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8届奥运会女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和网上高度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14 06:44:41

第27、28届奥运会女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和网上高度的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高松龄(196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体育社会学。

摘要:以27、28届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身体形态和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部分非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27、28届奥运会比较来看,女排队员身高、体重无显著差异,但两届奥运四强队员身高、体重占优,显示世界女排队伍继续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近两届奥运会女排队员年龄差距不大,而28届奥运主力队员和四强队员的年龄略高,达26岁,预示本届奥运后队员部分调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网上高度的四项指标于比赛名次密切相关,亚洲球队在扣球和拦网高度方面与世界优秀强队有差距,但在相对弹跳力发展方面取得进步,从而缩小了网上高度差。中国女排在身高、体重、四项网上高度指标上都显示出世界一流强队的水平。

关键词:女子排球;身高;体重;年龄;网上高度

中图分类号:G842.14/2000、20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701-03

1999年实行的每球得分制的竞赛规则使排球比赛的竞争更加激烈。现代排球运动的制胜因素是一个包括技术与战术、心理、体能、智能等多因素的系统。其中,高度是现代高水平排球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排球比赛取得胜利的基础条件。高度除了运动员的自然形态以外,主要还反映在运动员占据的网上高度。这一指标在排球参数系统中主要以拦网高度和扣球高度体现。从文献检索结果看,近年来对于优秀女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和网上高度等非技术指标的研究较少,且多局限于对某一届大赛所显示数据的分析。本文从近两届奥运会女排队员身体形态和网上高度的研究着手,力图探讨当今世界优秀女子排球队员所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并分析其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27、28届奥运会女排各12个国家计288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扣球高度、拦网高度、扣球高度与身高差(简称HS,下同)、拦网高度与身高差(简称HB,下同)7项指标。

1.2 研究方法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l2.0软件)、文献资料法(原始资料来源于国际排联)、比较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结果见表1-表7。

2.2 分析

2.2.1 身高特征 身高作为优秀排球运动员的重要形态特征已得到广泛共识。统计数据显示,第27、28届奥运会女排队员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82m、1.83m,两届身高差异无显著意义。两届奥运会比赛前四名国家选手的身高均值都达到1.84m以上,超过平均水平。从主力队员来看,第27届奥运会女排主力队员的身高为1.82m,与平均值相同,而第28届奥运会女排主力队员的身高达到1.84m,高于平均值,与前四名均值相同。反应出当今世界女排优秀运动员的身高呈增长趋势。

亚洲女排三强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排坛的主要力量。文献调查显示第26届奥运会亚洲女排的平均身高为1.78 m,明显低于欧美队员1。在对第27、28届奥运会亚洲女排队员的身高指标比较中发现(表4),亚洲女排队员近年来身高有所增长,平均值分别为1.79 m和1.81 m,但与世界优秀女排选手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差距的主要原因来自日本女排和韩国女排。表5显示,第27届奥运会中国女排队员的平均身高为1.81 m,低于平均值,与前四名均值相比,差距明显。而第28届奥运会中国队平均身高达1.84 m,高于均值,与前四名均值相同。这一结果说明现今中国女排队员在身高指标上已达到世界一流强队水平。

表6运用方差分析法对两届奥运会三个集团(1―4名为第一集团;5-8名为第二集团;9―12名为第三集团)女排队员的7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第一集团队员身高均值最大,为1.84m,第二集团队员身高为1.82m,第三集团队员身高为1.80m。第一集团与第二集团、第三集团的方差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表7显示了第27、28届奥运会女排比赛名次与队员7项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两届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成绩与队员身高显著相关。现代排球比赛激烈、精彩的对抗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网上高度的较量,选拔身材高大队员是提高球队网上高度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以往困扰教练员们的诸如高大队员在后排时所表现的能力差异等问题已经因自由防守队员的出现而得以缓解,故而提高网上高度再度成为热点。

2.2.2 体重特征 文献调查显示,第26届奥运会女排选手平均体重为70.99ks,本文对第27、28届奥运女排队员的体重指标统计结果分别为71.74 ks、71.85 ks,两届无显著差异。两届奥运会女排前四名队员体重均值分别为73.71 kR和72.42ks,高于平均水平。体重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身高增加的影响;二,力量增加的因素。科学的训练能够促使肌肉生理横断面积增大,从而带来肌力的增强。表4表明两届奥运会亚洲女排队员的平均体重为第27届70.00 LR,第28届70.33ks,低于平均值,与前四名体重均值差距更大。经过对原始资料的查询,发现第28届奥运会日本女排平均体重为68ks,韩国女排体重均值为69ks。而表5显示中国女排体重平均值分别为72.50ks和72.75 ks,高于平均值且与奥运四强差异不大,表明中国队在体重指标上已进人世界强队之列。因此,日、韩两队应在选拔高大队员的基础上,强化队员的力量素质训练,以提高同世界强队抗衡的实力。

