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专业农业机械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时间:2022-10-14 06:41:23

农作物专业农业机械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农业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因此,实践教学就成了基教学过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高职教学的组成部分。农业机械作为作物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该专业人才培养这一主要教学目标。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季节性、专业和技能性要求特别高。因此,强化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及其重要。作物专业开农业机械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作物专业学生农田耕作技术操作应用能力,对形成作物专业农业机械应用技术职业岗位能力与农业高职教学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机械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1、该课程实践教学要体现专业能力和技术要求。针对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过程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通过实践使学生达到该专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专业基本技能培养由课堂实习完成,在理论课授课的同时,安排一定的课时在实验室和试验田以实习不但为单位所进行的实践操作训练,是学生获得各种操作技能的基本途径。该课程主要让学生基本掌握各类农机具与拖拉机挂接和基础操作的基本技能。专业项目实际操作则在校外实训基地中完成。它是在整个理论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全程参与田间农机具作业实训,这样可以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如:翻地、播种、整地等工序。与其它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实习,效果会更好。

2、实践教学与农机具操作技术同步发展。

首先,任课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今后社会所需就成了我们教育和检验学生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基于基本知识的传授,而且还逐步培养他们在生产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过程中既要发挥教材的作用,又要结合农业生产中农机具的使用情况,根据不同的生产季节调整授课内容。根据生产需要增加新的知识点,积极向学生传授一些常用实用的新技术,使每个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到更多的技能。

3、建立产教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产教结合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要在生产一线通过实践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离不开产教结合的互动培养。正因为如此,产教结合可以使学生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培养其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精神。同时,还能使学生较快地练就技术过硬的本领,迅速适应当前的工作环境。

二、农业机械实践教学的要求

1、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转变

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主动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近几年授课情况分析,该课程因操作技能要求极强。因此,在授课中除调整减少理论授课时数外,增加学生实践课程的总量。让学生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根据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师结合生产实习实际,提出一些实际的应用型问题,让学生来进行解答。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还能提高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拖拉机、农机具操作技术。在每次实习前先向学生讲授有关操作程序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在拖拉机、农机具上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指导教师在现场检查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并检查学生对拖拉机、农机具操作水平的掌握情况,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生产实践过程中去。

加大农业机械实践技能考核力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全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该项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参与操作的熟练程度,对拖拉机、农机具操作的程序进行考核,并单独计入实习成绩。其次,是对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实习报告的撰写、遵守纪律情况进行严格考核。第三,是学生参与拖拉机、农机具维护保养过程的项目考核,并根据学生操作的正确性评定成绩。最后,根据学生完成整个生产实习过程的质量、出勤率、纪律表现、安全操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成绩。

2、保证足够的实践时间。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实习前必须制定出完整的实训教学计划,并根据该专业课程能力的构成,对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教学比例。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教学实践要尽量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

如:拖拉机驾驶、农机具使用,不是要求学生们从理论学习中去掌握多少应知应会知识,而是必须让学生们真实的参与到农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操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还能熟练掌握农机具操作技能和农业生产工艺,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从而树立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建立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及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实训期间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农业机械实践教学的效果

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和增加该课程实训实习项目和课时,不但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还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拖拉机、农机具操作技术。

1、加大了实践课力度。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结合农业机械课程特点,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教育,同时采取严格的实践能力考核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操作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实践教学活动是教师向学生现场传授操作技能的最前沿课程,通过技能训练,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样性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不断掌握熟练拖拉机驾驶技术和农机具在生产中的应用技术。面对实践出现的问题,能有效的自行解决,从而使学生真正具备分析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四、对如何继续深化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从当前农业生产发展趋势看,农业机械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首先,在平时理论授课时要增加随堂实习的内容,在这全过程中掌握和积累一定技能,是学生从开始对这门课程有较高的兴趣。第二,增加综合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在教师指导下认真构思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要有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企业积极参与,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才能使这项工作有效的坚持下去,培养出受社会欢迎,适应农业生产具有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渗透探讨 下一篇:高师体育院系中小学新型体育教师培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