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时间:2022-10-14 03:22:54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水利工程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水泥混泥土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与程序的合理性对整个工程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配料要求、搅拌、浇注及养护技术等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must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project. The cement mix clay construction of water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ogram for the whole project quality has a pivotal rol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and the key to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the ingredients of the concrete requirements, mixing, pouring and curing technology, the technical key point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的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的课题。

一、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

混凝土工程施工包括配料、搅拌、运输、浇注、养护等施工过程,各个施工过程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各个施工过程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特别是进入11月份气温大幅度下降,这种寒冷的气候,对水利混凝土工程施工影响很大。

二、水利工程混凝土需满足的要求

水利工程混凝土应满足抗压、抗拉、抗渗、抗冻、抗裂、抗冲耐磨和抗侵蚀等要求。混凝土的质量和技术性能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及其相对含量所决定的,同时也与施工工艺(配料、搅拌、捣实成型、养护)等有关,因此合理地选择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在配料方面除应保证工地技术人员提出的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外,还要保证工地施工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3个方面的性能。流动性是混凝土能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流动性的大小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稀稠坍落度的大小。混凝土到工地后的流动性直接影响着工地浇捣施工的难易和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粘聚性好能使混凝土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不至于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拌和物在入模后经振捣,由于浆包不住石子导致浆往下走,石子留在表面,只有石子没有浆不能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水从内部析出至表面,说明此混凝土拌和物保水性不好,密实性差,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

首先,用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水泥必须保证品质,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和品质试验报告,使用单位应进行验收检验, 必须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出厂批号,这些报单在进场时要严格把关,必要时进行复检。进入工地后,要按批次分别摆放整齐,不得混放。使用前应以每次进厂的数量进行性能的检测。其次,用于混凝土工程的各种原材料必须经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混凝土拌和楼的计量器必须计量准确,每班称量前,要对称量设置时进行零点效核,并经取得开仓证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2.拌制控制

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拌制混凝土,减水剂必须称量后装塑料袋。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从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混凝土施工配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加以严格控制。施工配料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称量不准;二是未按砂、石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这样必然会改变原理论配合比的水灰比、砂石比及浆骨比。这些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流动性、密实性以及强度等级。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当无外加剂和混合料,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混凝土拌制不小于规定的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材料用量,必须按规定的坍落度拌制混凝土,对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浇筑。拌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拌和深度,重点检查拌和底部是否有“素土”夹层。混凝土符合要求时,拌合物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3.混凝土的浇筑

(1)水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浇筑原则

1)先浇筑深的基础,既减少了排水工程量,又可避免深基础施工对相邻已经完工的浅基础的扰动破坏。

2)先浇筑自重大的部分,再浇筑自重小的,一方面可以使基础及早沉实,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自重大的部分对相邻较轻建筑物基础的牵动。

3)对于有上层建筑物的部位或是需要几次浇筑高度较大的部位应当先行浇筑,以防与较矮建筑的施工产生干扰。

4)确定施工程序后,应当对主要部分进行浇筑,然后在浇筑次要的和零星的浇筑建筑,在保证重要部分的前提下,也可穿行浇筑。

(2)底板混凝土的浇筑,严格按照浇筑顺序进行。施工缝留在后浇带上(后浇带宽1000 mm) ,外墙吊模部分高出底板面300 mm留水平缝,底板梁吊模高出底板面350~750 mm,此部分待底板浇筑振捣密实2h后浇筑,用φ16钢筋人工振捣,保证吊模处混凝土振捣密实,每段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浇筑,根据振捣棒的有效震动长度,根据振捣棒的有效震动长度,分排进行施工浇筑,不得出现施工冷缝。

(3)膨胀加强带的浇筑,按顺序浇筑至膨胀带位置时采用C35内掺27 kg/m3 PNF的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膨胀带采用密目钢丝网隔离,钢丝网加固竖向采用φ20@600,厚度>900 mm以上在竖向筋中部增加φ22腰筋一道。

4.混凝土的振捣

施工应当采用机械振捣,由于使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流动性好,采用斜面分两层布料施工法:“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不出冷缝”浇筑,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不可漏振或过振,摊灰与振捣应从对称位置开始,以防止钢筋及预埋件的走动,对于基梁交叉部位,钢筋十分密集,振捣时应特别注意,交叉部位面积较小处,应从四周插振捣棒,对于交叉部位面积较大处,应在钢筋帮扎时注意间隔500 mm左右,预留插棒孔(可在绑扎钢筋时,插管径为48 mm的钢管,钢筋绑扎完毕后拔出)。要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规程操作。浇筑到上表面,必须按照标高线,用木杠或木抹找平,平整度要求在规范要求以内。

5.混凝土的找平

底板混凝土找平用木抹子或长木杠将表层附浆集中赶到一处,人工清走,然后进行第一次找平,平整度要求在规范要求以内,护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第二次找平,目的是消除护凝土表面微小的收缩缝。

6.混凝土的养护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其内外温差,确保不出有害裂缝,因此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序。 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按图纸设计要求,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中心温度,将两者的温度控制在25℃以下。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有保温和保湿法。 保温是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至于过快散失,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四、结语

混凝土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结构材料之一,随着水程工程项目的扩大,混凝土用量也越来越大,混凝土施工质量是整个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生命,如果混凝土强度严重不足,将会造成结构承载能力的下降,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对混凝土工程的要点质量要严加控制,这样可以延长水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节省工程费用,对实现经济、安全的工程建设管理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王淑娟,等.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4).

[3]盛莉.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J].吉林水利,2006,(11).

上一篇: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下一篇:结合工程探讨预应力抗拔锚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