表6通过对三个集团体重指标的方差分析,显示体重随集团层次的提高而增长。第一集团与第三集团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表7的相关分析表明,比赛名次和体重指标存在相关。长期以来,世界排坛存在着以欧美为代表的力量型打法和以亚洲为代表的速度型打法两种风格。从理论上说,力量与速度的抗衡势均力敌,各有千秋,但经过对文献的查阅表明,近20年来,力量型打法在各类世界大赛中取得了更为优异的成绩。因此,重视队员的体重指标,发展队员的力量素质,是提高球队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2.3 年龄指标 27、28届奥运会女排队员年龄平均值为25.24岁和25.69岁,两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届奥运女排比赛前四名队员的年龄均值为26.21岁、25.56岁;主力队员年龄均值为24.94岁、26.04岁;亚洲女排队员年龄分别为24.92岁、25.56岁;中国女排两届奥运会队员年龄为24.83岁和25.83岁;方差分析显示各集团的年龄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年龄指标与名次无相关联系。以上统计数据说明女排运动员的年龄指标对比赛成绩没有直接的影响。有文献提出“奥运冠军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约22-23岁”,“世界优秀女排队员的年龄有减小趋势”。从本文的统计结果来看,世界优秀女排队员的年龄平均值在25岁左右,旦年龄相对稳定。年龄

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经验与成熟,尤其对于排球运动这类集体项目,队员间的默契与理解对技战术的合理运用十分重要,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同时,训练水平的提高能够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当然,人种的不同对于运动寿命也存在一定影响。对于年龄的界定似乎没有太大意义,因此本文不以“年龄特征”为题,而以“年龄指标”为名加以探讨,分析结果仅供参考。

2.2.4 网上高度特征 本文将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作为主要指标,将HS(扣球高度与身高差)和HB(拦网高度与身高差)作为辅助指标来分析两届奥运会女排队员的网上高度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弹跳力水平)。表l显示两届奥运女排队员扣球高度分别为第27届305.21 cm和第28届304.79cm;拦网高度为第27届290.40em和第28届291.92em,统计显示差异无显著意义。表2显示两届奥运女排前四名队员的扣球高度达到310.27 cm和311.23 em,拦网高度为298.44cm、298.02cm,明显高于平均值。从HS和HB的比较来看,奥运四强的均值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说明当今世界优秀女排十分注重网上高度的挖掘,并把其作为夺取比赛优势的重要手段。表4显示亚洲女排近两届奥运会网上高度的基本情况。扣球高度分别为309.38 crtl和306.d4 em;拦网高度为297.25 em和295.08 em,均高于平均值。说明亚洲女排近年来在增强网上实力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与奥运四强相比差距仍在。亚洲女排两届奥运的HS指标为130.33 em、124.94cm;HB指标为118.21 em和113.58 em,与奥运四强处于同一水平,这一数据表明亚洲女排的相对弹跳力近年来得到发展,以提高弹跳力来弥补身高因素带来的网上高度不足也是提高网上实力的有效途经。表5表明,中国女排在扣球高度、拦网高度、HS和HB四项指标上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中国队夺冠的基础。表6对各集团网上高度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三个集团网上高度四项指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表7的相关分析显示四项指标与比赛名次密切相关。统计结果说明,网上高度是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世界各优秀女排为提高网上竞争力,在队员身体形态的高大化和力量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世界排坛网上实力的争夺愈演愈烈并将持续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1)第27、28届奥运会女排队员身高总体无显著差异,但两届奥运四强队员身高占优。亚洲女排队员身高与奥运四强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韩、日两队身高偏低。中国女排队员身高指标有提高,已进人世界优秀女排行列。世界女排队伍继续朝着大型化发展。

2)近两届奥运女排队员体重指标差距不大。奥运四强选手体重明显高于亚洲选手;中国女排队员体重均值与奥运四强处于同级别,已具备同世界强队抗衡的实力。

3)近两届奥运会女排队员年龄差距不大。28届奥运主力队员和四强队员的年龄略高,达26岁,预示本届奥运后队员部分调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合理调整队伍的年龄结构,完善新老交替是优秀排球队需要解决的问题。

4)网上高度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奥运四强在网上高度上具有较大优势。亚洲球队在扣球和拦网高度方面与世界优秀强队有差距,但在相对弹跳力发展方面取得进步,从而缩小了网上高度差。中国女排在网上高度四项指标上都显示出世界一流强队的水平。

5)网上高度四项指标与比赛成绩显著相关,建议结合技术指标进一步研究,从而建立可信度较高的回归方程。

参考文献:

[1]张冉.第26届奥运会女排选手身体形态与弹跳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D.

[2]陈少坚.亚洲与欧、美女排运动员若干非技术因素的差异性[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2).37-39.

[3]孙剑辉.新规则条件下影响排球比赛胜负若干因素浅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2).60-61.

[4]盖洋,李保新.我国与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年龄、体重、身高的对比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上一篇:我国网球男子双打竞技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三资企业职工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