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4 09:34:54

健康教育干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干预;糖尿病人;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42-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已成为糖尿病发病最高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9.7%,患病人数超过9200万,每天新增病例3000余人[1]。糖尿病已成为威胁群众健康的第一慢性病,然而其知晓率和受重视程度不很乐观,通过宣传有效的信息,改变糖尿病人不健康行为,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延缓并发症的出现。鉴于此本人通过对56例患者实施了综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56例因多尿,多饮,体重减轻就诊,查血糖高于正常水平,确诊为糖尿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35岁至55岁,初中学历16例,高中及以上40例,患病前未接受过系统的健康教育。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1.2.1.1 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了解病人及家族史情况,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掌握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工作背景,生活习惯,再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增加一些健康教育内容。

1.2.1.2 宣传方式 向病人发放关于糖尿病的图片、卡片、手册等宣传资料;每周集中一次糖尿病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相关知识鼓励家属也参与,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释;在走廊、墙壁设置宣传资料。

1.2.1.3 健康教育内容 ①心理护理。早期是怀疑心理,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怀疑态度,否认自己患病,拒绝治疗,不注意饮食,或采取无所谓态度,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2]。这一阶段心理疏导十分关键,帮助患者改变错误的认知,耐心,细致介绍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使其接受事实,并且通过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可以控制疾病,使其取消怀疑,满不在乎,拒绝治疗的态度,其次是要保持情绪稳定,过度的喜、怒、悲伤与糖尿病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内在联系,因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肝脏中的糖原释放入血,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故应学会控制情绪,保持情绪稳定。②饮食干预。定时、定量、定餐饮,清淡低糖高蛋白饮食,营养搭配合理。每日三餐,两餐之间可以加餐,注意营养的搭配,每日总热量=体重(kg)x20-40kcal,热量分配:早餐20%,中餐和晚餐各40%,或者每餐平均分配;营养比例一般糖尿病患者每日饮食中营养所含总热量的比例为蛋白质15%左右,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60%-70%[3];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热量,当病人因饮食控制而出现易饥的感觉时,可增加蔬菜、豆制品等副食,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凡增加一种食物时应同时减去另一种食物,以保证饮食平衡。清淡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油的摄入量在20g以下,禁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各种糖类、蜜枣、糕点、蜂蜜、含糖量高的饮料。③运动干预。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作用,增强末梢组织特别是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将更多的皮下注射储存的胰岛素调动到血糖中,对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要求患者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需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循序渐进,定时定量,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做到“三、五、七”,“三”指的是每天步行3000米以上,而且保证30分钟;“五”指一个星期运动5次以上;“七”指170减去年龄等于运动后的心率。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最好选择在饭后1小时血糖较高时进行,以活动后不感觉累为原则,运动时手边要备用糖块或饼干等易食用的小食品,一旦自觉有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食用,以预防或减轻低血糖症状。④药物指导及护理。当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仍不降低时,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胰岛素是最常用的降糖药物,避免剧烈晃动,不能冷冻,未开封的胰岛素放于冰箱4-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在常温下不超过28℃可使用28天,无需放冰箱,应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射,否则可因蛋白质凝固变形而失效,普通胰岛素于餐前30分钟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在餐前1小时注射,长-短效胰岛素(即普通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应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长效胰岛素,以免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胰岛素,而影响普通胰岛素的速效作用,注射部位应选择皮肤松软处,如臀部,大腿前及外侧,腹部,且要按顺序轮流选择,每次注射离开上次注射至少3厘米,重复注射部位要间隔8周以上,以防止皮下组织萎缩或增生,皮下硬结,局部红肿等反应,影响胰岛素吸收,一般要求每2-3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⑤出院指导。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病人及家属避免皮肤损伤,预防发生感染。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期间,注意有无低血糖反应,如出冷汗,颤抖,头晕,眼花,饥饿感,心慌等,立即口服适量糖果或糖水,并与医生联系。出院后要坚持自我保健,饮食合理搭配,戒烟酒,定期复查尿糖,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另外还要注意监测体重、血脂、血压等指标,定期进行慢性并发症的筛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病人血糖稳定情况,了解相关知识,三多一少(有一症状即可),低血糖出现情况。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症候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饮,多尿,体重减轻,有时尚可伴多食及视物模糊。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可致器官组织损害,引起脏器功能衰竭。如不进行积极防治,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而防治糖尿病仅靠药物治疗远远不够,需要综合治疗,有大量的研究显示,健康教育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可增强病人的保护能力,改变病人的危险行为因素,提高知晓率,控制患病率,并延缓其并发症出现。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系统地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有效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认知水平,使其自觉地采纳健康的行为方式,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方法,保持血糖稳定,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惠卿.营养师培训教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46.

[2]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4.

[3]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论文2000年度.老年糖尿病护理综述.赵辉,曾平.

上一篇:额尔古纳市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下一篇:常熟市梅李镇部分小学生及家长营养知识和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