观异常定位。

最近上报信息

实时展现最近上报的灾情及宏观异常信息,并可对其进行地图定位以及查看详细信息。

地图查询宏观异常信息

通过操作地图工具栏上点选查询按钮,可查看宏观异常的详细信息。

地图查询灾情上报信息

通过操作地图工具栏上点选查询按钮,可查看灾情的详细信息。

3.信息查询

实现防震减灾机构信息浏览、查询、导出和打印。

实现群测群防人员信息浏览、查询、导出和打印。

实现行政区划信息浏览、查询、导出和打印。

实现宏观异常信息浏览、查询、导出和打印;实现异常信息的分类地图标注、展示。

实现灾情信息浏览、查询、导出和打印;实现灾情信息的分类地图标注、展示。

4.信息查询及统计

防震减灾机构信息统计:可按机构的某项或几项条件进行统计。

群测群防人员信息统计:可按人员的某项或几项条件进行统计。

行政区划信息统计:可按行政区的某项或几项条件进行统计。

宏观异常信息统计:可以按异常出现时间段、宏观异常类别、异常种类等,对已上报的宏观异常信息进行统计,并生成相应的统计专题图。

灾情信息统计:可以按关联的地震事件、灾情速报时间、震感范围、震害、震感等,对已上报的灾情信息进行统计,并生成相应的统计专题图。

5.灾情专题地图

震感分布专题图:根据地震事件,生成以乡镇为单位的震感分布专题图。

人员死亡专题图:根据地震事件,生成以乡镇为单位的人员死亡分布专题图。

6.交流平台

实现用户资料上传、下载的功能。

(二)宏观异常上报

通过填写宏观异常上报表,实现对宏观异常现象进行上报的功能。宏观异常上报表主要包括:异常发现人、异常填报人的基本信息;异常种类及其描述;异常出现的地点、时间;异常现象照片(如果有)等,上报内容见表2所示。

同时,系统设置了权限分级,拥有帐户管理的系统管理员可以为其他帐户分配是否具有宏观异常审核的权限。

表2地震宏观异常填报表

(三)灾情上报

当有地震发生时,各地收集地震的损坏情况,通过填写灾情上报表,实现对灾情进行上报, 上报流程见图3所示。灾情上报包括的信息主要有:基本信息、地震事件、报告的地点、时间、人员伤亡情况、建筑损坏情况等。

图3灾情信息上报流程

(四)基础信息上报

各区县、乡镇首先对本地的基础信息进行收集,收集的结果存放在EXCEL文件中,然后通过基础信息上报,实现对各地基础信息进行上报的功能。上报内容包含表3中的25张信息表单。

表3基础信息上报内容

(五)信息管理

实现基础信息(机构信息、人员信息、行政区划信息)、实现宏观异常信息、灾情信息的修改,删除、导入、导出、打印等功能;

实现宏观异常基本信息、震感、震害、灾情编码信息、供水受损情况分类、供气受损情况分类、通讯受损情况分类、交通受损情况分类管理。信息管理的功能结构图如图4所示。

1.机构信息

提供行政机构结构图片,并可点击某一个机构节点,查看该机构的人员信息。

2.行政区划信息

提供对行政区划信息的新增、编辑、修改、删除、查询、导出到EXCEL文件的功能

3.人员信息

管理西安群测群防系统中人员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注册新人员信息、修改已有人员信息、删除人员信息、以及导入导出人员信息到EXCEL等。

4.上报信息管理

提供对宏观异常上报、灾情上报、基础信息上报的查看。

提供对宏观异常上报、灾情上报、基础信息上报的审核与编辑功能。

5.震感分类信息管理

6.震害分类信息管理

7.地震宏观信息分类

图4信息管理功能结构图

(六)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是对西安群测群防系统中的帐户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注册新帐户、找回密码、修改已有帐户信息、删除帐户信息、修改密码、为帐户分配权限以及导出EXCEL。

三、 结束语

本系统建立了西安市县级群测群防信息管理业务平台,平时提供基础信息上报及系统管理,震前提供宏观异常上报,震后提供灾情快速上报平台,有助于西安市更好的行使防震减灾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对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震局.2007.《区域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格式规范》

[2] 聂高众,陈建英,李志强,等.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地震.2002,3

[3] 苗军.对推进地(市)级地震紧急救援工作的探讨.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

[4] 帅向华,成小平,姜立新.基于ArcView的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地震,2001

作者简介:

胡斌,男,生于1977年。硕士。中国宣恩 现在四川省地震局从事地震灾害研究与应急救援工作。

上一篇:一种典型的CDN的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小波理论的农作物CO2浓度弱信号发展趋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