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副天使”

时间:2022-10-14 05:30:45

王淮的另一个身份可能更为人熟知:Facebook第二位中国籍工程师,第一位中国籍研发经理。

王淮2007年初加入Facebook,那时Facebook员工150人不到,收入忽略不计;2011年9月底他离开时,Facebook员工达到3200多人,工程师800多位,活跃用户达8亿,年收入超10亿美元。

“CRO”的生活

2011年9月份离职,12月底回中国,结束了8年苦逼“程序猿”生活的王淮这三个月一直在美国闲着,思考以后干嘛。他给自己印了张名片,头衔改成CRO(Chief Relaxing Officer,首席休闲官)。

回到中国第二个月,王淮拉起一个团队开始创业,但还没开工就由于私人原因夭折,给了兄弟们一笔遣散费把团队解散了。王淮称,这件事给他一个教训:“如果不是真的想好,不要轻易创业。”

首次创业草草结束之后,处于空窗期的CRO进入老友王建硕的百姓网做顾问,一边帮王建硕培训工程师,一边更好地了解暌违了8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

从2012年3月开始,在百姓网全职待了6周,每天按时上下班。出于对王建硕的信任以及对百姓网团队崇尚技术创新的欣赏,离开前王淮在百姓网留下了人生第一笔投资。

“建硕并不需要我这笔钱, 为了让我进来, 他还要做很多投资人和老股东的工作。但他收下了我这笔钱, 一个是对朋友的信任,另外是我给他的承诺――任何时候只要是我的专业领域帮得上忙的地方,just call me。”王淮表示。

Facebook出来的天使

在百姓网上班期间,王淮接触了很多国内互联网界他称之为的“牛人”,认识了薛蛮子,一聊如故;在薛蛮子家又认识了天猫前高级总监、京东前VP张川。

空窗期间,王淮写了一篇文章“我在Facebook学到的十点经验”,发表在了薛蛮子在新浪微博的自媒体“蛮子文摘”上,获得超过万次的转发因此结识了很多“牛人”。也是在这阶段,王淮下定决心做天使投资。“我希望能把硅谷的理想主义带到中国,能让我的经验和体会帮到一批我欣赏的创业牛人。”

决定做天使投资后,他去硅谷转了一圈,遍访知名VC;后来还去了位于硅谷的斯坦福大学,那里是全球创业者心中的圣地,有一种天然的创业氛围:最牛的创业者――拉里・佩奇、扎克伯格;业绩最灿烂的投资人――Google和Facebook早期投资者罗恩・康韦、创业孵化器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等都会到这里来做讲座,而且与学生没什么距离感。

“我要寻找做天使的感觉,”王淮表示,后来经纬投资张颖的一句话让他茅塞顿开――在中国做天使,必须要明星化。“天使这个行业在中国还处于草莽英雄时代,如果没有办法让“牛人”认识你,如何让这些最好的项目考虑你呢?”王淮为自己做天使制定了营销策略――营销自己,让“牛人”找上门。

首先,通过分享在技术圈形成自己的影响力。他开通微博、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建立个人网站,勤勉更新,分享自己在技术、团队、培训等方面的经验。

其次,给靠谱的公司做技术顾问来打造自己的品牌,百姓之后,王淮又给大众点评的张涛当起顾问,只要在上海,每周二、四就会去大众点评坐班。

2012年4月,在王淮决定做天使的第一个月,他就投出了人生的第一个投资,用拍照记录宝宝成长的APP应用――宝宝拍拍。这是位于杭州的一家公司,创立者是比王淮小一届的浙大师弟,两人同一导师。

一个月之后,王淮选好落脚地――定居上海,此后跟常驻上海的张川有了频繁接触,张川和薛蛮子在上海已经成立了一家天使投资公司――致景投资。王淮帮助致景在看项目时提供了很多技术方面的建议,发现同薛蛮子和张川在投资理念方面十分契合,在当年10月份告别了个体户状态,以创始合伙人身份加入致景,正式进入人生新角色。

副天使的天使观

王淮定位自己是“副天使”,有两层含义。首先,他只做跟投或合投,类似“天使”身边的副职。王淮选择跟职业投资人合作的方式,他认为自己的优势是在产品与技术上,尽职调查首先会要来对方的源代码过目,了解对方的技术思路;而其他投资人则会在市场和战略方面把关。

其次,王淮是将天使投资作为副业,为了以后自己的创业打基础,了解背景,结交朋友。“早在我加入Facebook第一天就和扎克伯格坦言,我来的目的是为了走。在这里得到锻炼,将来在合适的时候离开做自己的事业。”王淮表示,他在Facebook从最初的后台工程师(C++)到数据(Python、Hadoop/Hive)再到前台(Javascript/CSS/HTML),从技术走到产品和管理,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将来创业做准备。

同在Facebook一样,虽然天使不是王淮的终点,但过程会全力以赴,现阶段的他是一个全职天使。做了一年的天使,王淮有了自己的天使观,他总结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不以帮忙为目的的天使都是臭流氓。”王淮认为,天使投资首先应该是个天使,以帮助团队成长为中心,然后才是投资。王淮见一个团队之前都会先问自己两个问题――Can I be helpful?and how?他跟创始人交流的时间不会少于20小时,最少沟通5次。一旦决定投资,就不以赚钱为目的。“我做职业天使信奉美国的准则――Suffer to death(累到死),需要任何帮助都可以找我,能解决的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一起找人解决。”

三个基本点则是指限制投资上限、只投六个行业、投后即忘。

每笔在20万-30万元人民币,绝不超过50万元。确实是个好项目、并且需要更多的投入,则找人合投。

六个行业指移动互联、移动支付、云应用、培训、旅游/食品(个人兴趣),及大数据,绝不碰电子商务。在王淮看来,中国的电子商务都是Cto C模式――Copy to China,没有真正的创新。

投后即忘则指不要患得患失,天使投资不应影响个人财务安全及家庭,王淮建议天使投资不应超过个人资产10%。

这位80后新天使并不多产,至今投过6个项目、3个互联网、3个非互联网。其中4个以致景名义2个以个人名义投资。

上一篇:汽车销售企业车险业务发展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土地增值税清算模式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利润...