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世界雕塑大会的文化价值

时间:2022-10-14 02:59:07

长春世界雕塑大会的文化价值

自2003年至今,长春市已成功地召开了4届中国长春世界(国际)雕塑大会(第一、二届称“国际雕塑大会”),全世界雕塑精英齐聚一堂,共同磋商雕塑艺术的走向与技艺,可谓在中国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雕塑艺术盛会。大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关注学术性、国际性、时代性,已成为全世界繁荣雕塑艺术的重要舞台,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权威媒体称为雕塑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日益显现其卓越的文化价值。

一、政府推进,打造世界闻名的城市雕塑文化品牌

长春世界雕塑大会是长春市政府多年来精心打造、坚持推进的一项国际性艺术大会,与其它的展会不同,这个大会一直是由政府主导,主办单位还有全国城雕委、文化部艺术司,在展会的层次和质量上,十几年来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坚定地成为雕塑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和维护者。2008年第二届国际雕塑大会之时,通过了《城市雕塑――长春宣言》,决定每三年召开一次雕塑大会,并更名为“世界雕塑大会”,这也是全世界60多个国家雕塑家的共同心愿。长春市敏锐地把握了这个时代的契机,把世界雕塑大会作为亮丽的一笔,加入到建设世界雕塑名城的宏伟蓝图中。通过对雕塑大会的精心培育,在世界雕塑艺术领域内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得到业界的广泛的肯定和认可。4届雕塑大会的成功举办,也创造了一个城市的奇迹――用雕塑打开世界之门,让长春跃升为国际艺术名城。雕塑在这里,已经深深融入了城市文化内涵之中,不仅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成为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展现出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魅力,长春因雕塑而走向世界,世界因雕塑而了解长春。

二、文化包容,搭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平台

艺术无国界。秉承“友谊・和平・春天”的主题,4届雕塑大会,云集了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雕塑家和文化学者参会,可谓群贤毕至,盛况空前。他们在这个崇尚雕塑艺术的城市,创作、展览、演讲、交流,同时也在融合、积淀、传承着雕塑艺术的精华。从作品到论坛,都体现了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的展览空间内,收藏、展示了包含爱斯基摩人文化、玛雅人文化、毛利人文化、印第安人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雕塑艺术形态,还有来自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亚洲等不同地域的雕塑家们创作的极具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质的作品。通过这个国际艺术平台,建成了世界上非洲马孔德木雕数量最多、品种最全、艺术水平最高的博物馆,收藏了坦桑尼亚、马拉维和赞比亚等非洲东南部国家的12,000多件非洲绘画及木雕作品;长春雕塑艺术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雕塑展览场馆,几乎涵盖了中国当代最著名雕塑家的经典力作。在雕塑大会期间,在这样世界一流的展览空间内,各国雕塑家们丰富的艺术灵感以及高超的雕塑技艺得以展示和交流,有思想的对话,也有文化的碰撞。以这样宽容的心态,举办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和世界雕塑大会,并彼此尊重文化价值观和艺术诉求,通过雕塑与人的联系,营造支持文化多元性的氛围,由此形成了世界性的文化吸引。让这里成为雕塑家们向往的精神家园,是长春世界雕塑大会不懈的文化追求。

三、展会并行,积淀厚重的文化艺术财富

从1997年开始,长春市至今共举办了15届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4届世界雕塑大会,100多次雕塑专题展览,为城市公共空间留下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位雕塑家精心创作的691件雕塑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取材丰富、风格迥异、流派广泛、材质多样,其中许多作品出自世界级雕塑大师之手,如罗丹大师的雕塑作品《思想者》《青铜时代》《巴尔扎克》、《加莱义民》《行走的人》,泰夫特的名作《和平之星》等。也汇聚了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的代表作,如由叶毓山、潘鹤、程允贤、王克庆、曹春生5位先生共同创作的《友谊・和平・春天》主题群雕,在第四届中国长春世界雕塑大会期间,吴为山的代表作《孔子》又落户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此外,围绕展会还出版了一大批雕塑画册、论文集、杂志等文献,记载了长春雕塑大会发展的脉络和印记。如果说雕塑展览积累了一大批雕塑艺术精品, 雕塑大会则为各项高水平的展览提供了最广阔的交流舞台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学术导向,展会并行,相得益彰。为未来积累遗产,为未来建设传统,可以说,雕塑让一座城市拥有现代文明的印记,也必将成为积累未来文化遗产的宝库。

