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异位临床分析及处理

时间:2022-09-15 07:45:27

宫内节育器异位临床分析及处理

【摘要】目的对宫内节育器异位(IUD)进行临床分析并进行相应的临床处理。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45名,按照宫内节育器移位类型,依次分为部分嵌顿组和完全嵌顿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临床处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内节育器异位临床表现不显著,腹腔镜微创手术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宫内节育器移位均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移位;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是一种方便、安全、实用的计划生育器具[1],目前为我国育龄女性的主要避孕措施之一。临床研究发现,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可导致女性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宫内节育器异位是一种较为少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对女性的正常工作、生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因此目前宫内节育器异位已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关注。笔者即对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所收治的宫内节育器异位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收治的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45名,患者年龄22-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7±4.3岁,孕次0-5次,分娩0-3次。45例患者中,其中剖宫产术15例,阴道分娩史27例,未生育者3例。按照宫内节育器移位类型,依次分为部分嵌顿组和完全嵌顿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技术进行宫内节育器异位的治疗处理。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下腹部坠胀、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腰骶部酸痛)及临床处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1.2.2临床疗效评价成功:患者经手术后,异位的宫内节育器被成功取出;失败:患者使用腹腔镜技术未能将宫内异位的节育器取出,需进行开腹取出。

1.2.3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临床处理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结果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可导致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术前未对患者子宫的位置及大小进行准确检查,放置节育器时操作不规范,强力置入导致患者出现子宫穿孔[2];②哺乳期内进行节育器放置;③放置的节育器的尺寸不合适,过大或过小,且放置的位置不当;④节育器放置后,未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⑤节育器放置的时间过长或取器的时间过久;⑥患者的月经量过多或子宫排异收缩,使节育器下滑移位。传统的宫内节育器的处理方法为剖腹术取出节育器,但是该方法手术创口较大、术中出血过多且术后患者恢复较慢,因而其临床疗效并不是十分理想。近些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腹腔镜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宫内节育器异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腹腔镜技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易恢复等优点,可有效地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临床表现无典型性(P>0.05),一般均表现为下腹部坠胀、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腰骶部酸痛;同时研究还发现,完全嵌顿组患者中,23例患者处理成功,5例患者失败,成功率为82.14%,部分嵌顿组患者中,15例患者处理成功,2例患者失败,成功率为88.23%,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说明腹腔镜技术对不同类型的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失败的原因得出,多数患者应使用腹腔镜无法对异位的节育器进行准确定位,因而导致手术的失败,因而在使用腹腔镜技术进行宫内节育器异位治疗时,应首先对异位的节育器进行定位,若不能准确定位应考虑使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总之,宫内节育器异位临床表现不显著,腹腔镜微创手术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宫内节育器移位均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丘茜.B超在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9):57-58.

[2]周红辉,范文生,徐兰芝.宫内节育器异位3 1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51-52.

上一篇: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41例效果分... 下一篇: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