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时间:2022-10-14 01:53:08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关键词】物理课堂 演示实验 作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36-02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演示实验,既有助于知识教学,也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无论是在展示物理现象、导出物理概念还是发现物理规律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外物理教学界中就流传这样一句话:“没有演示实验的一堂物理课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演示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学生实验器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演示实验更显得重要。据统计,在现行的初中物理教科书中一共安排了100多个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验中,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物理概念和规律,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归纳和总结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教师的演示实验还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起到示范的作用,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下面具体谈谈演示实验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好演示实验。

一、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所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求知欲强。教师如能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用精彩的演示实验来引入课题,可使学生对该节课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课本中的引言部分时,就可以很好地利用演示实验。这一节课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学习内容,课堂效果的好坏将关系到今后整个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要上好这一课,就要把这一节课的几个演示实验做好,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思维处在兴奋的状态中,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又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的教学内容时,先做演示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水,再将略小的试管放入大试管的水中,然后向学生提问:若手拿大试管将其倒置,小试管将会怎样?绝大部分学生都很自然地想到小试管因受重力而掉下。然而在实验中,学生惊奇地发现并没有出现他们预想的结果,他们感到疑惑不解。教师及时点拨:是什么使得小试管不下降反而上升的呢?小试管除了受重力外,还受什么力作用?这样,学生在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学习,整堂课学生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

2.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当前我国中学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改革要求教学中要注意“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加强演示实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首先,物理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都将给学生的感官以多方面的刺激。教师可从中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如何得出观察结论。例如,在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问:①本实验需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时光屏、透镜、火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如何?②在光屏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像?③适当改变物镜距离后像的大小有何变化?光屏上是否一直都有像?若没有,是在什么情况下?通过提问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其次,演示实验除了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形象外,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能力。演示前,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实验仪器、实验装置,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使学生从观察现象到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清整个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维活动。例如,在讲授“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时,用三块砖做实验,先将一块砖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让学生计算其对桌面的压强,然后提问:另外两块砖怎样摆放,才能使三块砖对桌面的压强与第一块砖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绝大多数学生由于思维定势,都没有想到正确答案。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行设计实验和计算,逐步得出正确的做法。实验中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如“三块砖怎样放置对地面压强最大?怎样放置对地面压强最小?”等问题。这样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从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次,在物理演示实验中,学生受到实验现象的启发,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往往会萌发出新的想法,并设法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验证。同时在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中,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些都符合“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都能使学生知道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物理演示实验,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可以达到规范学生实验操作的目的。除示范操作外,实验过程中教师合理的问题分析、准确的数据获得、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及贯穿始终的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的品质和人格得到提升。

二、如何做好物理课堂演示实验

要想使每一节课的演示实验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做好演示实验的各个环节。

1.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这些准备主要包括仪器的选择、检修。上课前教师要根据实验的要求和目的来精心选择实验仪器。例如,讲温度计时,就要选择尺寸较大的演示温度计,以便教师操作和学生观察。为了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教师在上课前还要对仪器逐一进行检查修理,以保证所用的仪器性能良好;还应提前进行演练,以免课堂上演示时出差错,费时误事。如果预演失败,应及时查明原因后再做,直至效果满意为止。

2.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教师在使用实验仪器、连接和装配实验装置及演示实验现象时动作要规范、标准。例如,在电路连接时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电路时应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灯点灯,灭酒精灯时不能吹灭,等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2)注意实验的可视性。演示实验必须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例如,在电学实验中,最好能把各个元件固定在比较大的演示板上,挂起来进行演示;有条件的话,可用实物展台把一些较小的仪器,如电流表、电压表、体温计等进行放大投影,以增强实验的可视性。

(3)注意学生的参与性。按照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不能只由教师做给学生看,讲给学生听,而应该尽量让学生也参与其中,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进行启发提问,多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能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例如,在讲解气压与流速关系时,“用漏斗吹乒乓球”“飞机升力演示”等实验,都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其效果要比教师演示后再讲解好得多。

(4)注意多媒体使用的合理性。现在多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一些教师为了省事而全部用多媒体课件替代传统的演示实验,这将使实验的真实性、演示的示范性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削弱对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的培养。

多媒体虽不能替代演示实验,但对于一些难以用常规方法完成的演示实验,如“分子结构”“晶体熔化过程”等,如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演示或进行补充展示,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5)注意实验用语的准确性。物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例如,“垂直”不能说成“竖直”,“滑动变阻器”不能说成“电阻”等,否则将对学生正确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产生不良的影响。

(6)注意控制实验时间。演示时间过短,学生看不清实验现象;时间过长,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会削减课堂教学内容,造成课堂效率低。所以,要有意识地控制实验时间。例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为了节省时间,要提前加热水,否则实验时间会过长。又如,在进行“观察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时,要注意调节火焰大小,以保证温度不能上升过快,否则学生可能无法看清实验现象。

3.引导得出实验结论

演示实验操作结束,收好仪器后,教师应趁学生兴致正浓、印象尚深、求知心切,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的各个环节及环节间的关联,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对所完成的实验进行合理评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功效。

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演示实验,对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能起很大的作用。要大面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在物理课堂中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责编 王学军)

上一篇:浅谈开展培育木瓜苗主题实践活动 下一篇:有效提升英语课堂训练效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