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余需求 优化教育效能

时间:2022-10-14 06:21:01

关注课余需求 优化教育效能

任何教育主题只能是在学生与教师相互作用下展开,而教育的目的终归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更好的发展。所以,在教师的协助与引导下,学生个体参与活动而对自身发展产生的影响效度,就成了衡量教育效能的重要标杆。

经历着课改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总会“出乎意料”,学习兴趣、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每每在课堂上提出很多问题。

可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科学教育的深入,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能满足科学教育的内在延伸与拓展。教师更新理念,关注学生课余学习需求,选择有效的组织方式,实现课堂和课余的有机结合,已是优化课堂教育效能所应尽快深入探讨和端正认识的问题。同时,如何以小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实际为出发点,妥善处理学生的探究内容和深度,也是打造鲜活的立体课堂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自觉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学生课余学习需求

近年来,我国教育活动虽仍采取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形式,但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改革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教师角色上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迫使教师对自身的教育作用与定位进行新的思考。

事实上,几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崭新的教育理念、融洽的师生互动交流、教师的激励与学生的主体角色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高度的体现。这都是得益于教师群体在践行新课程改革中,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主动构建新的角色观。

这正是所谓的“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众多的教育教学实践案例毋庸置疑地告诉我们,要想优化、提升教育效能,作为引领着主体健康、快速成长主导者的教师,唯有先行调整好自身的指导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努力建构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才有可能推动、推进教育的变革。

二、遵循规律,家校联手,拓延学生学习时空

一位老师总要同时面对众多学生,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独立的、活生生的主体,带着各自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客观世界进行对话的。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要当好“牧羊人”,发挥“导航”作用,需要更多的是开拓教育的智慧与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时刻进行的,更不会因为课停而停止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身体、建构知识的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对生活充满兴趣,大脑中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课堂教学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条件、有限四十分钟,不能满足科学教育的内在延伸与拓展,更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求,这样的事实不断提醒着、催促着教育者拓延学生学习活动的时空。

但是,传统的学识教育的影响下,当前大部分家长在思想上存有许多担忧和困扰。家长们,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认为课余活动无益小孩发展,也惧怕小孩从事有害身心的活动;另一方面认为小孩学习负担已经很重,不希望小孩增加多余活动,从而遏止小孩进行课余活动。

所以,要实现立体教育,教师应努力通过各种渠道使学生家长意识到:课外活动越不丰富,学生的智力背景就越贫乏,越狭窄;学生与生活、社会接触越少,就越缺少亲身体验的直接经验。更新这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尽力使家长充分照顾小孩的兴趣和爱好,支持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唯此,让学生才能在没有空间、时间、材料及团队纪律等束缚下,释放自身的学习潜能,充分地、自由地、深刻地去品味“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过程与结果、成功和欢乐、失败和挫折。

三、用心钻研,联系立体教育系统资源,开创主题拓展机会

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建构开放的立体教育体系绝不是教师一者努力即可的事,却又是由教师,也只能因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展开而推动,而联系,而建立。因此,教师在开展每一主题的教育活动之前对活动的预设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任何教学活动预设,又必是建立在教师个人对主题活动负载的解读与界定的基础上的。可见,教师的第一教育责任就是用心钻研教材,留心联系立体教育系统资源,为拓展深化学习创造可能。

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充分做好教材、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背景等方面的前提分析,以课堂为根本,积极拓延学生活动时空,开发课余“大后方”,把学习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以及科技活动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课余后续活动,教师有意留出探究性“大题目”,逐步实现“由扶到放”过程,让学生在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愉快的情境中,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获得美的享受。

如:江苏教育出版社《科学》三年级教材中包含“养蚕”长周期活动。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这个长周期活动,教师和

学生从学期初就认真查找、阅读有关养蚕的资料,询问在这方面富有经验的老师和家长。在养蚕过程中,蚕卵较小,而且给每位学生配置的蚕卵只有8~10个,考虑到一方面学生容易把蚕卵丢了,另一方面蚕卵的前期孵化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经过我们科技组老师的讨论决定,由教师来做蚕卵的孵化和前期的喂养工作,具体的孵化时间、如何喂养小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就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述与演示,并且在老师喂养蚕期间里,每节科学课都抽出5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观察蚕,注意蚕的变化、进食、运动的动作等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教师养蚕到“三龄蚕”才分发给学生自己养,最后学生在家里成功观察到蚕的结茧、吐丝、成蛾和产卵过程。

养蚕带给学生是一个全新的体验,由过去“在黑板上养蚕”、“从录像中养蚕”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亲身感知的过程。养蚕经历了由老师统一孵化、喂养到学生分养,由学校到家庭,由家长不支持到共同参与照顾“蚕宝宝”这几个过程。学生在课堂和课余养蚕的过程中,切身接触到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生命过程,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把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他们会发现每一个生命都那么珍贵,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以自己的行动融会了成功的喜悦和美的享受。

四、注意优化教育效能的组织原则,积极促进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所具有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实际,我认为在组织开展课堂外活动时,有以下一些原则应加以注意:

1.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主题不局限在教材中出现的内容,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拓展与衍生,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提出感兴趣的题目,还可以是制作一件小制作或小发明。活动的形式可能是个人的调查、统计活动或许是几个人共同完成的。

2.课外活动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避免成人化。有些活动可能以成人的知识面、经验来看,是简单、易行的或是根本不值得去做的,但是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全面照顾学生兴趣与爱好,呵护学生对生活、世界的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敏锐的观察力和持久的耐心,体验科学活动过程的趣味,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3.课外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课余活动仅仅靠老师个人的力量是存在困难的,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学校为学生配置了图书馆、生物园方便学生查找资料和提供实践空间,还有学校众多老师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层面也是宝贵的资源。家长的支持和良好的社区环境也是促成学生开展课余活动重要因素。

4.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展示的场所和机会。在组织学生进行课余活动过程中,往往有些教师只有布置活动主题的“上文”,就是没有给学生展示机会的“下文”。这对学生活动兴趣是个不小的“打击”,智慧的火花也可能就此被“埋没”。因此,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场所,增加学生成长的成就感。如:学校可以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性的科学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展览。学校可以专门开辟一块介绍学生活动成果的专栏,定期展示学生成果。

5.及时给予评价。对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肯定、表扬和鼓励。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肯定和表扬,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全校学生进行课余活动的全面开展,鼓励学生真正做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上一篇:比较发现异同促进课堂教学 下一篇:于无声中润物在实践中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