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奈光色语言的应用

时间:2022-10-14 01:22:52

浅析莫奈光色语言的应用

[摘 要]克劳德•莫奈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在印象派画家之中,唯有他终其一生都在坚持印象主义的原则和目标,因此也是唯一在生前赢得大众实质认可的印象主义画家。他毕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早期的《日出•印象》、中晚期的《鲁昂大教堂》系列以及晚期的最后作品《睡莲》系列都给后人提供了研究印象派的丰富资料。莫奈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探索精神,也是现代艺术家的楷模。笔者在本文中对莫奈作品形式语言和光色语言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莫奈 印象派 光色语言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069-02

画家的语言是色彩和笔触,如果说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那么欧洲绘画就是写实了。有的人对中国画不以为然,总不明白那几笔勾勒的美在哪里呢?可是,众多的人提起西方绘画却充满了仰慕之情。梵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每一个名字都令人心动,有的时候一些人却也不能免俗,为的是显示自己的高深而装点门面罢了,因为他对这些大师的画风并不了解,甚至连其代表作也说不上。

画家都是极有个性的人,其个性体现在不同的画风和其所运用的各种绘画语言上,或激越,或优雅,或伤感,或具风韵和影响,或具情调和活力。我们在研读西方绘画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写实主义画法形成于达•芬奇。艺术家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他的作品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集华丽、典雅、宏伟、和谐于一体的画风,被时人称之为“古典主义”画风。以达•芬奇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画家,其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的主题。他们善于运用光和色彩的瞬息变化来抒感。光色是变化的、让人琢磨不定的。画家永远都处在对光色的追逐中,因此其作品中光色的每次组合都充溢着崭新的诠释,使画面如一首首旋律各异的乐曲,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不可否认的是,印象派绘画是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外光写生的基础上进行自觉的改革和发展,解决了现代主义、浪漫主义都没有真正解决的色彩问题。研究绘画艺术的人都将其视为艺术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座里程碑。印象派绘画理念与行动对现代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莫奈将修饰性和平面性都融合到绘画中,在毕生作品中实践着其独特的艺术见解,对现代法国绘画和中国当代艺术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为后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学习研究经验。

19世纪是油画创新发展的世纪。这一时期,油画在经历着一次色彩的变革。英国画家J•康斯特布尔把油画写生由室内搬到了室外,从而获得了丰富的色彩体验,这是他在以前的室内写生中从没体验过的。他从中得出了补色原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进而法国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也把创作的地点从画室搬到了室外。他们通过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的自然风景写生,对景物的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认识到时间、环境、气氛都可以烘托主题,起到烘托艺术意境和情调的作用。于是,大量具有风、雨、晨、暮等特定的色彩气氛的绘画作品产生了。

莫奈生于巴黎,他的少年时代是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度过的。他以漫画起家,在漫画方面有一定名气后受到布丹的注意。可以说,其艺术生涯是从与布丹认识开始的,并得到过布丹的忠告:“当场直接画下来的任何东西往往是有一种你不能再在画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用笔的生动性。”这对莫奈走上印象派道路起了重要作用。布丹的忠告渗入了莫奈的灵魂,成为他终生追求的画旨。莫奈的画描绘了从大自然中得到的稍纵即逝的印象,散涂的笔触急骤地涌上画布,给画面上即便是最暗的阴影区也带来了色彩。莫奈是第一位以他的绘画深入探讨这种视觉现象的艺术家。他并不想按照我们已知而习惯的状态去描绘物体,而是要尽可能准确地按照我们所见的状态去表现它们。莫奈逐渐形成了新的画风,包括呈斑块和漩涡状的散涂笔画。莫奈之所以能够对印象派绘画作出如此之大的贡献,是与他对自然的仔细观察以及对生命的激情和热爱分不开的。这也是一位艺术大师所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和精神。

1872年,莫奈绘制了扬名于世的作品《印象•日出》。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勒阿弗尔港口日出的景象。这幅画最典型的特点是它画的是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运用的画法是近乎速写的。直接点彩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影,运用多种色彩对在这个特有天气下的光线造成的物体的色彩变化进行描绘,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却多而不乱地统一在一个色调中,并非完全写实地描画具有了对小船依稀可见的印象。整个画面处于一种阳光即将穿透晨雾的境界,海水被晨曦染成有点暖意的微妙色彩,天空被各种色块晕染成通透的微红,水的波浪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绘成,层次分明,远近的空间感处理得十分到位。这代表着莫奈的早中期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形成,以研究光与色为不变的原则,在表现光与色的关系时,不强调固有色的恒定,暗部阴影是不同性质的光,不使用黑色。这种绘画风格与古典主义绘画风格在表现上的不同在于解放了笔触,反对平涂,用点彩的效果分析色彩的细微差别,制造空间混合。可以说“光•色•印象”就是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概括。这表明画家这一时期开始自觉地对光与色展开探讨和体会,并以绘画这一特定形式来表现出来。

晚年的莫奈在自己的宅邸中种植了许多睡莲。他因为风湿病已不能在画架前作画,便在家里客厅的墙壁上,用绑着长杆子的油画笔作睡莲的写生,水光花影,斑驳闪耀,虽然已经不像当年年轻力壮时的严谨,但其敏锐的色彩观察力和表现力更加娴熟。

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到现在数字化、计算机的应用,科学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但我们要反思一个问题:在这样拼命地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人类的精神追求得到满足了吗?就如同一个唯利是图的科学家无法作出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的贡献一样,一个只满足于物质生活的艺术家也不可能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旷世作品。莫奈的《睡莲》为何能有净化心灵的震撼作用,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包括他对“光与色”的不懈研究,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情,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吴甲丰印象派的再认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2]杨永胜莫奈画集[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

[3]〔美〕约翰•霍华德著,平野,殷鉴,甲丰译印象派绘画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康宁时代艺术(经典•中国美术)[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收稿日期]2010年5月13日

[作者简介]李葶: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上一篇:浅谈学习西方油画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下一篇:视错觉因素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