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新进展

时间:2022-10-14 02:12:55

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新进展

摘要:今年来,小儿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多被广大患儿家属所接受,其因留置针操作简单,留置的肢体活动方便,可减少患儿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的痛苦,深受患儿家长的喜爱,在儿科病房已被广泛使用。由于小儿好动,血管细、血管壁薄,留置针留置时间不长,为使留置针在儿科得到安全有效使用,国内护理学者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 护理新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36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28-01

1 留置前护理

1.1 在对患儿实施置管操作前,应向患儿家长说明置管的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合作,在留置过程中,小儿玩耍、活动时,家长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污染、液体外渗等。

1.2 留置针的选择。小儿专用静脉留置针,敷贴采用高透气性的专用敷贴,3M敷贴。

1.3 穿刺部位。一般选用相对粗直、富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固定的血管。总结了不同年龄的患者需做不同的选择,新生儿选用腋下较易固定、安全、留置时间长、儿童易留于手背静脉,头皮静脉易选用额正中静、颞线静等较粗的血管,静脉穿刺困难者可应用胸腹壁静脉留置。

1.4 穿刺要求。护士操作技术要熟练,操作前仔细检查留置针,正确选择血管及留置针型号,严格无菌操作,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管,防止交叉感染。

2 留置期间的护理

2.1 加强巡视,及早发现问题。凡住院期间使用留置针的患儿,应进行床头交接班,勤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观察患儿体温有无变化,观察穿刺局部反应,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勤询问患儿家长,患儿有无不适,如有异常及时拔管。

2.2 封管液和封管方法。

2.2.1 封管液选择。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用生理盐水,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刺激性小,静脉炎发生率低,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无需稀释,避免污染,避免出血倾向。

2.2.2 封管方法。采用正压封管效果较好,可延长留置时间,笔者将十组病人进行对比,采用正压封管的病人有8人最长可留置7天还通畅,采用针管封管病人只有一半病人最长能留5天。可见将针头斜面进入留置针内均匀推注,则不会引起负压,采用脉冲式封管,封管液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将留置针及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洗干净,可预防血液回流造成堵管,减少堵管发生。

2.2.3 拔管方法。留置时间到期或因各种原因引起拔出留置针者,先用0.5%碘伏将穿刺部位消毒一遍,然后将针管拔出,用干棉球按压5-10分钟。若局部红肿明显或静脉炎明显者可采用喜辽妥局部外涂,早期可用25%―50%硫酸镁湿敷。密切观察局部及全身变化,发现感染症状及时处理。

2.2.4 留置时间。静脉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夏天最长不超过4天,冬天可留置5-7天,不超过7天,避免静脉炎的发生,保留3―4d血管内的血栓以新鲜血栓为主,易脱落,易冲散和破碎,可溶解吸收,对机体无害。为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并发症的发生,留置不要超过7d。

3 并发症的控制与处理

3.1 静脉炎。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非正常原因拔管占50.1%,护理人员应注意各环节的严格无菌,尽量选用三步操作法,首先用酒精在穿刺部位消毒,然后用0.5%碘伏再次消毒,待干后再次用酒精进行消毒,待干后进行穿刺。静脉尽量选择较粗血管,避开关节,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妥善固定。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先输刺激性、高渗性液,再输非刺激性。

3.2 药液外渗。为避免发生药物外渗,首先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经常巡视,同时告知家属避免肢体过度活动。如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拔管,拔管后局部用25―50%硫酸镁湿敷。

3.3 皮下血肿。皮下血肿发生主要是由于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术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穿刺者应熟练掌握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稳、准,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4 总结

综上所述,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期间重视安全管理,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规范无菌操作,正确冲封管,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做好护理,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留置针使用有效性,使其能够真正减少患者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 崔文,宫以云,武振宇.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J]. 护理研究,2007,21(12C):3340

[2] 陈月英,孙秀风.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J]. 护理研究,2008,22(3A):589

[3] Piumer W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travenous therapy[J]. 5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1993:100-130

[4] 许燕,赵艳伟. 头皮套管针的留置时间与其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2):3

[5] 王鸿利,王学锋. 血栓病临床新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26

[6] 艾芳. 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与留置时间的护理[J]. 医学信息,2008,10(8):1374-1375

上一篇: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诊治分析 下一篇:某基层三甲医院预约住院手术率的现状调查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