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要从“细节”入手

时间:2022-10-14 11:45:34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要从“细节”入手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良好的医患关系始于“细节”,医患之间各种冲突的发生,往往也是一些“细节”引发的。想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必须从“细节”入手,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细节一:说话有点“冲”

临床医务人员工作繁忙、压力大,在和病人交流的过程中,常会忽视病人及其家属的感受。面对“纠缠不清”的病人,医生往往会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讲话语气也有点“冲”。有一次,一位不止的腹痛病人来求诊,当班医生正忙着,头也没抬就说:“不要急,按顺序来!”结果,陪同家属一听这话立即火冒三丈,病人都痛成那样了,家属能不急么?如果医生能够理解病人及其家属焦急的心情,语气稍微婉转一点,相信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细节二:表情有点难看

当前,简单的问诊可有可无的体格检查不可缺少的辅助检查昂贵的处方,这种机械式的诊疗模式使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少了。医生的面部表情是机械的、冷漠的,甚至是“难看”的。殊不知,医生这种“难看”的表情,会令已承受着痛苦、心情本来就欠佳的病人心里很“不舒服”,甚至反感。在这种心境下,如何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呢?其实,医生若能表现得亲切一点,有人情味一点,和蔼一点,对病人而言,就是“一剂良药”。

细节三:看病有点“马虎”

医疗来不得半点马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句话在临床工作中,真是至理名言。一次,急诊内科转诊一位“急性胆囊炎”的女病人至外科,外科医生很熟练地给她开了几种抗生素打点滴。不料,就是这张再简单不过的处方,竟引发了一场医疗纠纷。为什么呢?原来,这位病人是位怀孕三个月的“大肚子”。当班医生没注意,病人也没提醒,结果给孕妇开了禁用的抗生素!!

细节四:态度有点“不耐烦”

繁重、紧张的临床工作导致的职业疲劳使部分医务人员面对病人或家属的询问,常“金口难开”,甚至“不耐烦”。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医生,自然不会给病人留下好印象。病人会觉得这样的医生不可靠,不可信任,甚至会就此埋下医患冲突的“种子”。一次,有一位中年醉酒病人被送入急诊科观察室。由于病人反复呕吐,家属一次次呼叫医生。当班的年轻医生被叫得有点不耐烦了,便随口说了一句:“喝醉酒,有啥大不了的!”结果,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该病人半夜猝死,病人家属在急诊室大吵大闹,责怪医生失职。其实,这位年轻医生若能对病人耐心一点,与病人家属沟通时能够心平气和一点,就算最终无法改变病人猝死的结局,病人家属也会通情达理,不至于在医院大吵大闹。

平心而论,大多数病人对医生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能够注意这些“细节”,用心和病人交流,医患关系就一定会往和谐、融洽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治腰亲历:求医真烦难 下一篇:5种练习,有效康复肘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