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几种教学信息的有效利用

时间:2022-10-14 06:48:12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几种教学信息的有效利用

摘 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论采用什么形式或方法,要达成教学目标,几乎都离不开教师精彩的讲解与演绎。在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教学信息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副语言行为也起着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信息; 教学语言; 情感表达; 板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25-001

一、教学语言

苏联教育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智力劳动的效率。”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教学技能。

1.讲授

讲授是指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播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教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等类型。讲述常适合介绍化学史实、叙述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的内容。陈述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描述变化过程、实验现象等事实传递陈述性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概念与表象。讲解用于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剖析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比较复杂的内容的教学。讲演不受常规教学环节的约束,用较长的时间连续对某个专题进行系统的介绍和严密的分析论证等到适合于高层次的学生。讲授法运用不当,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为了避免,在课堂上凡是学生或经过努力可以掌握、了解的内容,教师应该敢于不讲、少讲或放手让学生来讲。

2.谈话或提出问题

谈话是教师通过预先设计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经过思考作出正确回答。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围绕着课题的重点或难点展开讨论,从而传授巩固教学内容、检查学习内容的一种方式。谈话要在学生具备有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时还要以观察、实验和练习等活动来配合。因此,教师运用提问技巧,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于简浅处深入,于细微处开拓,并能做到一波末平,一波又起,达到高超的艺术境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的提问技巧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2.1注意提问的速度。在课堂教学中切忌先叫学生,后提出问题,且提出问题后要停顿片刻,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这个片刻时间教师要捕捉学生对问题的反应信息。如:学生举手说明他有把握回答问题,眼睛睁得很大,头抬得较高则表明学生想试一试,而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老师的视线说明他对问题的理解不深,一时难以作答。因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确认提问的对象。

2.2提问要捕捉最佳时机。所谓最佳时机就是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之时,让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状态,产生一种欲罢不休的心理,从而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问题一旦解决了,他们又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2.3提问要择机给予必要的提示。在课堂上学生会有心理上的等待、恐惧及自卑感或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难以回答,这种情况下老师要给予帮助提示,消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和启迪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二、副语言行为

教学中的副语言行为是以语言为基础并且配合语言活动进行的,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眼神、微笑、手势、体态动作等非语言信号,它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但是有着重要的作用。

1.传递情感,反馈信息

副语言行为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场合代替语言,副语言行为跟语言行为配合,既可以增加信息的内容,更可以使信息实行多通道传输和多器官感受,使信息传输更加可靠和有效。教师应当凭借自己的情绪色彩来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对此批评道:“如果教师像‘教学机器’,学生以‘冷眼相待’,最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没有用的。”

2.实现课堂教学隐性化管理,调控教学过程

抬手、摇手、扬手和手指动作构成的手语能增加情感色彩,能烘托授课时的气氛和效果。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回答得全面完整,老师的大拇指高高翘起,学生会很有成就感;一位学生左顾右盼,或者在下面做小动作,这时,老师若使用有声语言制止该生,肯定会干扰整个教学过程,而如果你用一个恰当的暗示动作,轻轻地指一指他的课本,在和他目光对视时冲他摆摆手,以及时的制止该生的行为,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其他同学听课,而且会比严厉的批评或其他揭示性的有声语言效果更好,更能使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

当然一个老师在课堂教学过分的追求和刻意的使用非语言行为来引导学生也可能会使学生分散注意,降低学习效率。毕竟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同于老师演、学生看一个小品或一段相声或看一次周立波的海派亲口那么简单。

三、板书

板书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语言、符号、图表等。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分析认识过程,使知识概括化和系统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类教学行为。有了板书能让学生听及理解得更清楚更准确记忆更牢固。它是教师利用工具将经过组织加工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的特定的教学行为。根据板书的系统性和重要性的要求,通常将板书分为主板书与副板书,位置宜在黑板的左右边。主板书包括一节课所讲内容的大部分,如课题名称、授课提纲、教学要点、重点等,一般主板书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尽量保持到下课。副板书是主板书的辅助与补充,可以随写随擦,无需长时间保存。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课堂教学的艺术离不开具体生动、富有表达力的语言,离不开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经不断锤炼出来的教学组织能力,也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使学生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学习。

四、结束语

非言语交际行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它是教师与学生的一条重要交流线,熟练掌握和运用它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一个好的教师除了具有较好的言语能力外,也要重视非言语交际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善于观察,一方面观察学生的举止,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的动作,加强对自己非言语行为的自我意识。

“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同言语行为是一个整体,它的作用只有同言语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

上一篇: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面临的困惑和教学策略改进 下一篇:例谈如何引导初中生学会概括文章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