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模糊限制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4 05:54:32

浅析模糊限制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相对于精确限制语而存在的一种语言形态。模糊限制语具有较多的语用功能,英语教学这一特殊的语境赋予它更加丰富的语用功能,本文从语用角度阐释了模糊限制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模糊限制;英语;交际

一、引言

在交际中,追求语言的精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很多语境中却存在着丰富的模糊语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为了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是很必要的。比如需要赞扬或批评学生时,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在活跃课堂气氛时,在缓和师生关系时都需要不同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语用意识不强,自信心缺失等问题是长期困扰高职英语教学的难题,只有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创新和反思,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和重视模糊限制语的训练,才能有助于学生对交际语言的深入了解和语用意识的加强,以期优化教学效果。

二、模糊限制语简述

模糊限制语在书面或口头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模糊限制语是由美国著名生成语义学者拉科夫(G.Lakoff)于1972年首次提出,用来指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最初对模糊限制语的表现形式的界定是词语,这种词往往在数量、程度、范围等方面表现出态度的含糊或不肯定。随后Brown 和 Levinson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对模糊限制语进行了研究。至今为止,模糊限制语在新闻、哲学、经济、医学等众多领域都得到应用,模糊语言也随之产生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依据是否能够改变话语的真值条件,或者是否能够改变话语结构的原意这一标准,模糊限制语可被分为两大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三、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一)缓和言语交际情绪

模糊限制语用于缓和言语交际中的武断或针锋相对的情绪,也是修正类似请求、道歉等言语行为的一个手段。例如:I am afraid I can’t agree with you on this point. 教师用 I am afraid进行一定程度的缓和,虽然表达的是对学生的观点的否认,但却缓和了交际的尴尬情绪,降低了对学生的消极评价, 使话语缓和、得体,使得课堂活动继续进行。

(二)增强教师话语的可信性和连续性

在高职英语课堂上,教师常常会举实例来阐述一定的观点,恰当地运用模糊限制语可以使教师的例证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性。例如:According to a report, Chinese people is getting fatter and fatter during ten years. 教师用according to a report这个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证明这个观点不是教师主观臆造的,而是依据报纸上调查的结果,从而使得这个观点更加权威,令人信服。

(三)进一步熟悉文化差异,使交流更加直接、准确

在口语交际中,说话人的话语往往表达的不全是字面意,其深层含义还需要听话人根据环境和背景知识来推测。有时甚至整句话都不是真实意思的表达,例如:Would you possibly like to come in and sit for a while? 就需要听话人推论是真心邀请还是客套话,对类似 possibly和for a while 这两个模糊限制语就需要根据文化背景及说话语境去判断。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模糊限制语的恰当使用不仅可以使教师的言语表达更加委婉含蓄、礼貌得体,而且有助于缓和言语交际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化差异,使交流更加直接、准确。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戚雨材.语言学百科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4]段恩香.模糊限制语的御用功能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4):415.

上一篇: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下一篇:电动汽车用永磁轮毂电机的小型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