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时间:2022-10-14 10:22:16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摘 要】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论述了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结合实际对今后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云南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南涧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主产茶区的“西大门”。南涧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是大理州的主要产茶县、云南省重点茶叶基地县、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118个重点基地县之一,全县有茶园10.8万亩。茶叶是南涧县的一大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一种日常饮品,茶叶的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控制茶叶农残,确保南涧县茶叶产业健康、持续的稳定发展,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认真贯彻“目标安全、强化机制、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环保、控害、节本为目的,强化技术推广应用,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进全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着力构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有利地保护了我县茶园生态环境,实现了茶园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

1.主要技术措施

1.1农业防治

1.1.1选用抗性品种

新植茶园要注意搭配不同无性系品种,尽可能避开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并注意选用对当地主要的病虫有较强的抗性品种,以免使得茶树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1.1.2加强植物检疫

发展无性茶园时,引种需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并对引入的苗木进行追踪观察,以防止引进新的茶园病虫害。

1.1.3及时分批采摘

茶树新梢是多种主要病虫活动、为害和繁殖的场所,在采茶季节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恶化假眼小绿叶蝉、蚜虫、茶橙瘿螨等害虫营养条件,明显抵制这些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1.1.4合理修剪、台刈

适当时期的轻修剪、重修剪,不仅可以恢复和增强树势,还可剪去一些茶树上不同程度的病虫,同时形成对某些害虫的不良栖息环境而使虫量下降,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1.1.5科学施肥

茶园中施用腐熟的农家肥、菜籽饼等有机肥,并适当补充磷、钾肥,能改善茶树营养条件,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并加速茶树生长而避开某些病虫的为害。同时,施基肥破坏了土层中如茶毛虫、茶尺蠖等害虫的生存环境,降低下一生的基数。

1.1.6中耕除草

深耕可使病虫受到机械损伤或曝晒致死。秋季深耕可使表土中和落叶层中的越冬害虫暴露于土表而死亡。深耕结合培土可使茶尺蠖等成虫不能羽化出。勤除杂草,可以减轻假眼小绿叶蝉等的为害。

1.1.7清园

农闲季节进行清园,将病虫枝叶清除,可以减少第二年病虫发生的基数。

1.2物理防治

1.2.1人工消灭

对发生较轻的蓑蛾类害虫,可以及时摘除蓑囊,集中处死;对有假死性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的办法,减轻危害;人工采除病叶可减轻病害。

1.2.2诱杀

使用频振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有效诱杀茶毛虫、金龟甲等成虫;利用昆虫性诱剂诱捕器诱杀茶毛虫、茶尺蠖、茶细蛾雄成虫等。此外,还可以利用色板诱杀假眼小绿叶蝉、蓟马、蜡蝉等害虫;使用糖醋诱杀小地老虎等。

1.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天敌和微生物等有益种群来抵制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做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保护好赤眼蜂、绒茧蜂、捕食性天敌蜘蛛、瓢虫、草蛉和鸟类等,维护茶园生物多样性,以达到自然控制害虫种群的目的。

1.4合理农药防治

要正确、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科学用药,达到控制害虫,又能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茶叶。用生物源农药鱼藤酮、茚虫威防治小绿叶蝉、茶黄蓟马;矿物源农药绿颖、嘧啶核苷防治茶饼病;矿物源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在茶季结束后,冬季茶树修剪时使用,可消灭大部分虫卵和许多病源生物,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2.取得的成效

2.1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减少了茶农的生产成本投入;由于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同时减少害虫产生抗药性,茶叶质量明显提高,产品价格平均每公斤提高20元左右,可增收节支1000元左右。

2.2生态效益明显

由于茶叶绿色防控技术主要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技术控制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环境污染,天敌种群数量明显增多,改善了茶园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符合了当今人们生态环保的要求。

2.3社会效益突出

通过宣传、培训、大力推广普及茶园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培养了一批懂绿色防控技术的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和农民,绿色防控已成为企业自律、农民自觉行为。由于绿色防控技术的运用,茶叶质量明显提高,让消费者买得舒心、吃得放心。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了南涧县无公害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建议

南涧县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示范面积小、规模不大。为了全面发展本县的绿色植保事业,特提出以下建议:

3.1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示范展示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各种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努力使全社会了解、支持并合力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使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企业、农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3.2强化技术创新

在继续抓好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良方、良法,加大对技术人员、茶农的培训力度,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优化配套各种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3.3强化保障措施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及地方财政经费,确保绿色防控各项物资落实到位。

3.4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农药执法力度,从源头上治理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农残超标产品一律不准进入市场,依法推进绿色防控技术。

参考文献:

[1]赵丰华、任红楼、蒋双丰、郑杰,信阳茶树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控探讨.中国茶叶.2012.10.

[2]郭水木,福建省华安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及现状.中国茶叶.2012.2.

[3]胡义元、段巧枝、肖保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初探.中国植保导刊.2010年增刊.

[4]病虫绿色防控的优点及主要技术.中国农化招商网.

[5]中国南涧茶业.

上一篇:三种方法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对比 下一篇:关注文章表达方法,实现“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