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的道义担当

时间:2022-10-14 03:43:30

郭老师,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来自鲁西北大山里的地道的农民的儿子。或许血管里都流着宽厚朴实的血液,这个时任教导主任的代课老师总是特别关照我。不知他是不是从我胆怯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个13岁女孩离家求学的惶恐,还是真觉得我的文章写得好,反正,每到周五的作文课,他宣读的第一篇文章往往就是我的。

对于一个离家20余公里,第一次走出乡村来到城市的农家孩子来说,那些宣读,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文学的认可,更多的是在我孤独、焦虑、凄清的小心儿里流泻进阳光,伴我慢慢地从对父母强烈的思念里走出来。

初中要毕业了。和所有的农村家庭一样,经济的负累让我不得不快速缩短求学的路程。遵从父母的要求,我决定回乡参加中专考试。那年定向招生,所在乡镇的1000多名毕业生分得了10个名额。而成绩一向很好的我却在预选中名落孙山。这样的失败宣告或许就意味着我求学生涯的终结。在极度的绝望和沮丧中,我和姐姐来到郭老师的办公室。明白来意之后,这个一贯和蔼的老人拍案而起:“我这么好的学生,到你们的乡里居然连预选都通不过!”他轻轻地转向我:“等等吧,我给想想办法。”几个小时后,他回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备战迎接冲刺的好消息――预选,在他颤巍巍的努力下已经通过。

在他代我课的一年时间里,我还多次到他家里吃师母做的青菜炖豆腐。师母在烧过的煤球上种出的青菜,和着豆腐的香气,成为常年吃咸菜的我少年时代最香醇的记忆。一直不能忘却的,还有我丢失学费后他悄悄的垫付。记得当班长给他汇报班里只有我还没交学费的时候,他只是若无其事地点点头,甚至没有看我一眼。我知道,他是怕我脆弱的自尊再升腾起一丝伤感。而还他这笔学费,已经是三年之后的事了。

再后来,我走上和郭老师一样的路途。但在毕业后见过他一面之后不久,就在一个并不阴霾的早上听到他离世的消息。带着对上天不公的怨恨,我流着泪扎进课堂。我希望以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践行面对郭老师时许下的承诺:爱岗敬业,善待每一个孩子。

鲁迅说,“厚泽深仁,遂有天下。”在殴打、辱骂、脸上刻字的恶性,每每见诸于报端的当下,我们不得不接受来自社会谴责与批判,不得不承认教师公平之心的匮乏、职业操守的忘却、奉献精神的缺失、耐心热心的落寞一定程度的存在。尽管这背后还有很多制度的原因,但身为师者,我们应当明白,良善和宽厚是为师者首当其冲的道德大义。回望并叩问,学生迥异的家庭背景,有没有左右我们的教育行为?他们焦灼之时,我们有没有陪伴身旁,赠他们心底的轻松?面对生活困难的学生,我们还能心生怜爱,解囊相助吗?其实,让孩子们一生铭记的,或许就是那个褒奖的眼神,那句鼓励的话语,那抹真诚的微笑,那次默默的相助,那次真切的提醒,那次执着的肯定。这些看似简单的教育细节,实则就是教育的核心。

站在这个秋菊绽笑的时节,我再次想起郭老师。他从未有过自我标榜的功利之心,从未有过道德楷模的封号,然而,他却用最为平凡的举动将好老师的职业操守和育人温度播撒进教育的四季:善用鼓励,懂得欣赏,温良谦和,心怀悲悯;拥有面对功利的淡然、不坠世俗的超脱、物欲横流中的宁静、为生命奠基的纯粹的人生夙愿。

在如他一样的师者的眼里,孩子的每一个举动,都是霓裳羽衣的美轮美奂,都是水袖长舞的人间惊艳。由青丝到白发的人生历程里,他们只做一件事:给每一颗稚嫩的心灵播撒进恣肆的愉悦、纯澈的温暖、辽远的眼界,赐他们一段成就的绚烂。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二实验小学

上一篇:用心感受教育的幸福 下一篇:反思语文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