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心灵的调琴师

时间:2022-10-14 04:20:57

做学生心灵的调琴师

一次在网上浏览,看到了盲人女调琴师陈燕的故事,一个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一架钢琴,80000多个零件,闭着眼睛一一触摸,熟记于心,能及时发现影响音准的零件,再调出精准的音律,十余年努力,掌握了最为先进的钢琴调律技术,成为我国第一代女盲人调律师。对于一个盲人而言,其中的苦辣酸甜可想而知。

她的成功源于非凡的勇气,顽强的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更源于她对生命的执着的爱。她从黑暗中寻到了光明,奏出了自己多彩而辉煌的人生,走向了生命的和声!

盲人女调琴师陈燕的事迹深深的打动着我。感动之余,我陷入沉思,我作为一名教师,不是也有如一位调琴师吗。学生就似钢琴的每一根琴键,只有教师熟悉每一个琴键特性,把握每一个音准,及时发现矫正不和谐音符,才能调试好学生心灵的琴弦,演绎一曲曲美好的人生交响乐。要做好学生心灵的调琴师,我想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尊重与民主的关系,这种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即亲其师;更有利于促成学生具有积极乐观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梳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信其道。而现实中,受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因而对教师敬而远之。老师只有放下姿态,平等地对待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爱戴,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接受你的教导。

记得一次家长会散会后,一位家长找到我,拉着我的手,爽朗的笑着说:“您就是政治老师啊,我很想见见你,我姑娘回家说过好几次了,我们政治老师对我们可好了,一点架子也没有”。虽然是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但反映了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心理期。学生们都渴望教师能放下架子,坦诚、平等地走近学生,成为可以倾诉的朋友。只有把学生当成朋友来看待,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学生才能与你推心置腹,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有的放矢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次考试试卷分析后,我让学生把改好的试卷交上来,有一位叫李艳的学生在试卷上附了一封短信,“亲爱的老师,对不起,这次考试我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老师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绝不辜负您的希望,期末争取取得好成绩,来回报您”。看到这封信我很感动,也有些意外。感动的是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付出与期待,意外的是我并没有特别关注这位学生。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作为教师只要你真诚的尊重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你将收获来自学生的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与爱的果实。

二、用爱心与耐心去感化学生

爱心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教育是爱的艺术,是心与心的认同,是心与心的升华,是心与心的沟通。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爱,只有爱,教师才能真正地走入学生心里。

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你的脸上始终有微笑,的目光满是亲切与期待,你的话语温馨和煦,你的行动关心体贴,你让学生感到亲切、和善与关爱。从爱出发,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多理解和宽容,了解学生真实的感情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个学生的心田。真情的流露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让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我想学生心中最坚硬的冰川也会被融化。

青春期的学生思想多变,反复性很强,常常有些错误行为今天改了,过了几天又犯了,教育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尤其对一些后进生,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必须持之以恒,方能见到成效。只要坚持,就没有理由阻止你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

三 、用真诚的欣赏去打动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曾呼吁“我们要有欣赏的改造。”欣赏是进入心灵的阳光,是开启潜能的钥匙。不要吝惜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赞扬和肯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真诚的欣赏是对学生价值最好承认和重视,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源泉和前进的动力

记得一次其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试卷讲评时,我公布优生与进步快的学生名单,给予表扬,最后我说,“这次考试我们班成绩进步较大,只有一名同学不及格。”同学们立即七嘴八舌的说,是谁?是谁?在同学的一片责问声中,那名同学自动站了起来,平静而坦然的说:“是我”。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他,他面带笑容,大大方方,用无所谓的目光扫视全班。其实我并没打算公布是谁不及格,也没想批评他,不想他自己站了起来,而且面无愧色。我想他的内心未必如此平静。惊诧之余,我面带笑容,用和嗔怪的语气说:“你看你站在那里像个得胜归来的大英雄一样,快坐下吧。”然后,我对全班同学说,“某某其实很聪明,就是不肯吃苦,有一次老师看着他做了一张卷的选择题,很快就做完了,十三道题,一道没错,如果他肯用工,成绩一定会很好。”同学们脸上没有了取笑的表情,有的同学有点惊讶的看着他,有的同学点头表示认同我的看法。再看他,坐在那里半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不自在。讲完卷,同学们开始改试卷的错题。这时,他拿着自己的试卷有些犹豫的来到我面前,用低低的声音说:“老师这道题怎么改,我没听懂。”我的心里一阵欣喜,对他而言,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下课了,我拿着教案离开教室,胸中洋溢着幸福与温暖。我想,真诚、尊重与欣赏,对一个孩子,一个成绩不好,从不被重视的孩子是多么珍贵。当然,要改变一个学困生,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对后进生要更加关注与呵护,去发现他们学习、生活、品德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并及时肯定和激励,让他们增强自信。我知道,老师的真诚、尊重与欣赏,就是在孩子的心灵中播撒一缕阳光。这道光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影。

四、善于沟通,架起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真正拨动这根心弦,除了平等、尊重、爱心以外,还要善于架起沟通的桥梁,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多和学生交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问题时,我一般不会粗暴地乱批评一顿,而是找学生耐心谈话,以心交心,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谈心,学生的心灵向老师敞开了,通过交流,老师把握了学生思想的脉搏,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我们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心他们,多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困惑,跟他们一起解决难题,才能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走进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如果没有心与心的交融,就无法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心灵的琴弦就可能失去音准,产生不和谐的音符。如果我们也能像陈燕那样用爱心与执着去触摸学生每一个心灵的琴弦,用理解与真诚洞察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调好不和谐音符,再调出精准的音律,定能奏出美好的乐章,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上一篇:向本我的跳跃 下一篇:高校规章制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