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理解木兰

时间:2022-10-14 11:11:28

语文教学中,品读古诗,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可以提高学生对人性、对社会的认识。但是多年来,中学语文课教学常常有一种误读文本的现象,有些语文老师不能潜心于古诗中“涵泳”,甚至对文本不加细读,结果往往不能从诗歌的人性深处去得到熏陶,有的甚至受参考资料的误导,对一些名诗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在认识上出现偏差。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中讲过:“语文教师要抛开他信,建立自信,对文本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不能依赖教参。”只有抛开一切参考书籍,进行一次原生态的细读,我们才能真正领会诗歌的原创意图,正确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下面以《木兰诗》为例,从两个方面予以分析理解。

1.从时代背景来分析理解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这一时期,我国北方战乱频繁,各政权交替,各民族互相攻伐,民无宁日,民间反战情绪很明显,从这一时期的许多诗歌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木兰作为一个民间底层女子,她跟普通人一样,对战争是反感的,甚至产生恐惧心理都是正常的,她的反战情绪应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普遍情绪状态。她身上集中体现的是底层人民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对战争的反感。罗执廷在《民间立场与反战倾向》中认为:木兰绝不是一个尚武之人,不是一个渴望在战场上流血拼杀,建功名、争风头的巾帼英雄。

2.从诗作的三个场景来分析理解

诗歌第一个场景即开头一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叹息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所忧的是,家里无可去应征的人,父老弟幼。退一步讲,即使木兰的父亲身强体健,或者有长兄可代,难道木兰会欢欣鼓舞地送父兄上战场吗?木兰的“替爷征”实在是出于本性的“孝”,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并非因爱国而识大局去“为国征”,诗中一点也看不出木兰热衷于战争的字句。清代诗人杨文淳《题木兰祠》中的两句“不是爱从军,代父心良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正确的理解。

诗篇开头如此渲染木兰深重的叹息,足以表明她的烦忧无奈及反战情绪。对木兰代父从军的决定,王永在《思想倾向新探》中认为:“完全是从自己的家庭情况出发”,“没有也不可能表现出为国、为君、为民的爱国思想和精神。”

诗中详写的第二个场景是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和途中的所见所思。我们做个原生态的研读:“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不难发现,木兰购买战马及用具,并不是有经验、有次序的,她很可能不熟悉这些战略物资,加上她心里乱糟糟的,所以购买的时候不能一次性买齐备,购回这样,发现又缺那样。要知道木兰只是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子,她每天所做的不过是纺线织布,绝没有热衷于舞刀弄枪,更不会训练有素,她不是一个豪迈的女英雄形象。诗歌如此铺排渲染出发前的情景,无非是要真实地反映木兰出征前内心的慌乱与无奈。如果不是逼上战场,木兰何不“雄赳赳气昂昂”去保家卫国呢?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运用间隔反复的手法,以遥远的征程、艰苦的宿营环境烘托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的少女情怀。离家愈远,思亲之情愈切,而在此也没有什么豪迈之情展现,反倒是“燕山胡骑鸣啾啾”的环境再次衬托出她对环境的陌生感和反战情绪。

诗中详细叙写的第三个场景是:木兰还朝辞官,与亲人团聚。木兰十年征战,虽然“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甚至可以“用尚书郎”,但她丝毫不贪恋功名,她只有纯真朴实的心愿,“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接着铺陈全家人迎接木兰回归的热闹场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家人也绝没有埋怨她的不居功,而是出于亲情,满心欢喜,只要木兰平安归来,便是最重要的。在家人眼里,木兰仍然是一个女孩子,谁也没把她当成一个巾帼英雄。

而木兰自己的表现更展现了她天真烂漫的本性。“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她的调皮和喜悦心情,即使“伙伴皆惊忙”,也只是惊讶他们自己“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及其伙伴也没有谁表现出对功名的喜悦,都是以战争结束、亲人团聚、重归和平、平安生活为喜乐,可见当时社会中普通百姓都是反战、热爱和平的。

我们静心仔细阅读,也会发现,诗的前半部分基调哀怨、悲壮,后半部分则明快、喜乐。前后一对比,诗的主题也就显明了,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反感,就是本诗的主题。而木兰的形象就是一个淳朴天真、热爱家乡亲人的民间女子。因此,笔者认为任何参考书籍把主题解读为“表现木兰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把木兰形象拔高为“巾帼英雄”都应是误读。

(张玉冰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730030)

上一篇:由《归园田居》浅谈诗歌教学 下一篇:破折号:解读《雷雨》人物形象的又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