四、学术推崇,确立国际化的文化研究地位

近年来,长春世界雕塑大会在文化研究体系建造方面,日渐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众所周知,在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中国的国家博物馆等地做过的艺术展览及学术会议,就能获得世界的关注,那是因为这些场所已经建立起了声名远扬的国际化学术体系。长春世界雕塑大会在举办之初,就坚持了高标准的学术目标,每届雕塑大会之前,都成立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进行专业的活动策划,邀请全球范围内最知名的学者为各项展览、主旨论坛、大会论文集等把握学术方向,其学术效应足以放射到国际,具有国际话语权。从这个意义上讲,长春世界雕塑大会无疑是奠定了一个世界雕塑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学术地位。大会内容的设计,都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前瞻性。如第4届雕塑大会的主旨论坛,就是围绕人类文化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雕塑、世界雕塑的发展方向、当代中国雕塑与未来发展、国际雕塑艺术交流与组织间的合作、城市雕塑管理与创新、从中法文化交流看20世纪中国雕塑等前沿论题展开。大会期间代表性的专题展览有:雕塑之声――法兰西学院院士作品邀请展。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大会特别邀请法兰西艺术院的3位雕塑院士的16件作品组成特展。法兰西艺术院是法国艺术的权威机构,首次在中国展览承载着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中国写意雕塑展。写意雕塑是中国特有的雕塑创作风格,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作为一个流派在世界雕塑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首次展览共展出代表性的60多件作品;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雕塑作品展。策划这个展览,意在发现和培养中国青年雕塑人才;国家的文化复兴离不开艺术巨匠,只有在国际舞台上对优秀的艺术家进行全方位推介,才能有效树立起国家文化形象。4届雕塑大会,从论坛到各项展览,都坚持了高水平的学术要求,通过这个平台,创作雕塑精品、引领雕塑潮流,也引导雕塑审美价值的建立及文化思考,成为新的艺术思想、新的艺术流派、新的艺术模式的推介地,由此,长春世界雕塑大会的学术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五、模式构筑,引领文化传播的示范作用

雕塑艺术是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文化精粹,凝聚着艺术家的思想和灵魂,镌刻着时代的印记,彰显着历史的脉络。这样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一门艺术,需要一个公共的渠道来推广和交流,长春的雕塑大会,正是这样的渠道之一,它不仅是创作、展览和学术交流,更是一种文化传播。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长春雕塑展会不断升级和转型,并且在城市雕塑精品数量、展示空间建设、大众审美普及等多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不仅提升了城市文化内涵,而且对世界雕塑艺术文化交流及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每年一次国际雕塑展、3年一次世界雕塑大会也形成了长春城市雕塑建设的一项固定模式。通过国内外雕塑家的创作、交流、对话,对新的作品及文化现象的阐释和解读,最大可能性的为不同风格的优秀雕塑作品提供传播及推广渠道,从这个层面讲,长春世界雕塑大会是站在先进文化传承的高度,实现优质雕塑作品跨越时空的对话,推动着不同文化的超越国界和种族的交流与学习,尤其是对于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走向世界,争取国际话语权,获得国际认可与尊重,意义尤为重大。长春的雕塑大会还建立起以政府为运作主体、艺术委员会为策划主体、世界各国艺术家为活动主体、广大民众为参与主体的“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国际艺术展会持续发展的新路,这显然起到了文化传播的示范作用。

六、文化惠民,坚持公益性的文化策略

宋春华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发挥雕塑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主体地位》一文中指出:城市雕塑与公众活动相结合,才充分实现环境艺术价值。当代的城市雕塑正在通过具有地方地域文化特色的集体创造与经营,促使城市雕塑成为一种表征地方文化诉求的方式。长春世界雕塑大会自创办起,就着眼于城市的未来,紧紧抓住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把雕塑建设与城市发展、文化繁荣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强调惠民的功能,强化雕塑大会的群众性,大型活动集中安排,丰富的展览及活动全部对市民开放,还设计一些群众互动项目,让热爱雕塑的市民参与进来,每届雕塑大会期间都是这个城市的节日,打造了一场雕塑视觉盛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展会期间连续七年开展的“万人看雕塑”大型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此活动方式灵活多样,覆盖人群广泛,涉及人群涵盖了社区居民、农民工、低保家庭、残疾人、军人、孤儿、环卫工人、华侨子女、外国友人等各层面,参加活动的累计达几百万人,这一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市民参与城市雕塑欣赏的热情,并真正让雕塑艺术植根于市民心里,发展于百姓中间。将公益性作为一种文化策略,让社会各阶层的人更容易接触雕塑艺术,也让热爱雕塑的每一个人都能广泛参与,并认识和珍惜所拥有的文化身份,这正是城市文化建设中,更深层次的探索。

长春世界雕塑大会,创造了一个文化的奇迹,它用十几年的坚持和提升,吸引着全世界优秀雕塑文化的不断汇聚,创造着雕塑文化发展的美好未来。在全世界这样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大潮中,长春无疑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它的文化价值,未来一定会得到证明。

上一篇:初中化学有效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Comicfans: From Guangzhou to 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