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空间对雕塑语意认知构建的影响

时间:2022-10-14 04:09:39

心理空间对雕塑语意认知构建的影响

心理空间由框架和认知模型构建起来,它可以把客观形态和相关意义动态映射模式化。更具体地说,心理空间是雕塑语意的加工厂,它能在一定的框架范围内将表征空间和所指空间通过映射产生出新的语意结构。如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李时珍人物雕塑,受众的心理空间在湖南的大学这个框架内将人物李时珍这个表征空间和中医这个所指空间映射,让人在头脑里自然产生出湖南的中医药大学新的语意认识,这一整合很好地突出了学校独特的学科特色以及标志性的识别特征。

从心理空间可以发现,雕塑语意的认知构建首先需掌握心理空间的维度。认知心理学家布莱恩特将心理空间划分为六大类:符号空间、呈现空间、所指空间、关联空间、虚像空间以及意义空间。这六空间在人的认知过程中通常按照依次类推的关系加以排列。就雕塑的认知而论,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李时珍人物雕塑为例,当人第一眼看见这一雕塑时,人物的外形首先在呈现空间中形成,同时,“李时珍”三个字会在符号空间中映射呈现空间中的形态。通过记忆,在所指空间中调取“古代著名的中医”这一信息,再在关联空间中形成前面四个空间的映射。通过映射的结果,在虚像空间中重塑这一场景,最后,在意义空间中整合出了“雕塑要表达中医”这一概念。每一个空间,每一个关联和映射都是一个联系的整体,这就是雕塑在人的心理空间中的认知维度,只有每一个空间的映射都能达到人的认知空间,才能形成雕塑语意的认知,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超过或不及任一空间的映射都无法有效地形成雕塑语意的构建。

其次,构建雕塑语意的认知需认识心理空间的整合。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理解、判断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心理空间的整合具有由笼统到具体、由表象到实质的整合顺序。认知心理学家贝彻从整合构造角度提出了首序整合、二序整合和三序整合三层序。首序整合是对复杂的、感知的、体验的东西进行心理的归纳和统一。当对一个雕塑视觉感知时,心理空间对雕塑的特点,如形状、颜色、材质、位置进行处理,即感知整体的第一印象。如湖南工业大学的校园雕塑,当看到这座雕塑时,首先是对不锈钢材质的主体坐落在瓷板与砖块交错的水泥底座上的整体印象,然后是对雕塑主体的细化,对不锈钢材质、几何的身躯、球形的顶部、发散的钢管的判断,最后得出初步的认知:这是一个不锈钢的几何体。首序整合是初步的、基于感觉和印象的,是在不同的心理空间中将感知体验的东西进行归纳并整理,形成局部知识的统一。二序整合和三序整合是在首序归纳和融合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心理空间的反映。二序整合关注的是认知和所指意义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反映在物体的基本符号功能上。就上面的湖南工业大学的校园雕塑而言,在二序整合中,几何的身躯暗示了人的抽象形态,球形的顶部、发散的钢管又象征了太阳的形状,球形的顶部、发散的钢管在上,而几何的身躯在下,最终在心理空间中整合为:一个人托起一个太阳。三序整合是超出首序和二序整合更明确的心理空间的整合,是对物体符号化的精细加工及对映射文化敏感的重新定义。以上面的湖南工业大学的校园雕塑而而论,在三序整合中,雕塑表达了莘莘学子在湖南工业大学求学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拥有美好的明天这一文化语意。首序整合、二序整合和三序整合是心理空间精细加工生成的,也是雕塑语意整合的连续过程,只有掌握这一整合,有效地利用这一整合才能构建雕塑语意的认知。

最后,合理筛选表征空间与所指空间的关系对雕塑语意的认知构建至关重要。雕塑的表征空间指的是雕塑的本体,而所指空间指的是本体所代表的一种符号,表征空间与所指空间的关联构成了雕塑语意的基本框架。因此,掌握表征空间与所指空间的关联,合理筛选表征空间与所指空间的关系对受众在心理空间中激活雕塑语意的认知尤为重要。表征空间与所指空间包含以下六种关联:

(一)对应关联:表征空间与所指空间存在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上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李时珍人物雕塑,李时珍这一表征空间与中医所指空间就存在对应关联。但是,必须注意到这两个空间中存储的信息是整合必要的原材料,只有当这些存储信息被激活才会产生关联从而产生意义,如果有一方的信息无法与另一方对应,这些存储信息就无法被激活,因而无法产生出关联的意义。现在高校内许多抽象的几何雕塑之所以无法被人解读,主要原因就在于表征空间的抽象几何在受众所指空间中并没有相应的信息源与之对应,自然会令人“读不懂”。

(二)类推关联:表征空间与所指空间在适宜的情境下具有共性联通关系,这些共性存在一种类推连通的映射。如长株潭高校中常见的人物雕像,“”在心理空间中能使人自然产生“伟人故里”的想象,令人具有了对雕塑、对湖南高校产生类似性的联想。类推关联产生思维的连贯,事物由此及彼的性质、特点以及人类文化、感情的类推关联把各种事物、事件联系起来构成了认知语意的网络。

(三)部分与整体关联:表征空间与所指空间被视为客观的部分与整体的关联结构。如湖南大学的《千年锤》雕塑,其外型就是取自锤体的部分,而所指体现了锤体的功能,象征了湖南大学在历史风雨中千年锤成,莘莘学子历经“千锤百炼”方可成材的意义。

(四)相对关联:所指空间带有启示性、含蓄性、隐喻特征的雕塑形态总能给人想象的空间,变知识的强迫消化为让人主动地接受,往往带有反思的韵味。相对关联是指含蓄的、非直白地将雕塑的形态通过置换同构等造型手法进行启示性语意设计。它融理性于感性之中,目的于手段之中,内容于形态之中,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段,将雕塑的信息诉诸于人们的想象,通过情感和想象的诉求,使公众与之具有亲近感,愿意驻足去品味,雕塑设计在考虑艺术问题之外,更多地去关注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发展,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的状态,正视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环境的影响。这是当今雕塑语意传达的主流,设计师通过雕塑激发人们对自然、对环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五)文脉关联:所指空间带有独特的文脉语意,就高校雕塑来说,要体现大学自身的文化,体现大学所处的地域文化,体现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世界文化。脱离地域特点、人文历史的雕塑作品,尽管看上去似乎有“现代感”和“时代感”,但实际上只是采用大同小异的“抽象线条、球体、几何体”,丧失地域文化基础,失去文脉的主线,难以形成经典之作。

(六)体验关联:雕塑的表征空间作为校园环境空间的一部分,可以从公众参与性方面进行形态塑造,强调公众与雕塑的互动性,使雕塑与周围的空间活跃起来,给公众一个心理释放的情感场所,让公众在娱乐体验中认识事物,理解雕塑创作者所指的思想主题。公众在与校园雕塑交互的过程中更能感知和体验到雕塑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容易产生亲切、互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本文作者:章勇、徐平 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对广播电视发展的作用 下一篇:雕塑创作中民族性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