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美,美不过民族团结情

时间:2022-10-14 05:01:36

舞美,美不过民族团结情

曾荣获2010年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302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到53%,是个由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13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

曾荣获2010年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302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到53%,是个由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13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中,民族团结融入了各族师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民族团结在每个人的心中一天天生根、发芽、成长和壮大。

我们就像一家人

2011年5月17日晚,纪念“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大型主题晚会《春天启航》在新疆电视台新建成的1800平方米演播大厅隆重上演。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也参加了这场演出。

“我的拉链开了!”当音乐声响起的时候,来自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的学生就要登场了。然而此时一个意外发生了,玛依拉・艾买尔穿的塔吉克服装拉链坏了,她当时急出了冷汗。然而,她的话音刚落,两名汉族同学过来用事先准备好的别针帮她整理好服装。玛依拉・艾买尔后来对笔者说:“这两位汉族同学随后也要上场演出,她们正忙着整理头饰,然而她们听出是我的喊声,马上送来了别针。像这样默契的帮助在同学中是经常的事情。”

从康巴尔汗老一辈艺术家创办学院以来到现在,舞蹈学院一直都是采取的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各民族教师交叉教学的模式。十几个民族在一起上课,共同学习各民族的舞蹈;在一起排练演出,共同为一个节目的成功流汗流泪;在一起生活,互帮互助,共同创造大学4年的幸福生活。

不论谁在上课中受伤了,大家一齐上前关心;谁要排练作业需要找同伴合作了,只要一开口,不管是哪个民族的同学,都非常爽快地答应。在舞台上,不管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许多观众在观看的时候觉得大家跳得都一样好,经常都分不出来台上表演者是哪个民族的。

许多舞蹈系的师生们都说,他们心中没有民族之分,大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深厚情感。玛依拉・艾买尔说,各民族学生在一起就像一家人。她们在一起上课,在一起排练节目。她们会一起逛街,一起为同学张罗着过生日。一天到晚,学习、生活、娱乐都在一起。她有时会突然对着一个汉族学生或者回族学生飞快地说一通维吾尔语,看到对方没反应,才觉察到自己已经忘了对方的民族身份。此时,大家都会哄堂大笑。

玛依拉・艾买尔说,刚来时汉语说得很糟,现在已经通过了HSK七级考试,她的汉族同学没少帮助她。而她的汉族同学也都在学少数民族语言,他们会唱很多少数民族歌曲。

“今天有土豆丝、海带丝、菠菜面筋……你想买点啥?”在新疆艺术学院的学生餐厅,一到中午,该校舞蹈系特困学生李天鹏就穿上白大褂,带上厨师帽,忙个不停地张罗他的凉菜摊。

李天鹏来自玛纳斯,今年上大三,因为家庭困难,他一人校就到校外的餐馆给人打工,想自己挣些钱来减轻家庭负担。今年3月初,李天鹏在学校的帮助下在学校清真食堂租了一个窗口,专门卖凉菜。

李天鹏是汉族学生,但来光顾他凉菜摊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学生和老师。他心里很明白,这是他的那些少数民族同学和系里的少数民族教师在悄悄帮助他。

舞蹈系书记马合木提很喜欢这个自强的学生,每个星期都会光顾李天鹏的凉菜摊,最多的时候有4个中午都会来买他的凉菜,并且还给其他老师宣传他的凉菜很好吃。马合木提书记以及许多民族学生还经常去他那儿买卤制品。李天鹏知道,其实少数民族并不常吃卤制品。

“同学之情,师生之情,增强了我对今后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我会用同样的真心和真情来报答帮助过我的人。”李天鹏说。

马合木提说,李天鹏同学的自立自强也在给其他各民族学生起到好的教育作用。许多少数民族学生都很欣赏他。各民族学生在一起,除了情感的交融,还有思想品质的交融。他时常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方面要向汉族学生学习。

难以忘怀的师生情

长期以来,民汉一体化教学是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的传统。各民族同学共同上课、共同演出。在专业课上,各民族教师一直采取汉语授课,对于学生的要求一视同仁,不分哪个民族。

已毕业留校的维吾尔族教师伊力夏提回忆说,和其他专业的同学有所不同,学舞蹈专业的孩子,入校的时候大家年龄都还很小,一般都在十四五岁,更小的在十一二岁。每天早晨天刚刚亮,她的老师白吉贵就到宿舍帮孩子们打好洗脸水,然后把孩子们一一叫醒,起床练早功。晚上还经常陪着孩子们一起练晚功,睡觉前还要到宿舍里去查宿。同学们至今还记得,白老师是怎样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站位、一个表情,手把手的耐心指导学生。

古丽巴娜・依明今年20岁,舞蹈系三年级学生。她说她的成长离不开汉族老师的帮助。古典舞这门课程是她们在大二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这门课对身体的柔韧性要求非常高。在上这门课的时候,由于她身体的柔软度不是很好,尽管很努力,但动作总是不到位。她感到非常痛苦,经常一个入悄悄地哭,觉得学不下去了,想要退学或转系。

这时,教这门课的涵老师发现了她的畏难情绪。孙老师总是在课堂上鼓励她,对于她的每一点进步都进行表扬。她说:“我心里知道,其实并没有其他同学做得那么好,但有了孙老师的鼓励,我坚持了下来,对学好古典舞有了更大的信心,顺利地完成了这门课的学习。”

她还告诉笔者,开始上课,许多同学过不了语言关,于是各民族同学之间经常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专业课上听不懂的地方,大家互相翻译解释,渐渐地,学习的语言障碍消除了。每年,她们系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考试过级率都在100%,许多学生毕业后还成功在内地实现了就业。

古丽米热・祖农是舞蹈系的一名年轻老师,她从学院附中到考入学院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再到留校工作。一路走来,背后始终离不开一名汉族老师的关怀与帮助。这位汉族老师就是舞蹈系的王泳舸老师。每当古丽米热回忆起她的学习生涯时,都说:“王老师待她就像亲妈妈一样,和王老师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自己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多多了。”

大三的时候,系里创作的独舞作品第一次参加“桃李杯”舞蹈大赛。在快要比赛的时候,参赛的同学突然把脚扭了,老师们都在担心能否参赛。古丽米热站了出来,要求代替同学参加比赛。当其他老师还在犹豫时,王老师却认为,古丽米热虽然自身条件不是最好的,但她内心的坚强与韧性非常符合这支舞蹈的内涵。就这样,古丽米热获得了一个宝贵的参赛机会。最终,她在第八届桃李杯大赛中获得文华表演二等奖。这次的成功为古丽米热打开了通向舞蹈世界的大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先后获得了诸如新疆第二届舞蹈大赛中表演金奖、第五届首尔国际文化专业舞蹈大赛铜奖等多项在表演和创作方面的大奖。

巴特才是舞蹈系的一名蒙古族学生。他记得2010年3月底得了急性阑尾炎,是他的班主任田甜老师毫不犹豫地为他垫付了2000元的医药费。是他的老师和同学每天轮流在医院陪护直到巴特才的父母先后赶到医院,看到孩子转危为安,激动地拉着田甜的手,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感谢田老师,要是没有你,我的孩子当时可能就有生命危险了,我们全家这一辈子都感谢你。”

撒播民族团结的种子

多年来,舞蹈系师生参加了国庆60周年文艺巡演、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首尔国际舞蹈大赛、中国俄罗斯语言年文艺演出、自治区大学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汇演等活动。在他们优美动人的舞姿中,民族团结始终是他们所要弘扬的主题。

上一篇:我是兵,来自于民情系于民 下一篇: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说假话不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