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建筑实施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综述

时间:2022-10-14 05:22:21

施工建筑实施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综述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其中施工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防止施工超预算以及施工企业降低成本、取得效益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合理确定造价和有利于控制,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阶段 造价管理Abstract: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hroughout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is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cost, construction cost, prevent the important stage to reduce benefits over budget an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goal is to use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cost and is beneficial to contro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anagement effe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s, discusses the cost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ge; cost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TL372+.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持续升温,工程造价管理得到了长足发展,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一直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工程项目的绝大部分支出花费都在这个阶段上。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的环节多、难度大,设计图纸、施工条件、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实际价格,所以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业主和承包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业主和承包商工程造价管理的中心,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也最为复杂,有效的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显得尤其重要。

1.严格做好工程招标管理

工程招标,是节约投资、择优确定施工单位的最佳方式,而做好工程招标的管理,则是做好工程造价的基础。现今,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以通过工程项目的特征描述来让投标单位自由报价的方式,那么在招标过程中,不仅要严格从标价、工期、质量、投标企业情况、投标情况、投标单位业绩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进行评标;同时也要以投标单位是否能设计出全面而准确的描述项目特征的施工图为评标标准。只要做好工程招标的管理,才能保证招标的公正性,确保中标单位的优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程造价上的管理。

2.成本预测的编制

成本预测是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和控制的一个标准,也是一个目标,是造价控制的度量衡,也是材料采购、人材机消耗的依据。编制成本预测的造价人员首先应该认真熟悉图纸,从预结算角度对施工图中不清楚的地方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防止成本预测编制的不全面;其次重视施工组织设计对编制成本预测起到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对造价控制的作用不容忽视。

工程造价人员在对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时,应采用经济技术比较方法进行综合评审,因为施工方法的的不同,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造价人员应根据评审后的施工组织设计计算预测成本;最后造价人员根据采购人员提供的材料市场价计入预测成本。成木预测最终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控制。

3.合同管理

由于建设工程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涉及原材料种类多、过程工序复杂、质量要求严格和受地理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要与设计单位、政府主管部门等取得联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施工合同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因此,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的利润,首先要从施工合同管理入手,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对于明显工程价款条款中的施工合同价款,采取趋利避害的原则,属于规模小、工期短的项目可采用固定价款;对于规模大、工期长的,采取可调合同价款,以预防不可预计风险因素。在固定价款合同中,应明确合同性质是闭口合同;明确允许合同价调整的情况、条件、程序、原则和方法;明确合同价除可调整部分外,其余一概不予调整。在总价合同中,不论计算错误,甚至漏报、错报,只要招标图纸或工程要求已明确,合同价款就不能因此再作调整。在可调合同价款合同中,应明确组成合同价款的单价在结算时是不能调整的;明确工程量的确定原则、依据、程序;对单价以外的合同价部分也应明确;还应明确单价转化为结算总价的方法、依据及计算顺序。

4.成本的控制

(1)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占工程造价的10% 左右,只有控制好人工费,才有可能控制好工程成本。要从工日数和工日单价上控制人工费。首先根据成本预测的测算,限定人工费的总额。其次,根据劳务市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工序人工费的消耗,依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工人积极性,减少工耗损失,从而达到控制人工费的目的。

(2)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工程造价的65%~75% ,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控制材料费的支出:①对材料用量的控制:要按成本预测中提供的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防止浪费,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造价人员要求施工人员在安排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防止不必要的返工,改进施工工艺,节约造价;②对材料价格的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不得超出成本预测中的材料价格,合理确定材料进货的批量及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机械费的控制:通过合理组织和调配,减少施工中机械台班消耗,加强机械租赁管理,限制外租机械台班单价。④工程进度款的申请支付控制 :工程进度拔款控制是实施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造价工程师要严格控制。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既要保证工程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不致因资金不足或资金提供不及时而影响施工进度;又要做到尽可能不占用过多资金,减少利息支出,降低资金筹措的难度。其次,按合同要求在付款节点时,要求施工单位按实际完工数量提交已完工程预算,并对已完工程量深入现场一项项核实,力求完整准确,并进行造价核算,从而确定已完工程实际造价,作为拨付进度工程款的依据,同时也可有理有据地拒绝某些施工单位的不合理的要求,避免了工程款超期拨付的情况发生。

5.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设计如有变更,一是要尽量提前变更,因为变更越早,损失越小;二是在每一变更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果变更后工程造价突破总概算,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要切实防止通过变更设计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提高工程造价的情况发生。

6.现场签证管理手续严格把关

通过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建立专门部门,利用专业人员对工程实行专业化管理,避免出现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算经济帐的现象,造成投资失控的严重后果。为了严肃变更签证手续,应采取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代表现场联签的方式,保证变更、签证的真实性、合理性、经济性,避免弄虚作假及由此引出的纠纷。

7.索赔管理

施工索赔是施工阶段经常发生的问题,施工企业做好索赔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作为施工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有关索赔工作的程序及内容,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并且对进度问题和其他重大问题的会议应当做好文字记录,并让会议参加者签字,作为正式文档资料,同时对业务往来文件应进行编号记录,做好文件管理工作,为以后索赔工作提供充足的事实和依据。

8. 材料控制

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50% ~70% ,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造价工程师应根据工程要求对材料费进行严格控制。采购前应掌握材料、设备的投标报价和用量。采购时要及时分析材料市场价格走势,对大宗材料的采购多家比选,必要时组织招标,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待确定使用某种产品时,会同施工方实地考察,在验证价格后再与施工方签订材料价格,由其组织进货。这样既避免了施工方擅自购买材料虚报材料价格,保证了材料价格真实性,又保证了材料质量,避免劣质材料进入工程。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验收制度,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签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签。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限额领用,并对材料使用量上进行监督,防止浪费。

9.结语

建筑施工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具体内容及手段远不止上文所述,需要相关负责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和深入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应该说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能松懈的,而且每一个环节也都是重要的。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完善,投资主体呈多元化,投资方对降低成本、控制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视日益提高。因此,只有改变原有工程造价估算、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各行其事、缺乏连续性的局面,开展建设项目投资系统控制,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水平,才能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迎夏,熊建勇.浅析建筑施工企业造价控制要点[J] .中国房地产业,2012(8).

[2] 郝艳粹,姚啸江.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探讨[J] .才智,2012(13).

上一篇:刍议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下一篇:试论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的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