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患者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时间:2022-10-14 06:11:20

湿疹患者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湿疹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和临床表现及湿疹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湿疹患者(湿疹组)和40例健康正常体检者(正常组)为研究对象,通过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IL-2、IL-4、IL-10、IL-12与TNF-α的血清水平,比较湿疹组和正常组、急性与慢性、泛发性与局限性临床表现的湿疹患者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湿疹患者白介素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IL-2、IL-4、IL-10、IL-12与TNF-α的血清水平与湿疹的发生相关,不同临床表现的湿疹患者无特定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模式。

【关键词】湿疹;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临床表现;相关性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有多形性皮损和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其病因复杂。自觉症状为瘙痒剧烈,病情反复,可迁延多年不愈,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1]。现将我院对湿疹患者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湿疹患者(湿疹组)和40例健康正常体检者(正常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和斑贴试验的结果排除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特异性皮炎等,所有入组患者1周之内未应用抗组胺药物,1个月之内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无肿瘤、急性感染和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湿疹组: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20-68岁,平均(56.8±1.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2.1±5.2)个月;急性湿疹22例,慢性湿疹30例;泛发性湿疹15例,局限性湿疹37例。正常组: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22-65岁,平均(54.8±2.3)岁。湿疹组和正常组、急性组和慢性组、泛发性和局限性组别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采集标本: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空腹静脉采血3ml,离心10分钟(25000r/min),分离血清后冷冻。②细胞因子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反应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2、IL-4、IL-10、IL-12和TNF-α的浓度。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

2结果

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患者白介素和TNF-α水平接近,差异不明显(P>0.05);泛发性湿疹和局限性湿疹患者白介素和TNF-α水平接近,差异不明显(P>0.05);各组湿疹患者白介素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且差异显著(P

3讨论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其病因还不明确,主要病理机制是T辅助细胞失衡引发的细胞因子分泌紊乱[2]。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湿疹发生发展过程中T辅助细胞免疫的变化情况,但目前对此尚无定论。国外有报道表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由于Th1型细胞过度反应,急性特应性皮炎是由于Th2型细胞过度反应[3]。国内有研究表明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4]。Th1细胞分泌IL-2、TNF-α、IL-12,介导细胞免疫。Th2细胞分泌IL-4、IL-10,介导体液免疫[5]。本组研究表明湿疹患者中5种细胞因子血清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IL-2、IL-4、IL-10、IL-12、TNF-α5种细胞因子均参与了湿疹的发生发展,机体免疫失衡时湿疹的主要发病机制,同时不同临床表现的湿疹患者的细胞因子血清水平无明显差异,且无特定的细胞因子变化模式。

参考文献

[1]安尔丹,肖旺频,周宗立,等.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疱疹相关性疼痛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757-759.

[2]杨敏,郝洪军,张春媚,常建民,李邻峰.老年湿疹患者T辅助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4):316-317.

[3]王艳玫,梁丽君,莫玉珍,韦莲丝,黄名贵,姚寄柳.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特异性脱敏治疗湿疹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30-31.

[4]龙海燕.湿疹患者的治疗方法[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6):445-446.

[5]姜昱,雷立清,范会平,叶楠,张艳彩,周颖.湿疹患者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10):731-732.

上一篇:观察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临床疗效 下一篇:对10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